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

时间:2023-05-25 11:49:56 阅读 我要投稿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

  申报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 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 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5.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6.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系统培训学习,帮助广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人员熟悉本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试的标准和要求,系统掌握现代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在通过国家统一鉴定考试合格后,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国家唯一法定职业资格证书。

  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现代企业管理、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专业知识与技能系统。(3)综合评审:公文筐(文件筐)考核。

  报名材料

  1、学历证书1份(学历证书要求原件,审核后退回);

  2、身份证复印件2份;

  3、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2

  三、简答题

  46如何进行企业人员的供需平衡分析?

  参考解析: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关系有三种情况: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结果是导致组织内部人浮于事,内耗严重,生产或工作效率低下;人力资源供小于求,企业设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也是一种浪费。

  (1)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完全平衡这种情况极少见,甚至不可能,即使是供求总量上达到平衡,也会在层次、结构上发生不平衡,如高职务需从低职务者中培训晋升,对新上岗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等。

  (2)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应对措施包括:

  ①针对组织内部,将符合条件,而又处于相对富余状态的人调往空缺职位;

  ②如果高技术人员出现短缺,应拟定培训和晋升计划,在企业内部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拟定外部招聘计划;

  ③如果短缺现象不严重,且本企业的员工又愿延长工作时间,则可以根据《劳动法》等有关法规,制定延长工时适当增加报酬的计划,这只是一种短期应急措施;

  ④提高企业资本技术有机构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替代人力资源的格局;

  ⑤制定聘用非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如返聘已退休者,或聘用小时工等;

  ⑥制定聘用全日制临时用工计划。

  以上这些措施,虽是解决组织人力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但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进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过剩的常用方法有:

  ①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

  ②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

  ③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对一些接近而还未达退休年龄者,应制定一些优惠措施,如提前退休者仍按正常退休年龄计算养老保险工龄,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一次性发放部分奖金(或补助),鼓励提前退休;

  ④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如制定全员轮训计划,使员工始终有一部分在接受培训,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准备人力资本;

  ⑤加强培训工作,使企业员工掌握多种技能,增强他们的竞争力。鼓励部分员工自谋职业,同时,可拨出部分资金,开办第三产业;

  ⑥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随之降低工资水平,这是西方企业在经济萧条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解决企业临时性人力资源过剩的有效方式;

  ⑦采用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企业按工作和任务完成。

  47简述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程序。

  参考解析:

  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和程序分别为:

  (1)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企业工资的公平性可以分为两种: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

  a.内部公平性。指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应该认为,自己的工资与企业内其他员工的工资相比是公平的。工资比较的内部公平性所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不同工作之间的工资对比问题。工资管理者可以通过岗位评价来达到工资的内部公平性。

  b.外部公平性。指企业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工资水平相比较,它提供的`工资必须是有吸引力的(至少不低于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才会吸引优秀的求职者,同时留住优秀的员工。工资比较的外部公平性主要集中在对其他企业中从事同样工作的员工所获得的工资水平的考察。企业进行的工资市场调查就是保证工资外部公平性的一个重要工具。

  ②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是指差别性,即根据工作的差别确定报酬的差别,体现工资分配的导向作用及多劳多得的原则。这要求在企业内部各类各级岗位上的工资水平要适当的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照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

  ③竞争性原则

  一家企业的工资水平在市场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要根据该企业的支付能力、所需要人才的可获得性等具体条件而定。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应该比行业的平均水平高15%,这样既不会使企业的负担过重,又可以达到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目的。

  ④经济性原则

  提高企业的工资标准,固然可以提高其激励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成本的上升,所以工资制度还要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人工成本还与企业所在的行业的性质有关,企业在控制工资成本时要考虑行业属性。

  ⑤合法性原则

  企业的工资制度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法律,如国家对最低工资标准、工

  作时间、经济补偿金、加班加点付薪的有关规定等。

  (2)企业工资设计的程序

  ①确定工资策

  工资结构策的制定实际上是工资结构的选择,它与企业发展战的关系密切。工资结构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类:

  a.高弹性类。其特点是:员工的工资在不同时期个人收入起伏较大,绩效工资与奖金占的比重较大。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结构属于这种类型。

  b.高稳定类。该类工资结构的特点是:员工的工资与实际绩效关系不太大,主要取决于年功及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员工的工资相对稳定,给人一种安全感。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3

  1.外部供给的影响因素和渠道(p88-89页)

  答:1.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1)地域性因素

  (2)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3)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4)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5)严格的户籍制度也制约着企业外部人员的供给

  2.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渠道:

  (1)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

  (2)复员转业军人

  (3)失业人员、流动人员

  (4)其他组织在职人员

  2.企业人员供给预测的步骤(p89页)

  答:(1)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了解企业员工队伍的现状。

  (2)分析企业的.职务调整政策和历年员工调整证据,统计出员工调整的比例。

  (3)向各部门的主管人员了解将来可能出现的人事调整状况。

  (4)将上述的饿所有数据进行汇总,得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的预测。

  (5)分析影响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地域性因素和全国性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6)将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进行汇总,得出企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4

  摘要:我国的咨询行业发展迅猛,1999年我国工商注册的有咨询业务的公司大已多达13万家,他们为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咨询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薪酬上面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咨询业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而分析我国咨询业存在的薪酬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我国咨询业的进一步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咨询现状 薪酬 合理的薪酬

  只要人力是资源, 只要资源的价值需要用货币来表示, 企业(及任何组织的)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完善就注定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不断发展,咨询企业的行业地位日渐提高,而薪酬管理和薪酬体系就成为了咨询企业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通过自身了解并结合所学,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当今咨询行业现状

  咨询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必然带来咨询行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了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多的咨询需求,咨询业的社会地位有了相应的提高。管理咨询在中国兴起,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经过1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管理咨询市场不断扩大。而近几年来管理咨询业更经历了高速成长和扩张的黄金时期。20xx―20xx年,管理咨询公司新增客户数量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至20xx年已有49.9%的上市公司接受过管理咨询服务。随着市场的扩大,我国管理咨询公司的数量也呈急剧增长之势。①

  因为咨询行业的高速发展,所以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是目前我国很多咨询公司的当务之急。

  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在咨询行业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二、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中国咨询行业发展历史不长,但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如何培养人才并留住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课题。有些企业一味地增加工资,或不断增加业务收入提成并希望以此留住人才。但这些方式能否作为公司的长期管理手段呢?实际上,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不能单纯考虑一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面长远的眼光。一般来说,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企业发展战略导向原则。强调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要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进行分析,制定薪酬政策和制度必须体现企业发展战略要求。要激发有助于企业发展战略因素的成长和提高,遏制、消退和淘汰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利因素。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客观分析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次重要,哪些因素无足轻重,并根据科学的参照标准,给予这些因素一定的权重,以此作为薪酬标准的依据。

