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半夜醒,孩子和成人睡眠差别

时间:2023-09-13 12:34:08 生活 我要投稿

  新生儿的睡眠与大人的不同

孩子总是半夜醒,孩子和成人睡眠差别

  新生儿的睡眠,尤其在最初几个月里,其特点就是总会中断,因为宝宝的睡眠周期比成年人要短。

  成年人的睡眠通常整晚都不会中断,其中包括大约6小时的深度睡眠和2小时的浅睡眠(也叫快速眼动睡眠,REM)。当我们处于浅睡眠期,可能会短暂地醒过来,但跟小宝宝不同的是,成年人知道该如何重新入睡。宝宝的浅睡次数是成年人的2倍,宝宝的浅睡时间比深睡要多,而且宝宝总体的睡眠周期要短。

  在最初几个月,宝宝需要别人帮助才能睡着和重新入睡。家长应该一直等到宝宝进入深睡眠后,再把他放下。宝宝进入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的确切标志之一就是:宝宝的四肢软下来。轻轻地抬起宝宝的一只胳膊或腿,如果你松手时,它软软地掉下来,而且宝宝没有猛地一动,也没有突然醒过来,这就说明宝宝已经睡熟了。

  宝宝的睡眠特点

  1周

  宝宝还没有生理节奏或者内在的生物钟,因此不要根据时间来安排宝宝的活动。

  无视时间,喂养和睡觉时间应当顺其自然,在饿的时候喂食,尿湿的时候换尿布,需要睡眠的时候睡觉。足月的婴儿在头几天睡得很多,吃得很少,经常会有体重减轻现象;新生儿经常在喂食中睡着,不用刻意叫醒。

  每天睡眠15~18小时,但每次时间很短,只有2~4小时(不受喂养方式影响)。

  新生儿的头一周就像一段蜜月一样,妈妈在宝宝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时间休息。

  2—4周

  在头几周内,所有的婴儿都是很难“读懂”的。婴儿的多数活动如喂食、换尿布、抚慰入睡等都是没有什么时间规律的。

  几周大的婴儿一次能睡的最长时间大约只有2~3小时,可能在白天或者夜间的任何时刻。新生儿清醒15—30分钟就会累了,应当提早放入婴儿床内,帮助婴儿进入舒服的睡眠之中。

  特定的照料方式如更换灯的数量、控制有无噪音,或照料方法如拍打宝宝后背、换装或喂食等并不能真正地影响婴儿的睡眠模式;尽量不要想着为宝宝做什么,只要花点时间和宝宝一起享受乐趣,比如抱着宝宝、抚摸宝宝、跟宝宝说话和听他嘟囔、走路、洗澡、一起睡觉,这些爱抚已经足够刺激宝宝了,不必操心去买合适的玩具来刺激宝宝。

  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会变得更警觉、更清醒、更兴奋;可能有不安的动作,比如发抖、颤动、震颤、摇动或者抽搐、扭曲或者翻滚,以及打嗝,这些行为对新生儿来说都是正常的。

  很多宝宝在1周或2周大的时候,会越来越机敏、清醒、爱生气或哭闹,一直持续到6周;是宝宝体内一种暂时的神经系统造成的额外刺激,随着宝宝大脑的成熟,这一阶段会自然过去,与养育方式无关,不是家长的问题。

  大脑决定睡眠,而不是胃决定睡眠:喂养方式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方式,更换配方奶无法减轻孩子的哭闹,也无法改善睡眠。

  这个阶段很可能无法拥有你梦想中的宝宝,父母要让自己轻松些:

  1、白天,宝宝小睡的时候自己也小睡一下;

  2、关掉电话和手机;

  3、不带宝宝,出去小歇一下:散步、喝杯咖啡、或者看场定影;多和外界交流;

  4、筹划或安排一点私人时间,以打理一下自己;不要因为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而觉得对孩子有愧疚感;

  5、自然随意地抚慰宝宝,不要担心宠坏他或者产生什么坏习惯;

