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看似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差异,如情绪持续低落,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行动迟缓、活动量减少,沉默寡言等,现在分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1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重要转折时期,此时的心理健康对于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都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一些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业,个别甚至发展成精神疾病。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在所调研的学校中,虽然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有限,课程经常被其他主课所占用,原本计划每周一节的课程有时变为两周一节,甚至间隔时间更长。
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也比较低,学生对心理咨询室了解有限。部分学生在遭遇心理问题时,并不会主动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主要原因是有的对咨询老师不了解,缺乏信任感,有的顾虑周围人群压力,认为只有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这也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
此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专业化水平也亟待提升。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都是由有经验的老师兼任。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超出了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能力范畴,需要咨询转介,但学校普遍缺乏与专业机构对接的渠道,往往得不到社会力量的有效支持。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吸引高素质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加入。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可以在家长课堂、社区培训中邀请心理专业人士,对家长进行较为系统的儿童心理发展学知识的培训学习,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
积极促进学校和心理专业医院、心理专业机构等沟通对接,建立健全制度化通道,在青少年出现严重心理疾患需要转诊和专业治疗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干预,使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后续治疗不断规范化。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出现常见的以下问题:
1、比如抑郁症问题,抑郁症很容易会出现心情压抑、开心不起来、悲观、失望,对于未来有很强烈的消极念头,自卑、自责,这个时候在青春期很容易出现抑郁症问题。
2、焦虑症问题,比如会出现各种紧张、恐惧、担心问题,很难安静下来,容易陷入焦虑、紧张情绪当中,不能自拔等等。
3、厌学以及学习困难类的问题,比如出现学习成绩下降、不愿学习、学习动力差,甚至不愿去学校,与同学关系紧张、焦虑等,这一些有可能在青春期特别多见。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2
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青少年只有在认知能力、社会和情感能力方面获得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现实社会,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就能清晰地认识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构建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父母应努力与孩子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构建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父母需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给孩子创造充满爱和接纳的环境,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安全感。爱与安全感是青少年底层和最重要的心理需求。
爱与安全感的缺乏会导致包括抑郁在内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然而父母如果忽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没有时间和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者对孩子过度关注、越俎代庖,过多地干预或控制孩子,或者不恰当地恐吓和惩罚孩子,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带来爱的缺失或心理的不安全感。
对孩子的期待要合理,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过高的期待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感,而没有期待也容易让孩子失去积极上进的动力来源。
正确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争吵甚至肢体冲突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困扰。因此,父母应首先学会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学校应构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学习方面,首先需要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要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减少枯燥重复的低效练习和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乐趣。再其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开展分层教学或布置作业。
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和艺术或体育活动,促进他们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改变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青少年多方面的技能,建立成就感,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提高自信心。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提高社交技能,掌握压力应对策略。发源于美国并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推广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和幸福感,可以在全国中小学中大力推广。
第三,社会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为他们创设适宜的软硬件环境。
仅仅依靠学校无法完全满足青少年发展个人兴趣和潜能、提高社交技能的需求,因此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青少年构建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软硬件环境。
硬件方面,需要创设适合青少年进行娱乐、运动和交往的活动场所。现在很多儿童活动场所只适合12岁之前的婴幼儿和小学生,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场所非常少。软件方面,社会组织或机构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独特功能,为青少年组织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各种团体性活动或兴趣活动,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社会技能;
另一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或公益活动,帮助青少年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让青少年摆脱虚无感。意义疗法创始人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指出,“个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义,那他不但会感到幸福,还会具备应对磨难的能力”。
那么意义从何处来?弗兰克尔说,能支撑他在集中营活下来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深爱的妻子;二是在集中营帮助别人让他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快乐。
对青少年来说,体验到爱与被爱是找到人生意义最基本的前提。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只有真正地懂孩子、科学地爱孩子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爱。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才能让他们走出自我的狭小圈子,学会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从而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相关文章:
青少年心理问题09-15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09-11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疏导08-17
青少年存在哪些心理问题09-08
青少年如何保持心理健康08-08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09-19
常见心理健康问题08-25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09-21
切莫忽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