  2、激励作用原则。强调薪酬机制分析与设计要充分考虑薪酬所带来的激励作用,包括实质性激励和精神性激励。实质性激励主要是指能产生明显效果的激励方式,比如增加提成比例或者增加奖金等;精神性激励主要是指根据员工工作性质,以一定方式体现的.带有象征性的激励,比如对拥有某些资格的人给予一定补贴。设计薪酬还必须分析企业薪酬与激励效果之间投入产出比例关系,使薪酬设计获得最大的激励效果。要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不断满足员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吸引更多高级人才。

  3、建立以市场和业绩为导向的薪酬管理机制。企业设计薪酬时,要参照人力资源市场价位,引入人力资源市场价格机制,重点向关键岗位和关键人才倾斜。降低与市场价位接近且操作简单岗位的增加酬薪幅度,适当拉大岗位间工资差别。同时既要体现员工劳动价值又要考虑企业成本支出。企业在设计薪酬时,需要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以及员工创造与员工待遇之间的三个矛盾。4、平衡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协调性的原则。外部竞争性强调企业在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同行业薪酬市场的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企业薪酬设计与同行业的同类人才相比具有一致性。保证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充分地吸引和留住企业发展所需的战略、关键性人才。内部协调性强调企业在设计薪酬时要协调好几个关系:一是横向协调关系,即企业所有员工之间的薪酬标准、尺度应该是一致的;二是纵向协调关系,即企业设计薪酬时必须考虑到历史的延续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员工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收入标准体系应该基本上是一致并有所增长的,过去现在将来能协调一致。工资有一个刚性问题,员工工资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只能涨,不能跌,否则会引起员工很大的不满。

  三、薪酬定位的基本过程:

  1、内部环境审视:对企业的薪酬理念、薪酬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战略规划、财务支付能力等内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2、外部环境审视:对目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产品市场的差异化程度、相关的法律环境等外部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3、对薪酬定位进行灵敏性分析:充分考虑薪酬定位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实现进程等相关领域的影响程度;

  4、确定薪酬定位:通过对以上因素的通盘考虑,最后确定企业的薪酬定位。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薪酬定位作为薪酬体系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规律,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许多需要靠丰富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的地方,所以我们说,薪酬定位和企业管理实践过中的其他工作一样,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它要求薪酬体系设计人员不但要了解薪酬体系设计的过程和原理,同时也需要对企业运营管理的细微之处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理解,能够在关键之处对分寸拿捏得当。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薪酬体系看起来很科学很合理,但使用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如何设计薪酬制度

  设计薪酬分配制度主要抓住三个环节:

  1、合理界定企业所需岗位及岗位职责。根据行业特点,咨询行业岗位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管理岗位,主要是董事会和总经理管理班子;二是业务技术部门,包括市场开拓、业务操作、技术审核等环节;三是后勤部门,包括人事、财务、后勤、档案管理等等。根据公司业务需要,对三类岗位及其中相关工种,特别是对于管理层和后勤部门,需要进行严格的职责界定,规定必须承担的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

  2、根据岗位差别设计管理层和后勤部门的薪酬制度。根据薪酬设计原则,考虑到不同类型岗位的特点,为不同类型的岗位设计不同的薪酬激励模式,建立企业的分层分类薪酬体系。主要包括年薪制薪酬体系、绩效薪酬体系、等级薪酬体系等。

  设计管理层薪酬制度,一般可采用年薪制薪酬体系。主要从全公司总体效益角度来核定业绩,并参照分管部门的业务收入情况,确定年薪和其他收益。总体收益水平可以参考公司全年总收入和总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总的薪酬,再根据贡献大小分配。当然年薪的确定是基于一定任务和工作量为前提的。

  对于后勤部门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工作职责的到位情况,以及与业务技术部门的服务和配合情况。按照职能到位情况可以分为几个档次,确定薪酬标准。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体系,明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其薪酬基于岗位和技能的薪酬模式,采用等级薪酬体系等。后勤部门各类人员贡献形式不一样,需要设置不同的分配权重。

  3、重点设计业务技术部门的薪酬制度。设计业务技术部门的薪酬制度,是薪酬设计的核心,它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和发展后劲。咨询行业业务技术部门及人员一般基于直接工作业绩的薪酬模式,采用直接业绩薪酬体系。业务技术部门的薪酬设计主要可以采用底薪+提成的模式。底薪的确定按照岗位不同而不同。底薪的确定按照职位或所承担的责任来承担。按照部门经理、副经理、项目经理等一定系列差别来设置底薪,职责多的底薪高,职责少的底薪低。具体可以参照后勤部门及人员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特殊津贴的构成方式确定底薪。 底薪+提成制,按照具体情况又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高底薪,低提成。以高于同行的平均底薪,以低于同行业之间的提成发放奖励。该制度容易留住具有忠诚度的业务技术人员,也容易稳定一些能力相当的人才。但容易带来员工懈怠情绪;二是低底薪,高提成。以低于同行的平均底薪为标准,以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提成发放奖励。这种薪酬制度对于一些能力很棒、经验很足的人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往往造成两种极端,能力强的人收入可观,能力弱的人基本生活保障都可能成问题;三是中底薪,中提成。鉴于以上两种薪酬制度的利弊,更多企业采取了“折中办法”。

  以同行的平均底薪为标准,以同行的平均提成发放提成。员工会考虑在这样的企业长期发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这种薪酬发放方式。

  除了传统底薪+提成的模式外,薪酬制度还有其他新的模式,主要是分解任务量薪酬制、达标高薪制和阶段考评薪酬制三类。

  分解任务量薪酬制,是按照员工完成的工作量,对比平均工作量,确定员工应得薪酬。

  达标高薪制是一个达到一定业务标准才能实现的高工资制度。

  阶段考评薪酬制借鉴底薪+提成制度,常规按月发薪酬,但采取季度总结考核的方式。每月发放薪酬的时候,提成不完全发放,譬如提成只发放3%,剩下的5%要到三个月后,按照总业绩是否达标进行综合考评,然后再发放三个月的累计提成薪酬。

  无论哪种薪水制度,留住人才并且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绝对没有给业务人员发高了薪水或者发低薪水了一说,只有发对了薪水或没有发对薪水之分。

  五、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薪酬设计是关乎公司前途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均衡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几个问题:

  1、业绩的考核要与回款率挂钩。要求业务技术人员不仅能够做项目,还要能够谈项目,并保证项目的回款。要充分顾及风险控制因素,将部分奖励额延后发放。

  2、要提倡全面薪酬的概念。除了现金收入之外,要强调企业的非现金收入,特别要强调,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谐的企业文化、较多的培训机会以及生活成本降低等等都是薪酬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宜仅仅局限于现金薪酬。

  3、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客观明了,便于操作。过于复杂和过于简单的薪酬制度都会降低薪酬的激励作用。

