傣族泼水节的风俗特点

时间:2023-07-19 23:09:48 阅读 我要投稿

  傣族泼水节的特点:泼水节这天,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而妇女们则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特点1

  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人口近百万,是西南部古老的少数民族。

  傣族历史悠久,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佳节,也是傣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

  第一天为“麦日”,和农历除夕差不多,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乃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

  泼水节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大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而加深。

  泼水节,作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它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

  时至今日,傣族人民中间还流传着一个十分有趣的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个恶魔,他作恶多端,滥施淫威,弄得庄稼无收,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人们恨透了这个恶魔,可是想了很多方法都对付不了。后来,恶魔霸占了七个民女做妻子。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除掉恶魔的办法。

  聪明的七姑娘从恶魔的话中发现了他的致命弱点,即唯有恶魔自己的头发才可以置之于死地。一天夜里,恶魔酩酊大醉后沉沉地睡去,姑娘们勇敢地从他的头上,拔下一根头发,紧紧栓住他的脖子。

  果然,恶魔的头颅立刻掉了下来。可是魔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恶魔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大火再燃,祸害百姓,姐妹们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

  在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冲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重要的节日,这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泼水节就是新年,是傣族历法中新年的开始。傣族人民为了庆祝泼水节会举行很多的活动,

  泼水祝福,在“麦日”,也就是泼水节的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便开始了。

  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

image.png  

  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高兴异常,全身湿透,兴致弥高。

  泼水爱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

  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

  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

  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

  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

  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

  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

  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赶摆也是傣族泼水节重要的活动之一,类似于我们汉族的“庙会”。因做摆的规模不一,有的以村为单位举行,有的几个村联办,时间也各有不同。个人通常在傣历12月中旬的开门节以后三天举行,公众办的也有在正月举行的。

  赶摆又称“做摆”,是傣族特有的一个活动,公历的4月14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中的赶摆日,每逢这一天都会在曼听公园举行赶摆庆典活动,这一习俗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在曼听公园的赶摆现场,不仅可以购买到傣族人民的特色手工艺品,还可以品尝到傣家的特色小吃,在这个有1300多年历史的赶摆节庆中,体验的是最淳朴的傣家风情。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人们互相泼水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希望能带走灾难和痛苦。伴随着笑声,伴随着湿淋淋的身体,非常快乐和满足。

  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点。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特点2

  参加泼水节要注意什么

  1、泼水节那天,满大街都有人在泼水,所以出门时别穿太正式,要做好随时被泼水准备,最好别生气发火,那是互相祝福的意思。真不想湿身;有事就早出门或者做好出行准备。

  2、参加泼水节时,重要物品不要随身携带,可以交给酒店或自己妥善保管。此外,眼镜也是泼水狂欢活动中最容易牺牲的;建议别戴眼睛(其实护不了眼睛,反而容易被撞到以后弄伤眼睛)。

  3、女生注意事项,建议穿深色衣服,避免穿浅色、太过轻薄的衣衫,以免湿而透更遭水袭。建议也不要穿长裤;不然湿了可就不方便活动啦。裙子是泼水节大忌,千万别穿。另外、也不要穿质量欠佳的T恤哦,万一有人拉着你要泼水把衣服拉坏了就快失身了。至于你想要怎样漂亮登场,随你们;反正一定必须湿身的。(最好别穿白色衣裳去泼水;因为街上的水循环使用;容易使衣服泛黄)

  4、不要穿高跟的鞋、拖鞋、人字拖,跑不快的,也容易坏掉。

  5、美铝们头发长的,最好扎起来;别湿身了以后像个落汤鸡。

  6、相互祝福的水一定要干净,地上池中浑浊的水就别去拿来泼啦,将心比心,谁被泼了以身脏水也不高兴的噢。

  7、【警告】禁止出现泼热水的情况。另外;玩气球水袋的童鞋们;千万别往人家头上砸,用高压水枪的也不要对着脸部和眼睛激射。

  8、谢绝向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泼水。包括怀抱小孩的大人以及小孩(也不要用盆使劲的泼向骑车的驾驶者,避免造成摔车伤残)

