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擤鼻涕可导致中耳炎

时间:2023-09-07 10:01:25 生活 我要投稿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当抵抗力减弱或细菌毒素增强时就产生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夜间加重)、发热、恶寒、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并常与慢性乳突炎同时存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随体质、气候变化、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时多时少,迁延多年。

  中耳炎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如:感冒或流感,这些疾病使咽鼓管肿胀,以至于中耳内的液体不能排出。这种液体在中耳内滞留,会引起这一区域的炎症和感染。对于孩子,咽鼓管的位置更平而短,他们被感染的危险性更大。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其次,在有污染的池塘里游泳,一呛水,污水可通过鼻—鼻咽—中耳通道进入中耳腔,水中的细菌就沿着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黏膜,导致中耳积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来而造成发炎。

  中耳炎可采用以下方法治疗:

  △成药治疗

  (1)头孢拉定胶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龙胆泻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黄连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莲内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验方治疗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剂,连服3—4日。

  (2)蒲公英、车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剂,分3次煎服,连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参15克、泽泻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馏水10毫升,将大蒜洗净捣烂,取汁与蒸馏水混匀,滴耳,每日数次,1次数滴。本方适用于中耳炎,尤为化脓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饮食治疗

  (1)糖冬瓜30克、鲜九龙吐珠叶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剂,连服5天。本方对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银花12克、柴胡9克、鳖甲15克、红糖适量,将金银花、柴胡、鳖甲煎汤取汁,与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剂,连服5剂。

  △外治自疗法

  (1)取蛋黄1枚,放锅(不要用铁锅)内加热翻炒,片刻油出滤出即可,炒时防焦。待冷却后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条,剖开后洗净,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钟后用洁净纱布滤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鲜猪胆汁(或鸡胆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烂耳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3次。

  (5)生大蒜2只,丝瓜1只,共捣烂,布包挤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

  (6)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

【乱擤鼻涕可导致中耳炎】相关文章:

家长注意了 乱擤鼻涕可能导致孩子中耳炎08-28

男友捏我鼻子帮我擤鼻涕02-25

甲状腺功能失调也可导致09-04

乱亲乱捏易导致婴儿流口水长湿疹09-06

常见食物也可导致宝宝过敏08-26

孩子不吃早餐可导致脑萎缩09-04

心理压力可导致身体哪些不适08-17

儿童使用成人化妆品可导致性早熟01-14

孕妈千万别缺这些,最严重可导致血癌!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