  6、用摇篮、安抚奶嘴或者其他任何能够产生有节奏的摇摆运动或者吸吮动作的工具抚慰宝宝。

  5—6周

  当你的宝宝有一点点烦躁的表现时,问两个问题:你上次什么时候喂他的?他已经醒了多久了?有时候你应该让他睡而不是喂他。

  所有婴儿在6周时最缠人,哭得最多,醒的时间最长。宝宝会让你生气或者精疲力竭,因为他没有成熟的神经系统,不能实现抑制性控制;当大脑成熟时会形成抑制能力,但这需要时间,所有麻烦会在6周后平息下来。

  现在睡眠时间长度大约是4~6小时,当他开始显得有点累的时候就把他放下或者陪他躺下一起睡觉,任何时候都不要让他清醒超过1小时;如果他哭了5、10或者20分钟,对他没有任何害处,并且他能够入睡。

  6周的时候,宝宝开始用微笑回应你的微笑,交流性的微笑宣告了更多交互意识的来临。把宝宝放下睡觉时他会表示抗议,要牢记抗议性的哭闹与悲伤的哭闹之间的区别;哭闹的时候,可以抱起来抚慰他,几分钟后再尝试让他入睡。请记住这个婴儿曾经睡眠很好,现在只是为了享受有你的陪伴而在与睡眠作斗争;在他需要睡觉却要玩的时候,你陪他玩是在剥夺他的睡眠时间。

  7—8周

  外来信号对婴儿刺激的能力更强,婴儿控制自己的能力也更强,他正在变得更加能够自我抚慰;形成夜间睡眠机制,昼夜不分的时段结束;最长的单个睡眠时段有规律地发生在晚上,虽然可能只有4~6小时。

  晚上睡得更早,无间断的睡眠时间更长;孩子8周大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上床睡觉的时间应该比孩子表现出累的时间早一些。

  观察孩子在近傍晚时分的神色以及活动状态,在30到60分钟范围内,调整孩子的入睡时间;在宝宝过度疲劳(他变得轻微乖戾、轻度易怒,开始拉扯头发,拍打自己耳朵)之前抚慰他入睡;宝宝清醒的时间依然不能超过1小时。

  3—4个月

  昼夜混乱和缠人现象会自动消失;在晚上睡得更好了,但小睡可能依然短暂而不规律;啼哭的婴儿可能是饿了或者只是想要人陪。否则婴儿可能是过于疲惫了。大多数疲惫的婴儿是由于睡眠不好或者睡得太晚。宝宝睡眠不好是由于感受到过多外界刺激,受到过多照顾或者过多不规律的照顾;你的总体目标是使你的照料与他的生理需求同步;要注意区分宝宝的需要与意愿;睡眠会催生睡眠。

  帮助孩子规律小睡,白天睡眠机制应该在12~16周间形成。

  “过度受激”并不意味着玩耍的强度过大,只要宝宝醒的时候过长就会变得过度受激;不要认为你跟孩子玩时给他的刺激越多,你跟他的情感联系就越亲密;宝宝清醒的时间依然不能超过2小时。

  出生1个月到4个月的这个阶段,每天睡眠总量从16小时下降到14。5小时,最长的一次睡眠通常在夜里,从4个小时延长到9个小时。

  在3个月的时候,他们会更愿意与父母玩耍而不愿意待在黑暗的、安静且无聊的房间里;没有经验的父母把这种新的夜醒当作是饥饿信号,以为是宝宝到了新的快速成长期或者是母乳不够造成的。当父母开始致力于培养规律性的白天小睡日程时,当他们在宝宝需要睡眠的时候将其放在婴儿床中,当他们避免过度刺激宝宝时,宝宝频繁的夜醒停止了。

  在宝宝三四个月大之前,顺着宝宝的睡眠需求就可以了,不要估计宝宝的睡眠时间,也不要强迫宝宝睡或者醒。

  当把宝宝放下让他熟睡但他却醒来时,正好可以培养一种自我抚慰技能,让宝宝学会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进入睡眠;当宝宝需要睡眠时总是走近他会导致他不能入睡。

  夜醒不是问题;大点的婴儿,当他在没有帮助时很难、不能或者不愿意再次入睡时,这才是有问题。

  宝宝睡眠禁忌

  一、不该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宝宝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

  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

  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由此鉴定,在宝宝睡觉时,应该还他们嘴巴自由!