  4、要充分考虑整个团队的协作,充分发挥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加强激励效果的同时,注意稳定核心员工队伍。

  5、要适当给部门负责人一定的权限,可在项目正常提成中预留少部分作为部门奖励,由部门决定分配方案。项目负责人可以在基本符合规定比例的前提下,制定该项目的分配方案。

  6、在薪酬设计中应当力求避免有些不恰当的做法,主要包括:

  (1)薪资拖延发放,计算经常出错误等。这都会导致员工对公司的信用产生疑问,此外公司利润还要适当与员工分享;

  (2)薪酬水准低于市场水准。企业薪酬水准低于市场水准,又没有相配合的较高福利、便利工作条件等,就很难留住高素质的员工,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目标;

  (3)薪酬标准不公平,同工不能同酬,劳逸不均。如果企业中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如有的员工每天勤勤恳恳、辛辛苦苦,而有的员工却无所事事,但工资相同,长此下去必然会造成员工积极性的下降,造成内部不团结,影响士气,影响公司形象和声誉,慢慢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4)管理层薪酬远远高于基层员工。企业的业务骨干与管理层的关系必然疏远甚至僵化,员工情绪低落,影响了整个公司生机和活力。

  六、结语

  当然,在薪酬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最好还应该考虑根据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绩效工资部分。针对咨询行业的特殊性,可以考虑采用以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为导向的目标责任制绩效管理,将绩效工资和提成进行分离,在这笔者就不一一唠叨了。总之,咨询行业现在高速发展阶段,咨询公司关注的是市场的开发、产品的开发以及创新。所以咨询公司对灵活性的需要是很强的,薪酬管理上也注意分权,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员工参与设计薪酬增加薪酬的透明度。但在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时候,咨询公司往往没有什么竞争的优势,所以咨询公司要采用市场的追随政策,力图与竞争对手的水平保持一致。出于对成本的考虑,不想因为增加薪酬水平而增加产品的成本,也不想在劳动力市场上输给竞争对手而达不到足够数量的员工,这就要求咨询公司做好市场的薪酬调查,确切掌握市场薪酬水平,制定出更合理的薪酬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5

  1、下列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更加强调管理的系统化

  B.更加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C.更加强调管理的规范化

  D.更加强调管理技术的静态化

  答案:D

  解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是动态发展的,不断进步的。

  2、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不研究( )等方面的问题。

  A.行为规范

  B.组织体制

  C.信息控制

  D.部门结构

  答案:C

  解析: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

  3、( )组织将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A.独立型

  B.模拟分权制

  C.依托型

  D.多维立体制

  答案:D

  解析:多维立体组织又称多维组织、立体组织或多维立体矩阵制等,它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它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4、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要选择不同的部门结构模式。( )不属于部门结构模式。

  A.直线职能制

  B.咨询机构

  C.超事业部制

  D.事业部制

  答案:B

  解析:部门结构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等

  5、( )不属于组织结构分析的内容。

  A.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B.员工与岗位之间是否匹配

  C.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

  D.内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职能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组织结构分析主要有三方面:

  (1)内外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

  (2)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

  (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6、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包括:①互动阶段;②拟定目标阶段;③控制阶段;④规划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企业结构整合的过程包括:拟定目标阶段、规划阶段、互动阶段、控制阶段。

  7、编制人员需求计划时,计划期内员工的补充需要量等于( )。

  A.计划期人员总需要量减去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加上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

  B.计划期人员总需要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减去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

  C.计划期自然减员人数加上计划期人员总需要量,减去报告期期初人员总数

  D.报告期自然减员人数减去计划期人员总需要量,加上报告期期末人员总数

  答案:A

  解析:计划期内员工补充需求量=计划期内员工总需求量—报告期期末员工总数+计划期内自然减员员工总数

  8、下列关于人力资源预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预测的方案和过程相对简单易行

  B.要求预测者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分析能力

  C.人力资源预测所面临的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D.人力资源预测能够引导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答案:A

  解析: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都是相当复杂的工作。

  9、( )依据失误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也可以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A.趋势外推法

  B.人员比率法

  C.回归分析法

  D.转换比率法

  答案:C

  解析:回归分析法就是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应用于经济预测、科技预测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等。

  10、下列关于人力资源预测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趋势外推法最简单,自变量只有一个

  B.回归分析法不考虑不同变量之间的影响

  C.趋势外推法与回归分析法本质上都是经济计量模型法

  D.经济计量模型一般只在管理基础较薄弱的小公司采用

  答案:D

  解析:趋势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本质上都是经济计量模型法,不同的是,趋势外推法最简单,其自变量只有一个,即时间变量;回归分析法也比较简单, 不考虑不同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经济计量模型法则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且考虑各因素问的交互作用;它比较复杂,一般只在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大公司里采用。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6

  各位老师、评审专家:

  大家好,非常荣幸报考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本人曹孟德,安徽亳州人,毕业于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历。毕业至今一直在目前的这家单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

  下面,我对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做一个总结:

  在大学期间,我就一直在学习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知识,在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实习,毕业后,顺利地成为了该公司一名正式员工,工作内容主要如下:

  1、我负责的员工关系模块,主要内容有:

  一、人员的入职手续的办理、转正、调动、劳务派遣转正式编制、晋升以及离职;

  二、对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离职面谈,为了保证录用人员的信息的真实性,我会对应聘者进行背景调查,主要是通过电话与过往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沟通,为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会对离职员工进行面谈,了解员工的离职原因,对于优秀员工,我们也随时欢迎他们再回来;

  三、负责保管人员的二级档案,为了避免用工法律风险,我们对新入职的人员的资料要求非常严格,二级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简历、离职证明、劳动合同、毕业证、体检表、身份证复印件;

  四、负责整理每月的人员数据,包括离职人员名单、转正人员名单、销售系列、非销售系列人员名单等,财务人员制作每月经营分析报告,市场人员了解公司的销售人员的组成及变化,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公司的整体人员规划,都需要了解公司的人员数据,因此,需要每月统计人员数据给各个部门。

  五、因为公司部分员工属于劳务派遣编制,所以负责与劳务派遣公司对接相关的业务。通知新入职的劳务派遣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通知劳务派遣公司停缴离职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险、开具离职证明等资料。

  在我负责期间,无劳动纠纷,每月的人员数据准确无误,给次年度的人力资源预算打下了非常好的参考标准,在一次处理截止20xx年8月31日的离职员工的数据时,我发现90后的离职人员,平均在职时长仅为13个月,非90后的离职人员,平均在职时长45个月,两者差别非常之大,在离职面谈中,我了解到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别,主要原因是90后群体的特点所致,他们是有压力,有创意,能吃苦,很着急,渴望成功、不够务实,追求物质享受。所以他们觉得公司的薪酬无竞争力,也对漫长的职业晋升通道缺乏耐心。他们更欣赏渴望高压力高薪酬的工作,而年长者更加成熟,他们往往倾向于做好当下。