  9、小伙伴们组织一起去狂欢泼水的;要随时留意团队成员;被欺负了要记得去施救哦,兴奋之余别掉队了,大伙往前走的时候也相互看看少了哪个小伙伴。

  10、在这么欢快的.节日里,想必大伙都想记录下来吧,所以千万要记得给你的手机、相机做好防水措施(抽烟的伙伴也要记得把打火机和烟都包扎好了)

image.png  

  参加泼水节的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讲文明、守公德,泼“祥和之水”。杜绝粗鲁泼水行为和故意伤害行为,不使用脏水、废水、夹带石头、玻璃、泥沙及致痒物等不卫生水源和热水泼水;不使用高压水枪、汽车装载水源、水气球、塑料袋盛水等具有伤害性的方式泼水;不向老人、孕妇、婴儿、病患等特殊人群以及正在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泼水;不向正常行驶中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路边等候的车辆泼水;不在泼水过程中借机故意骚扰女性。

  二、讲秩序、守法规,泼“平安之水”。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服从指挥管理,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员载人、货车载人等行为;行车礼让有序,不随意、违章停车;驾驶摩托车、电动车禁止随意变道,应当佩戴头盔;骑行、步行不乱穿马路、不抢红绿灯、不翻越护栏等。进入林区采花,务必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参加泼水活动时,远离电力设施,以免发生触电等意外事故。

  三、讲节约、护环境,泼“绿色之水”。节日期间,倡导错峰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取水后注意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抵制水资源浪费;倡导以花蘸水、使用合规水枪等方式泼水,摒弃水管扫射、水桶直接浇灌等泼水方式。自觉遵守各类活动秩序,杜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随手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

  四、讲诚信、树形象,泼“热情之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主动向社会免费开放停车场,最大限度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餐饮、酒店、交通、旅游等各行业应自觉规范经营行为,不“欺客宰客”,不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广大市民要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帮人所难、急人所急,主动接待外来游客,争做热情好客的东道主,让游客在芒市留下美好难忘的回忆。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特点3

  泼水节的来历由来

  关于泼水节,傣族人民有着这样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恶魔,它做尽了坏事,百姓都很痛恨它。恶魔还霸占了7个美丽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个姑娘决心为民除害。

  一天,在恶魔酒醉的时候,用话套出了杀死恶魔的秘诀,趁恶魔熟睡的时候,杀死了恶魔。

  不料,恶魔的头一落地,大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只有把恶魔的头举起来,大火才会熄灭。于是7个姑娘不怕血污和疲劳,轮流举着恶魔的头,并相约在每年傣历新年这一天交换。傣族人民举行泼水节仪式就是纪念这7个姑娘为民除害并表示对她们的感激和祝福。

  泼水节的节日传说、历史故事

  传说一

  西双版纳傣族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七个姑娘做他的妻子。

  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他的致命弱点,即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

  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头,大火也就熄灭。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

  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从此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

image.png  

  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

  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

  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顺江而去。

  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

  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传说三

  古时候,一个叫捧玛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把人间弄得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样惩治这个法术高明的恶魔呢?

  智慧的'天神英达提心生一计,即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这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

  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机将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拨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弓赛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断了恶魔的头。

  但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七个姑娘把魔头轮换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打来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

  七姊妹大义灭亲的果敢行动和功绩,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热情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了永久的敬意。也为了纪念麻哈捧重修风雨冷热法公诸于世,人们就把魔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的日子,定为泼水的日子。

  这一天,浴佛之后,人们就用清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长。

【傣族泼水节的风俗特点】相关文章:

绒面料的特点05-03

比劫男的特点03-28

兔子特点的描写03-15

蝎子的外形特点06-11

印度的特殊风俗05-23

印度的风俗文化05-23

绒面料的特点与好处05-02

小雪节气的气候特点05-22

被鬼保护的人的特点05-26

有钱人的特点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