  二、环境不该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用弄出一点点声响就神经紧张。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三、被子不该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四、不该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对于宝宝来说,妈妈的睡前摇篮曲,就是天籁。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五、白天不该睡得过久

  白天睡得过久的孩子大多晚上睡不好,甚至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弄得家长夜不成眠。研究证实,晚间睡眠不足而白天嗜睡的孩子不仅生长发育比较缓慢,而且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都相对较差。

  此外,缺乏夜间睡眠还会扰乱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使得免疫系统受损,内分泌失调,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弄醒孩子,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调整来克服“黑白颠倒”。

  再说,白天这么美好的时光,爸妈怎么舍得让宝宝就这样浪费了呢?

  六、不该经常更换照看人

  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工作忙,而不得不常常更换照看孩子入睡的大人,有时是爸爸,有时是妈妈,有时是奶奶,有时又换成保姆……殊不知,对不足半岁的孩子来说,往往把照看自己入睡的人视作“最亲的亲人”,故在心理上很难对频繁的转换迅速作出调整。

  说实在的,宝宝可受不了这种“变脸”啊。

  七、不该睡得太晚

  晚睡绝对是宝宝的大敌。而养成这种坏习惯,往往是父母的原因。

  占相当比例的婴幼儿之所以睡得太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晚睡导致的。据统计,我国0—2岁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孩子平均少1个小时,首要原因之一即是,孩子的父母亲钟情于“夜生活”而普遍睡得晚,孩子也由此相应缩短了晚间的睡眠时间,种种“行为性失眠”便由此发生。

  宝宝们的晚睡具体表现为:晚上到了睡觉时间仍不愿意上床,入睡时间往后拖延,或者长时间难以入睡等等。研究还表明,在行为问题上,夜间晚睡的孩子容易好斗,同时还可能伴有多动症、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所以,养成娃娃好习惯,从父母抓起。

  八、不该在睡前对孩子过分“在旁关照”

  在让孩子感到十分舒服的“睡前仪式”(如轻拍或按摩孩子背部,放送轻柔舒缓的音乐等)之后,家长可在孩子仍然醒着时离开。否则孩子就会习惯于将自己的入睡与家长的“在旁关照”紧紧联系在一起,只要家长不在,他就会恼怒不已、嚎啕大哭起来。

  九、不该依赖“摇睡”

  每当孩子哭闹时,一些年轻妈妈便使出“看家本领”:将孩子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个不停,甚至孩子哭得越凶,妈妈就摇得越起劲。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十分有害,因为过分猛烈的摇晃动作会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受到震动,轻者影响脑部的生长,重则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与较硬的颅骨相撞,最终造成颅内出血,这对10个月内的孩子尤为危险。

  十、不该搂着孩子睡

  有些年轻妈妈爱子心切,喜欢紧紧搂着孩子睡觉。但这么一来,被搂着的孩子便呼吸不到足够的新鲜空气,吸入更多的是妈妈呼出的废气,对孩子的生长和健康都很不利,同时还可能传染到妈妈的疾患。此外,搂着孩子睡还会使其自由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甚至难以伸展四肢,使孩子的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都受到负面影响。

  所以,爱他就给他一点空间吧。

  十一、不该亮灯睡

  有的家长为了方便自己照看孩子,喜欢让卧室整夜灯火通明。但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如果夜间睡眠环境如同白昼,孩子的生物钟就会被打乱,不但睡眠时间缩短,生长激素分泌也可能受到干扰,最后导致孩子个子长不高,或低于正常体重。

  十二、不该让孩子俯睡

  一些年轻妈妈喜欢让孩子俯睡,还误认为这种睡姿可以让孩子睡得安稳,少了哭闹,但实际上这种睡姿最不安全,因为孩子的口鼻等呼吸器官最易受阻塞,甚至导致猝死。同时这种睡姿还可能使得肠胃等消化器官受体重的压迫而引发消化不良。

【孩子总是半夜醒,孩子和成人睡眠差别】相关文章:

孩子总是会早醒 怎么让孩子睡得更好09-11

孩子总是在夜醒怎么办08-29

孩子总是半夜咳嗽是什么原因 应该怎么缓解08-29

孩子半夜哭闹是怎么回事08-28

孩子总是欺负别人怎么教育08-22

孩子总是争抢玩具管不管09-02

孩子总是黏着妈妈是怎么了?09-01

为什么孩子总是咳嗽不停09-09

睡眠有助孩子长高 如何评估孩子矮小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