  2、人力资源中的招聘模块。

  社会招聘:公司与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家招聘网站有长期合作,主要社招渠道是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两个网站,针对特殊岗位,公司也会选择内部招聘以及员工推荐的方式。20xx年10月开通公司新浪官方微博,并由我来运营,除了解决客户的投诉与建议之外,也为分

  公司增加了一个新的招聘渠道。从发布职位、收集简历、筛选简历、通知面试、进行面试以及通知报道,基本上,社会招聘能够较好地填补我们的人员空缺。

  校园招聘:为了替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并给公司做广告推广,建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公司每年都会举行校园招聘,每年的11月份公司组织校园招聘活动,从前期联系校园大使、高校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海报制作商,到后期筛选简历,安排面试等程序,我都参与其中,校园招聘的现场平均人数达到200人。能够较好地满足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需求。

  协助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对应聘者进行面试,面试采取单独面试的形式,采取结构化面试中的行为面试法进行面试,面试程序分为初面、笔试、终面。初面面试官为我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对于面试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求职者,面试结束后安排笔试,在笔试成绩合格之后,一周之内安排终面,终面的面试官为:公司总经理和人力资源部经理。

  3、负责三级机构人力资源工作的培训

  为了三级机构的人力资源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三级机构综合管理部员工在入职之前,我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源工作的培训,主要工作如下:

  一、培训需求的诊断分析。对他们进行诊断性测评,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以及了解他们目前的能力水平以及不足之处;

  二、制作培训课件。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制作对应的课件(PPT),补充相应的知识;

  三、确定培训的.方法。因为公司员工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流程更加了解,所以我们采取内部培训的方式,具体为: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培训,对于在培训中出现的疑问,进行当面讨论解决;

  四、对培训进行学习评估。培训结束之后,负责准备笔试、安排考试,对培训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五、对培训进行行为评估。在3个月之后,跟踪了解培训后的各三级机构在具体的人事事务中的成果进行反馈了解。

  在我负责公司三级机构综合管理人员培训期间,在总公司抽查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考核中,分公司的人力资源基础工作一直被评为优秀。期间,三级机构无任何劳动纠纷产生。 负责应届毕业生的入职培训。

  由于大学生从学校到职场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所以我们对大学生会有非常全面的培训,主要内容如下:

  一、安排大学生学习公司的网络课程,通过视频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公司的产品特色、定位,公司在全国的网点布局,高层管理者等信息。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公司的网络学院进行学习。在网络学院学习完之后,由我安排各个部门的老员工对大学生进行面授培训,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车险部、综合管理部等;

  二、在为期2天左右的网络学院学习之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现场培训,主要采取授课式的培训方法;

  三、不同的职能岗位,我们采取的培训方式也不一样,对查勘定损岗位的培训,我们除了培训老师进行现场讲解之外,还会给每一个大学生安排一个专业的老员工,采取师傅教徒弟的方式,手把手地教,对法律、出单等办公室岗位的培训,主要是让老员工以面授的方式来进行培训;

  四、培训完毕后,我们会对培训讲师和大学生分别进行培训效果的考核,通过安排学员给老师打分来考核培训讲师,通过笔试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参与培训的效果,也就是对他们进行学习评估。

  4、负责安排员工主持晨会以及员工的生日会。晨会是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公司之间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平台,同时也是员工自我展示的平台。晨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晨会上通报公司昨天或者上周的经营情况。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市场排名、经营利

  润等数据,从而对自己所在的公司有更好的了解,只有对公司了解的更多,才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加宏观的认识。

  二、新员工的自我介绍。新员工在通过公司面试后,正式来公司报道后,为了防止出现原岗位的同事的离职造成原工作的停滞,我会安排新员工在晨会上做自我介绍,让其他部门的人认识新入职的员工,保证原有的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三、对员工一年一次的生日环节,我们非常重视,把生日环节安排在晨会上,请公司管理层给普通员工颁发生日礼物和生日红包,同时全体员工合唱生日歌曲,让员工感受到公司领导对他们的重视和其他员工对他们的关心。

  5、负责本部员工的考勤、休假。

  一、考勤。分公司实行一日2次打卡制度,即早晚各一次,由于部分员工在中午休息期间外出购物,导致午休之后,部分岗位出现空缺,严重破坏了公司的考勤制度,并造成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部分工作不能及时完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于是我向领导提议增加中午打卡环节,从而实行一日3次打卡制度,同时为了改变部分同事的行为,我们实施“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对于迟到的同事,在公司晨会上通报名字,并进行相应的经济处罚,对于考勤优秀的同事,我们实施奖励措施。

  二、休假。凡是入职满一年,均可享用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与参加工作的工龄相关,工龄越长,年休天数越多。在我刚入司的时候,大家对自己剩余的年休天数,以及自己每年能休多少天年假并不清楚,只是有需要就请年休假,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年休假无限多,有的人觉得自己的年休假突然间就没有了,我总是会接到员工电话询问年休假还剩多少天,为了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减轻我的工作任务,我在入职半年后,开始透明化年休假,在员工的请假审批单上都会注明该员工累积剩余的年休假。在这项工作开始进行时,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需要查询每一个员工的以往年休假情况,并计算最终结果,因为只有弄清楚该员工过往的请假情况,才能准确地核算出该员工的累积休假时长,从而计算出该同志的剩余年休假。当然,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也是一个迟早都得做的工作,当大家都对自己剩余的年休假非常清楚之后,同事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年休假,不再咨询人力资源部的同事,从而彻底解决纠结不清的年休假疑问,工作化繁为简。

  6、协助上级展开对全体后线员工的季度、年度考核工作

  一、协助上级制定出考核管理办法的初步版本,明确员工的考核内容,包括:工作表现、服务意识(与其他部门协作时表现出来的服务态度,而不是对顾客的服务意识)、学习发展、重要工作达成。同时明确各考核内容的占比;

  二、采用360考核的方式,明确各考核主体的考核权重;

  三、通过公司晨会、邮件等方式向员工传达考核事宜,并明确该考核结果与季度考核绩效奖金挂钩,考核结果采取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优秀员工采取奖励措施,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采取惩罚措施,具体措施如下:考核得分在90-100区间,该季度每月增加150元绩效奖金;考核得分在80-90区间,该季度每月增加50元绩效奖金;考核得分在70-80区间,该季度无奖励无惩罚;考核得分在60-70区间,该季度每月扣款100元;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每月扣减200元;

  四、考核办法下发之后,负责解决各部门的疑问,与各部门的内勤人员保持充分的沟通,以便及时对考核内容和结果进行纠偏;

  五、汇总最终的考核结果,每季度的考核结果与季度奖金挂钩,每季度的最终汇总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

