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优秀历史故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下面分享民族优秀历史故事。
民族优秀历史故事1
民族英雄故事
一、《张秀眉歌》与《江格尔》两首史诗概况
《张秀眉歌》苗族英雄叙事史诗。流传在黔东南的台江、雷山等地区,全诗800多行。长诗描叙了张秀眉于成丰年间领导苗族人民举行轰轰烈烈起义,反抗清王朝的血腥统治,英勇奋战18年的事迹。《张秀眉歌》反映了清王朝的野蛮和黑暗,看到人们为了生存而战,为反抗剥削和压迫而战的苗族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
蒙古英雄史诗《江格尔》其题材的内容85%以上是由征战故事构成的。这充分说明了征战是《江格尔》的主体,战争是原始部落生活的主旋律。征战活动是江格尔英雄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江格尔》所反映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这个发展中的过渡性时期,是氏族、部落纷争不断并朝着民族统一迈步但远未完成的时期。
《张秀眉歌》多是五言体,押调,采用直叙的方式展开故事。在内容上与创作方法上,与古代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有显著不同,古代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多半是叙述英雄人物的某些事迹。
二、战争的'起因
《张秀眉歌》这一史诗的开始部分,就是描述起义的原因,从各方面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征收粮赋的机会残酷的对苗族人民进行种种剥削掠夺的景况。诗歌紧接着叙述了人民一系列了的反抗行动。先派出代表向管家请愿,要求减轻粮赋,张秀眉、杨大陆等四处活动,约人起义,他们所到之处,人声鼎沸,表现了强烈的反抗情绪,说明了苗族人民反抗清王朝统治阶级的斗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了。
《张秀眉歌》这一史诗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清王朝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苗族人民的悲惨图景,反映了起义前夕群情愤激、万众奋起的壮烈局面。当时流官的压榨,土司的专横,加上一八一五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爆发,清王朝为了镇压太平军,又增加了苗族地区的粮赋,于是就造成了这次起义斗争的导火索。
而《江格尔》中其战争的起因就是掠夺游牧人生活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源。不管是蟒古斯对宝木巴的浩劫,还是江格尔对蟒古斯国的征讨,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这些有价值的资源。蟒古斯向宝木巴挑衅,索要各种财物,甚至不惜用残酷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江格尔英雄也一样向敌国挑衅,从敌人手中夺得这些宝物——掠夺与反掠夺、浩劫与复仇,其共同点是掠夺,这是原始氏族、部落战争的实质。
三、战争的经过
《张秀眉歌》的第二部分是描述起义军攻城野战,东征西讨,节节胜利的惊险而壮阔的战斗场面,这是诗歌的高潮部分。
首先是唱如何解开起义斗争的序幕,着重叙述了张秀梅等号召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攻打统治和残害人民的官兵的情景。
接着诗歌以充满激情的语句,描述起义军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反映出起义军英勇壮烈的行为,暴露了清王朝统治阶级的怯懦无能。
《江格尔》中的原始征战过程会体现一些交战原则习惯,这种原则习惯,既体现出交战双方的平等公正,坦诚无欺,又表现出参战者的顽强勇敢、残酷野蛮,是那个特定时代才有的战争意识演绎出来的战争奇观。而在《张秀眉歌》中的战争是压迫与反压迫的战争,里面没有太多的规则,人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摆脱压迫与剥削而战。
四、战争的结果
《张秀眉歌》的第三部分,叙述席宝田统率清兵反扑,残酷地镇压起义军,起义军艰苦作战,但是寡众悬殊,因而失败,张秀眉不幸被俘,慷慨就义等。对起义军失败的过程,组歌也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它以悲痛的语言,哀悼起义军的重要将领刚宝略、金贵洪等在奋战中的壮烈牺牲;叙述张秀眉、杨大陆等率领剩余的起义军队伍退住雷公山,依险固守。最后叙述张秀眉率领起义军弟兄们突围下山,不幸被俘,以及慷慨就义,等等。当中,歌颂了张秀眉的坚定不移,刻画出他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对他被擒以后的悲痛心情。
《江格尔》中的战争不管过程是怎样的残酷,怎样的艰难,英雄们最后都取得了胜利。而《张秀眉歌》的战争结果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下去,惨遭失败。
民族优秀历史故事2
历史故事
晚清有一位重臣,能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相提并论,如果晚清少了他那么疆域至少要减少六分之一。对晚清如此重要,影响如此深远的人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自幼聪慧过人,学习刻苦少时入长沙城南学院读书,20岁参加乡试中举。左宗棠本人有真才实学,但可惜的是运气不好,不知为何中举后屡试不第。
左宗棠龙搁浅滩难以施展抱负,一直到后来太平天国起义威逼湖南,左宗棠先后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的幕僚,帮助二人抵抗太平军进攻长沙,安定湖南境内才声名鹊起。因为他所做之事所立之功,当时人甚至说出“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
是金子总会发光,左宗棠在湖南所作所为引起了上位者的注意。于是以举人入仕,为兵部郎中,此后在洋务运动、平定叛乱等各项国之大事上,都有不俗表现。而左宗棠一生的功绩,便是收复了新疆。
同治三年,在各地起义叛乱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偏远的边疆也出现了变乱。新疆各地豪强趁中央政府控制力降低,纷纷领兵割据,各自为王。同治十年,又有沙俄侵吞伊利。
因为镇压太平军等起义而无暇顾及新疆的清廷,在伊利被攻占后终于重视起来,廷议收复新疆,命左宗棠领兵出征。偏偏在同治十三年,日本侵略台湾,左宗棠出征被暂时搁置。
当时清政府内部有了“塞防”和“海防”的争议,李鸿章等人建议重视海防,将塞防的款项拨给海防,也就是放弃新疆。而左宗棠则坚持塞防与海防并重,并表示如果放弃新疆,那么则相当于喂给豺狼一块肥肉,而他们绝不会只吃这一块肥肉,到时候国家将遭受更多的损失。
清廷原本认为新疆偏远苦寒并不太重要,如果不是左宗棠坚持,那么很可能就真的放弃了新疆。而事实证明,新疆之富庶不在农业生产,而在地底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石油为例,新疆的石油资源占全国陆地上石油资源量的百分之三十。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所做的不仅仅是坚持,当时清廷拿不出足够的军费,他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向洋行贷款,东拼西凑才凑够了军费。
光绪二年64岁的左宗棠在肃州祭旗,正式西征出兵。而为了表示自己誓要收复新疆的`决心,这位老将还是抬着棺材上的战场。他出征之后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战略,平稳的收复南北两疆,并提出在新疆建省巩固统治的建议。
后来清廷命曾纪泽与沙俄就伊利归属谈判,左宗棠再次出兵在背后为曾纪泽撑腰,这才有了《中俄伊利条约》,沙俄交还伊利。
左宗棠虽然一生只中了举人,但是却常常自比诸葛亮,自称“今亮”、“老亮”。当时的人们都喜欢拿自己与诸葛亮自比,但左宗棠应该是最有资格的一位。
民族优秀历史故事3
【故事一】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赖了!”
于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妈妈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所以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故事二】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故事三】沙漠中的一对朋友
曾经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伤心很伤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小心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面写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头雾水,奇怪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应该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朋友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应该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民族优秀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每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07-14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07-13
说春是石阡哪个民族03-28
民族传统有哪些07-13
湖北民族学院地址05-06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个民族的歌曲05-27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05-23
民族传统文化有哪些07-13
儿童故事睡前故事12-15
儿童故事春天的故事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