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的蜘蛛都会选择自切的方式逃生
动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法则,譬如壁虎为了生存,必要时它们会自断自己的尾巴来达到逃生的目的,同样的所谓的自切也是蜘蛛为了逃生而选择的一种自保方式,当然只有在很危险的情况下,它们才会选择那么做。
在节肢动物中,当危险来临,动物们普遍存在这种自切的行为,也可以称为自分,自脱,自割。幸运的是,对于蜘蛛来说,他们失去的腿会重生,当然前提是,他们还能等到下一次蜕皮。
简单来说,自切就是将腿节从步足上拔出或者挤出。而触及步足的末梢部分一般来说不会导致自切。实验显示,被麻醉了的蜘蛛不能自主切断自己的肢体,因此,自切事实上是一种自主行为。
步足通常从基节和转节自割而开,当然也会发生在膝节和胫节之间,不过并不多。外在的拉力对于自切与否关联不大。对于蜘蛛来说,影响更大的是,基节自主的突然的急促运动,特别是当腿节正维持姿态,发挥支柱作用的时候。转节此时会剧烈的逆向运动,而再加上转节和基节之间的极大的拉力会导致关节膜背侧破裂。自切不会给姿态稳定带来影响,这是因为自切的位置只有一条肌肉横穿,这条肌肉可以很容易的从转节上分离,并缩回到基节腔中。而其他所有的肌肉都会嵌入关节膜的骨片中。这些肌肉帮助闭合因自切而呈现开放状态的基节,通过将一块块骨片拉向一起,基节闭合,防治体液流失。这种闭合机制有点类似于处理垃圾罐的方式。除此以外,血压将关节膜前压以此帮助封闭伤口。
自切对于蜘蛛多少有一定的影响
在自然条件下,自切主要是用来防御攻击者,通常是其他蜘蛛,比如一只狂暴中的雌性。当蜜蜂或者胡蜂被蜘蛛网捕获的时候,他们有时候也会试图将他们的蜇针插入蜘蛛步足中柔软的关节膜中。在致命的毒液进入蜘蛛的身体之前,蜘蛛会选择自切受到蜇刺的步足,这一系列的决策都在瞬秒之间做出。当蜘蛛被其他动物抓住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切,有点像壁虎断尾逃跑的行为。
另一种自切行为发生在蜕皮的时候。当蜘蛛陷入无法从旧皮中脱离的情况时,他们有时会选择自切。即使蜕皮成功,他们仍然可能会自切掉那些受伤或者畸形的步足。这些肢体不会被浪费,通常会被蜘蛛自己吃掉。
关于自切的选择,不是所有的蜘蛛都有着同样的意愿。有些蜘蛛,比如逍遥蛛科, 幽灵蛛科,可能很敏感,一点点刺激都会自切。但有些蜘蛛会将其作为他们的最后选择,比如跳蛛科,狒蛛科(捕鸟蛛科)。还有些蜘蛛,无论如何都不会选择自切,比如肖蛸属。
在自然条件下,大部分蜘蛛在生命历程中都会失去一到两只步足。即使在细致照顾的人工环境下,5%到20%的蜘蛛都会至少失去过一步足。虽然自切不会导致蜘蛛捕食效率的降低,但是势必会消耗一定的精力使其恢复,所以多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