  7、向深圳保监局上报相关高管的任职资料及联络其他事项

  一、协助部门经理进行三级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审核,包括:对他们进行素质测评、技能测评等;

  二、由于保险行业受当地保监局的监管,任何的高管异动,都需要报备保监局。保监局对资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刚开始总会因为文件中的微小错误而导致文件被退回修改。后来我吸取教训,每次高管资料上报之前,我都会与被上报的高管联系,确保他们提交了保监局需要的所有资料,并且逐一地检查资料,包括资料是否有错别字,工作经历的时间是否脱节等细微问题。之后上报高管资料给保监局都能够一次通过,累计上报给保监局的高管人员已达8人,跟保监局打交道的这段经历让我在工作中增加了一份细心和耐心。

  以上内容基本上能够概括我从业至今的工作履历,在工作之前,我仅仅只是了解一些书本知识,而在参加工作之后,对人力资源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毕业就能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觉得非常荣幸,虽然刚开始的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可能比较浅显,但我都在倾尽全力地去做,虽然已经取得了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但要想在人力资源行业走的更深更远,还远远不够,为了让我的知识更加完整,未来我将会继续在人力资源的各个领域深入学习,将所学用于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7

  通过在三才机构短短三个多月的培训学习,能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在感到庆幸的同时,真诚地感谢学校老师付出的努力以及给予我们的支持。同时感谢一起学习并且在学习时经常进行交流的三才学员们。除了发自肺腑的感谢之外,我把自己对于这个考试心得做一下总结:

  当你决定了要考,最好要树立一次通过的决心和信心。因为考试考证之类的都是很磨人的,你不强势的搞定它,它就慢慢的消耗你,直至你绝望抓狂。把“想要通过”变成“一定要通过”。

  接下来按照三才培训老师的节奏进行系统的学习,也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抓住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培训让自身有个初步认识了解。如果你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肯花时间去学,去看书,那我劝你不要考了。

  考试之前,三才培训利用三次的复习课的时间针对性的进行备战考试,前期虽然下决心要好好看书学习,但实际复习课的学习效率我认为是考试分数的提高与技巧方法的掌握。看书的复习时候可以利用三才老师的方法按照模块系统复习,鱼骨图、及太阳法则都适合于任何考试方法。相当不错的学习方法,大家都可以用哦,方向对了,那么学习就不会跑弯了。

  考试第一天是三门:机考、英语、实务,看了看时间排表其实是相当累人和赶脚的节奏。当中只有半小时的吃饭……(不好意思哦,说得有点跑题了,意思就是说一气呵成,把它搞定)。

  我觉得在这些考试科目里面,上机考试是要平时多看教材、多做模拟题的话,对于考这个科目特别有帮助。还有呢按照培训老师说的多选题宁可选二争三,也不能多选,错选一分不得。因此对于这门考试要选择谨慎的态度选择肯定的两个答案。这样分数及格的概率也大,60分万岁哈!

  英语呢其实要花点时间看单词,没啥技巧和技术可谈,多看习题册基本没问题啦。

  技能考试是最累人的,四个大题,前两个大题里面分别有三个小题,后两个答题里面分别有两个小题,题量非常大。因为都是案例题,需要写的字太多,即便是1.5个小时一刻不停地写,能够全部答完的话也是不错的,做技能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完题目后抓紧书写,可以按照熟悉的程度分别做,尽量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审题上。由于前两个大题占的分数比重比较大,最好是按照顺序把前两题做完后再做后面的两大题。做技能题的时候,一定要分层次书写条理清楚,让判卷人员一看就一目了然的.话,会有很大的印象分。在各个条理之下再加入平时掌握的相关内容,最后,别忘了对所有的条目进行一下简单的汇总。答题整个思路来看的话就是:简短前言、按条理答题并且各条理下有解释说明、最后是总结。(这个复习课宋老师会告诉你的哦,我只是借用这三个步骤),即便是整个题型不得满分也能得80%的分数。

  对很多考试者来说,面试是最不可确定的,因为面试人为的因素很大并且被问到的问题的机动性也比较大,答题思路不好掌握,如果运气不好遇到灭绝师太或是灭绝师爷的话,也就只好准备在下一次补考。

  在笔试的一周后我参加了面试。面试当日起床后,我把自己打扮的十分专业和靓丽,自我感觉有点小美。画了个淡妆个人认为这样的打扮一方面体现了我对面试老师的尊重,另一方面在穿着上好一点的话也能给自己增加信心。

  本人觉得,面试时不要紧张,穿着打扮上还是要适当地讲究一点,女生不要浓妆艳抹、不要戴太显眼的首饰。穿拖鞋等太随意的装束去面试的话,负面印象肯定很大,影响面试官的判分。在回答问题时要干脆利索,回答错误要及时予以更正,对于不会的问题也不要拖延时间,向老师说明后,请老师改问其他问题。面试时要注视老师而不要有环顾四周或看地面、天花板之类的动作。另外,进入面试室后的打招呼以及退出面试室之前的感谢语一定不要疏忽。

  不管是笔试也好、面试也罢,我认为考试的心态和决心特别重要,具备良好端正的态度的话,我想面试时老师的印象分会大大增加,具有良好的心态的话,考试时不会紧张、思路就会很清晰、很敏捷。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8

  (一)调解的特点

  1.群众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企业内依法成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这体现在其人员组成和工作原则上。调解活动强调群众的直接参与。

  2.自治性。调解是企业内的劳动者对本单位运行的劳动关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矛盾的有效形式。

  3.非强制性。调解程序完全体现自愿的特点,即申请调解自愿,不能强制,调解协议的履行依赖于当事人的自愿及其舆论的约束。

  (二)调解委员会调解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时的调解的区别

  1.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是独立的程序,后者的调解不具有程序性;

  2.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

  3.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

  4.调解的.效力不同。

  (三)调解委员会的构成和职责

  1.调解委员会的组成

  (1)职工代表,由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推举产生;

  (2)用人单位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定;

  (3)工会代表,由用人单位工会委员会指定。

  调解委员无论是哪一方代表,都应当由具有一定的劳动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联系群众的人员担任。委员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要与企业法定代表人协商确定。但用人单位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1/3。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委员会的设立和组成由职工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协商确定。委员会主任由工会代表担任。

  2.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1)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处理本单位的劳动争议,回访、检查当事人执行调解协议的执行情况,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2)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宣传教育工作,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3)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进行调解登记、档案管理和分析统计工作。

  (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1.自愿原则

  (1)申请调解自愿。只有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有一方不同意则不得受理。

  (2)调解过程自愿。

  (3)履行协议自愿。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并不是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的必要条件,在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任何阶段,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有依法提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9

  1[简答题]

  简述360度考评的优点。

  参考解析:

  (1)360度考评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

  (2)360度考评方法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

  (3)360度考评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更为和谐的工作关系。

  (4)360度考评采用匿名考评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考评结果的有效性。

  (5)360度考评充分尊重组织成员的意见,这有助于组织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性。

  (6)360度考评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

  (7)360度考评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2[简答题] 简述《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的规定。

  参考解析:

  (1)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简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3)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4)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5)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6)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7)政府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并应推荐使用以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的格式文本。

  (8)被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用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应和符合上述条件的劳务派遣机构建立用人方面的分工协作关系。

  3[单选题] 公司聘请了一个总经理,起初他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后来,由于公司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他的`许多设想无法实现,热情逐渐消退了,再后来,他干脆辞职了。你对此人的看法是( )

  A.他的应变能力不足B.他没有处理好与聘用方的关系C.公司聘而不能用,太可惜了D.这个人该走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总经理作为公司的一员,应当敢于向公司提出管理制度意见,但是方法一定要灵活,要顾及到各方的接受程度,要灵活应变,题干中总经理明显应变能力不足,因为一些限制而辞职是不可取的。

  4[简答题]根据下表回答:

  (1)素质的三要素是什么?

  (2)从素质测评的量化形式来看,请指出该表所列属于哪种量化形式(一次量化还是二次量化),并作出说明。

  (3)该表格所列是否运用了当量量化?当量量化适用于什么情况?

  参考解析:

  (1)素质测评的三要素是标准、标度和标记。

  1)所谓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即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如题中的“衣着得体与行为举止”、“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知识面与文化修养”和“对应聘岗位的认知”。

  2)所谓标度,是对标准的外在形式进行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征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如表中所列的“15%”、“20%”和“25%”。

  3)所谓标记,是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的符号表示,通常用字母(A,B,C等)、汉字(甲,乙,丙等)或数字(1,2,3等)来表示,它可以出现在标准体系中,也可以直接说明标准。

  (2)该表所列属于二次量化。二次量化是指对素质测评的对象进行间接的定量刻画,即先定性描述后再定量刻画的量化形式。题中首先赋予了每个指标不同的权重,即先对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定性的描述,完成第一次量化,即纵向量化;然后对被测者的各个指标进行打分,这是对每个指标进行定量的刻画,完成第二次量化,即横向量化。

  (3)该表格所列运用了当量量化。当量量化是遇到不同类别的对象如何综合的问题下,即不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0

  网络世界,甚为广大,每个人在从网上获取资源的同时,另一部分人一定是在生产或创造这些资源,有来有去,网上的资源才能不断更新,以供众人参考、借鉴。去年11月份我参加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今天成绩公布了,很幸运,我过关了,理论64分,实操60分,综合84分。在此,首先要感谢培训机构的全力帮助,还要感谢网上上传相关学习资料的各位前辈们,在考试前的复习中,我曾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十分有用的学习资料,特别感谢大家无私的帮助。

  我现在一家通信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师逐渐已成为本行业的一个通行证,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20xx年,我报名参加了11月份的二级考试。现就考前复习、考试经验技巧同大家分享,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资格。

  首先,说说报名。报名时培训机构要选好,最好选择当地实力和过关率较高,管理正规的培训机构。当然,你如果直接到鉴定中心报名,然后自学也可以,但是这需要很强有自学能力和精力。如果从培训机构报名的话,报名、上课、考试、取证等都由培训机构一手搞定,你只需要交线,然后好好学习即可,别的无需多管。费用嘛,二级的一般在一千五至两千左右不等,报名的时候,应该对课程安排和课时有一个了解,然后再交钱。

  第二,参加二级考试的大多都是在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的已是主管,当然不是做人力的也有。一般来讲,现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且在三十左右的人过关率较高。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和精力相对较好,又有实践工作经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高。而那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相对就难度大一些。报名后,培训机构安排的课程,如无特殊情况都应该去听,毕竟讲课的老师会有一些技巧教给你,如果一次课都不去听,过关的.可能性就极小了。所以,听课、看书要结合起来。大家知道,一般从正式上课到考试最多也就是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很紧张,一共三本书(不算职业道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除听课外,自己看书也很重要。当然,重点要放在主教材上,基础知识到考前老师一般都会划重点,再说基础知识占比很小,法律手册的内容不会考,但会涉及,所以也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主教材分六章,每一章中都有不同的重点内容,在考试指南那本书中都有。看书的时候,至少要通看两至三次,也就是一字不落地看,不懂的可以跳过,但一定要完整地看。一般来讲,考试范围不会超出教材,但有时,题会比较细,甚至于某个段落中的一句话,也能出一道题目,所以为了全面掌握,一定要多看书。

  第三,说说考前的复习方法。一般所有课程都结束后,距离考试还会有10至15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是考前冲刺阶段,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上班一族能请假最好,在家可以系统的复习。复习时,还是要以主教材为主,可以适当的从网上D一些学习资料或笔记,最后再做一些题目。考试指南上的题一定要全做,每次考试时,考试指南上的题目都会涉及一些。但不要乱找题做,以免选择题目偏难或偏易造成失去信心或轻敌现象。考前最后三天,就不要做任何题了,还是以主教材为主,多看书,但这时看书要快,一页一页很快地翻,每一页只停留十来秒,只记几句话或几个词,这样一天就可以复习很多遍,重复记忆,加深记忆。

  第四,说说应试技巧。考试的前一天,什么也不用看,因为最后一天抱佛脚,已没有太大意义,应以一个放松的心情和姿态,将考试必备物品准备齐全,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作弊上,这个考试是全国性的统考,监考是很严格的,不看书光想以作弊通过考试的想法是很幼稚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一天全部完成,上午是理论和实操,下午是论文答辩。理论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是选择题,共120多道题,我的感觉是时间有点不够用,有很多考生都没有答完,时间就到了。所以考试时一定要快,不会的题不能用太多时间,不会宁可放弃,也不能因为这个题耽误过多的时间,反而会答的题没时间答。另外,答题卡要分开涂,也就是以5至10道题涂一次,先在试卷上做好标记,然后,批量涂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最后,如果有时间检查一次,那说明你已经很高深了,对不会的一定不要空下,单选,多选可以蒙,至于怎么个蒙法,你自己看。实操考试,全是主观题,有简答、案例、分析、图表、判断改错等。主观题有很多是需要记忆的内容,也有一些是需要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考的是能力方面的内容,这部分有工作经验的人答起来相对好一些。总之,理论与实操是考查所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的两个科目,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知识中有25分的职业道德和10至15分的基础知识部分,这部分虽然也重要,但无需下很大的功夫,职业道德即使一页书不看也能得到70%至80%的分,基础知识当然需要把考试指南上的题做一次,有个印象,得个5分以上不成问题。

  第五,说说论文答辩。二级考试有论文,因为是口头答辩,至少怎么写,如何写,培训机构都会教给你,我想说的是,论文不要太放在心上,也不要太紧张,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师是一个通过性的考试,论文是其中的一项,大家知道,从拿到书到考试,也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能写出一篇真正像样的论文,其实是很难的。所以鉴定机构其实更注重的是形式,也就是论文的格式要求,答辩时的步骤等,因为是口头答辩,说什么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不说肯定过不了,但是说也要有方法,会答的问题,当然不要口无遮拦的乱说,那样评审老师会对你有看法,一般来讲,论文被挂的比较少,大多只要不是太紧张,都是能过的。

  最后,说说串讲,串讲,有的培训机构在考前的几天会安排,一般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时间很紧,在几个小时内,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将六章全部讲完,给你一个整体的概念和印象,我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听听串讲还是不错的,至少可以对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串联,让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对实操考试有一定的帮助。有一培训机构在串讲时进行押题,当然押题的老师也是很有经验的,但是否押得准也很难说,所以为了稳妥,建议全面复习为好。

  以上就是本人通过人力二级考试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相关的技巧,在此,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对还在路上赶考的人有所帮助。20xx年5月份的考试报名工作已陆续展开,希望各位师弟、师妹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顺利通过考试。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头脑风暴法又称( )。

  A.启发联想法 B.智力激励法 C.设问检查法 D.技术能力法

  B

  2.奥斯本检核表法又称为( )。

  A.稽核表法 B.审核表法 C.监稽表法 D.检核表法

  A

  3.主体附加(添加)法是指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通过置换或插入其他技术或增加新的`附件而导致发明或创新的方法,它又可称为( )。

  A.置换式组合 B.置换插入组合 C.内插式组合 D.新附加组合

  C

  4.焦点法可以是发散式结构,也可是( )。

  A.联想结构 B.目标结构 C.焦点结构 D.集中式结构

  D

  5. ( )是一种利用系统观念来网罗组合设想的创造发明方法。

  A.形态分析法 B.特性列举法 C.要素形态法 D.评价筛选法

  A

  6.逆向转换型技法主要以( )的方式进行创新。

  A.逆向管理 B.逆向思维 C.逆向驾驭思维 D.逆向揭示思维

  B

  7. ( )是美国布拉斯加大学教授克劳福特发明的一种创造技法。

  A.形态分析法 B.缺点列举法 C.特性列举法 D.主体附加法

  C

  8. ( )是抓住事物的缺点进行分析,以确定发明目的的创造技法。

  A.主体附加法 B.特性列举法 C.形态分析法 D.缺点列举法

  D

  9. ( )是通过提出来的种种希望,经过归纳,确定发明目标的创造技法。

  A.逆向转换型技法 B.希望点列举法 C.特性列举法 D.形式分析法

  B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2

  二级的考试已经过去接近一个多月了,一直也没有准备留下什么。。。。个中原因其实很多,私人原因占一定比例,另外就是我觉得其实关于考试的关键,老师们早就已经强调过许多遍了,那就是仔细的看书!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与大家交流分享,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来参加这次征文。但是耐不住群里面老师们不断发起的宣传攻势,于是我也随便说两句,与大家做做交流

  笔试部分

  其实案例部分一直有一点心存侥幸的感觉,老实说,在临考前一晚上我都还在纠结案例题目究竟要怎么去写,每次自己看完题目后,心里想的答题思路往往与参考答案相差较大,基本的方向可以抓住,但是得分点却总是云里雾里。尤其是对于笼统性的提问方式,诸如,“作为XX,你对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有什么看法?”总会有一些心虚的感觉。好在这次考试的案例题目相对不是特别的难。规划题目我选择的是第二和第三道。因为这两道题目的问题非常的明显,可以判断出来考点在哪里,也就更容易回答。如果要说心得的话,除了掌握好知识点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1、多看复习案例。作用不用再多说。一方面可以帮你练习答题思路,熟悉问题类型。有时甚至还有惊喜!譬如本次考试的第三道规划题目,就是练习册上补充材料里的原题。如果有看过这道题目的话,那么在答题时就会心定许多了。

  2、条理清晰,注重逻辑。这个也是复习课上老师经常说的,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内在逻辑,可以多用一些序号,段落来分割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评卷老师就更容易看到你的得分点,换句话,也就更容易得到分数。另外因为评判题目是以得分而不是扣分来做标准,所以写出的点越多,得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一定要有判断性的语句。对或者错!或者做的好或者不好!仅仅几个字,却可以拿到相应的分数。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有评价或者针对的改进方案提出。也会更容易得到分数。

  4、控制好时间。本人险些在这个问题上掉阴沟。因为没有准备手表,再加上前面的题目回答起来比较顺手,所以洋洋洒洒写了很多,没有注意时间。所以当老师告知还有5分钟交卷的时候,我最后的两道案例题目基本上还没有动笔。只好潦草的写上自己认为最关键的得分点,草草交卷。心里的石头直到最后直到成绩的时候才落下。这个教训就是告诉大家,第一,一定要分配好答题的时间。第二,要提前审好题目,对每道题目的考点心里有数。否则就容易吃亏。

  英语部分其实也是有很大的`侥幸成分的。我的英语并不算好,但是还有一点点的基础。我觉得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背300单词,以及熟悉复习练习题,如果时间不充分的话,至少也要把所有的单选都掌握了。300单词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再强调了,论坛资源里有一个20天的背单词计划,个人以为如果基础不好的话,这份计划非常不错,用归类记忆,以及一些连锁记忆的办法,可以很快地掌握大部分的词汇。如果时间真的来不及的话,也可以重点看英译汉。阅读部分相对还是不难的,仔细一点就好。至于作文部分,没有太多办法了,如果背不下来例文的话(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其实背例文也不太现实orz)就只能自己随便写了,我以英文初中生的水平写了七七八八,从结果来看,至少是混过去了。

  机考部分没啥说的,就是看书,看教材,而不仅仅是复习练习册。虽然会有一些没见过的知识点,但是总体上不影响最后的成绩。

  面试部分

  因为时间过去太久了,面试过程中考官具体问了哪些问题,实在是记不起来了。不过个人感觉,面试部分我还算比较顺利的。一定要调整好情绪,不要心慌。考试那天,做到准备室里确实有一点紧张,后来去洗洗脸,清醒一下就感觉好多了,然后在准备室里还是要多看看知识点,不要只和同学聊天,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拿到题目之后,就是相当于一个案例分析了,不用写太多在纸上,在脑海里思考一下回答问题的思路,写一些提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另外再强调一下看教材的重要性,我们这批抽到的题目是第二道案例,关于培训方面的,就是教材培训章节后面的案例,但是很多同学好像都没有看过。

  走进考场后,要注意给考官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个人介绍。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考试的前5分钟都是我自己在陈述,从自我介绍到解答案例,一气呵成,我觉得这也让我自己看起来会更自信一些,事实证明,考官后来也没有太多难为我。在自由交流部分,考官的问题更多的围绕着案例来展开的,六个模块都有包含,印象中培训,招聘,规划相对较多。因为我对教材上的案例有印象,再加上复习还算充分,所以也比较顺利,就是背书本的痕迹太重了,以至于最后考官对我的评语是“很用功,但是还缺乏实践的经验”另外,有很多同学都说考官问的问题太偏太难,我个人觉得,一方面这确实和考官本身有关系,但另一方面,也和自己的准备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自荐表和个人介绍部分是如何处理的。对于像我一样比较初级的同学,我个人建议可以把自己的说的基础一些,不要说自己什么都会,有多少经验,我就写我只是人事助理,工作大多也是以基础事务性工作为主,这样适当降低考官的“期望”,题目也就不是特别的苛刻了,就我个人而言,老师问出的问题80%都是可以在复习考点上直接找到答案的,剩下的一部分稍微发挥一些,也不难回答。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3

  1、关于考试时间与题型

  这个问题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可能大家都听说了,5月份的考试时间已经比以前短了很多(当然,题量也少了很多),但总体来看,题量还是很多,考试时间还是不够。

  考试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题,题型主要是单选、多选。除了部分劳动法和职业道德理的分析题外,理论部分考试题目的答案全部可以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就是说,只要你认真看书,有可能理论得到很高的分书。

  和一般的考试一样,单选题比较容易,多选题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选项比较难以把握。职业道德里的部分试题是用于测谎的,要慎重对待。职业道德的总分一般是20分,但没有在试卷上反映出来(试卷上理论和实践各100分),但还是有计算在总分里面,据说如果职业道德的分数没有达到12分以上,那你的理论可能不合格——说明你没有职业道德,后面的试卷根本就不用再看了。

  实践题总分也是100分,主要题型是简答、改错、案例分析、程序设计等。简答题相对来说时间充裕一些,因为题量少了很多,不过回答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实践题的答案也全部是来自书本,关键是看你如何把书本中的语言进行组织,不管是改错还是案例分析,都是将书本中的理论进行分解到实际案例中,要求用书本中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所以书本必须要非常熟悉,对一些基本的框架性的东西要牢记在心。

  3、关于考试资料

  我们都知道,考试资料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我的观点始终是“万变不离七宗”,就是说,书本就是最好的考试资料。现在看到很多朋友在要一些培训资料的密码,其实那些东西真的没有太大的实际作用,没必要苦苦求索那个下载密码。

  当然,朋友们肯定会说,书本这么多,怎么看,怎么记啊,有资料多好。其实这是一种不太正确的思维。资料只是作为一种引导,考试的内容都是来自书本。把书本中的那些大的框架的内容多看几遍,记熟一些,考试时灵活运用,其实也不会很难的。

  我是怎样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

  人力资源师考试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张试卷。“理论知识”的题型是单项、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而“技能操作”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等。考试内容涉及企业人力资源规、招聘与配置、培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动关系管理等六部分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日常工作中,我体会到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模的核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技能操作”这张试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设计未来五年的职业生涯;对待个工作能力强但人际关系差的员工,人力资源部经理如何扮演自己角色,如何帮助他协调工作。还有可能给出一个案例,指出案例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些题目在书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凭自己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对人力资源知识的理解来回答。我个人建议,如果没有工作经验者想通过考试,必须在这部分多下功夫。

  “理论知识”也是考查考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必备素质,因此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对观点和概念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不是临考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这些题目均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对于离开“考场”多年的人来说提高阅读和答题速度是很重要的。

  在教材选择方面,我选择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指定的教材,再加上安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教材。不过,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教材内容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起来理解,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4

  第二单元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20xx年5月、20xx年11月、20xx年5月出过真题)

  1. 企业组织结构内部不协调主要有哪些表现?可采取哪些组织结构融合的对策?(20xx年5月二级真题)p28页

  答:(1)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不协调会从以下四方面表现出来:

  ① 各部门间经常出现冲突。

  ② 存在过多的委员会。建立委员会本来是整合的表现,是用来解决部门间协调问题的',如果这种委员会过多,说明结构分解未能最大限度地分清各部门、各职位的职责。

  ③ 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间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

  ④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

  (2)组织结构整合的具体对策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如果上述现象不是十分明显或不是很严重,整合可以在原有结构分解的基础上进行,或对原有结构分解仅作局部调整,重点放在协调措施的改进上。

  ②如果上述现象非常严重,则应首先按结构分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重新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再作整合。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15

  考点一人力资源预测的概念

  企业人员的供给预测是指企业根据既定的目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内部和外部各类人力资源补充来源情况的分析预测。

  考点二资源预测的内容

  要点

  主要内容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指从企业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对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进行的科学分析和预测。

  企业人力资源存量与增量理测

  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拥有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的数量的推测与判断。

  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预测

  可以保证企业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结构的最佳组合,以避 免出现不同层次人力资源组织的不配套,或结构及比例失调等状况。

  企业特种人力资源预测

  特种人力资源指的是企业需要的特殊的人才资源。

  考点三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原理

  在预测学中,一般应用原理为:惯性原理、相关性原理、相似性原理。

  考点四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定性方法

  经验预

  利用现有的情报和资料,根据有关人员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的特点,对公司的人员需求加以预测。

  描述法

  指人力资源计划人员可以通过对本企业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有关因素的变化进行描述或假设。从描述、假设、分析和综合中提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规划。

  德尔菲法

  又叫专家评估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专家(尤其是人事专家)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分析评估,并通过多次重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

  转换比率法

  人力资源预测中的转换比率法是:首先估计组织所需要的关键技能员工的数量,然后再根 据这一数量来估计秘书、财务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辅助人员的数量。

  人员比率法

  首先应计算出企业历史上关键业务指标(例如: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然后再根据 可预见的变量计算出所需的各类人员数量。

  趋势外推法

  又称为时间序列法,是定量预测技术的一种。其实质是根据人力资源历史的和现有的资 料,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具有连续性的原理,运用数学工具对该序列加以引申。

  回归分析法

  依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是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一 种定量预测方法,又称回归模型预测法或因果法。

  经济计量模型法

  先将公司的.员工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模型的形式表示出来。

  依此模型及主要因素变量,来预测公司的员工需求。

  灰色预测模型法

  其本质也是经济计量模型法,灰色预测模型法能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非确定信 息的系统进行预测。

  生产模型法

  根据企业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总额来进行预测。

  马尔可夫分析法

  主要思路是通过观察历年企业内部人数的变化,找出组织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由此推断 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和状态。

  定员定额分析法

  包括:劳动定额分析法、设备看管定额定员法、效率定员法、比例定员法。

  计算机模拟法

  在计算机中运用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式对在各种情况下企业组织人员的数量和配置运转情 况进行模拟测试,从模拟测试中预测出对各种人力资源需求的各种方案以供组织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相关文章:

二级运动员标准05-23

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05-2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规划书范文通用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