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的风俗

时间:2023-09-03 16:09:53 生活 我要投稿

  布依族的风俗,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现在分享布依族的风俗。

  布依族的风俗1

  布依族的介绍

  布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由古代百越人演变而来。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汉族史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一、年节食俗

  有的节日与汉族相类似,有些则为本民族所专有,如"了年"(正月最后一天)、三月三(地蚕会节)、四月八(牛王节)、六月六(祭盘古)、吃新节等。其中,正月初九"煮生食",正月三十吃"芝麻油团耙",三月三吃"苞谷花",四月八吃"四色糯米饭",六月六吃"煮鸡"等,大都与民族传说和乡风教育有关。

  二、宴客食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必有"进门酒"、"交杯酒"、"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若是敬献猪肉,是祝客人来年养大猪,收成好;若是敬献鸡肉,鸡头奉给首客,象征吉祥如意

  鸡翅奉给次客,表示腾飞,鸡腿奉给三客,意为脚踏实地。宴席中还唱《祝酒歌》和《宵夜歌》,前者是殷殷劝酒,后者要将餐桌上的所有物品、食品都-一唱出,表现出他们的心智和才华。

image.png

  三、婚俗

  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

  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解放前,布依族存在一夫多妻的个别现象。同姓可通婚,但同姓且同宗的严禁通婚。也有“姑舅表婚”和兄终弟及的转房制习俗。解放后,像大多数民族一样,废除了一夫多妻制。

  布依族崇尚自由恋爱,男女青年婚前恋爱自由,各地未婚的男女青年都喜欢借助年庆节俗、赶集和集体聚会的时机,以三、五人到七、八人自由组合的方式,通过谈天说笑和唱歌对调,倾诉或表达彼此的感情。当一个男子看上某一个姑娘时,按照传统,必须找第三者做伴,有的则由自己的姐嫂出面介绍。

  如女方有此意思,即可单独相约到幽静处进一步对唱山歌,表达情,直到双方互赠信物,就表明他俩已盟誓终身了。

  订婚时,由男方父母托媒去女家,并送一定的酒、肉、耙耙一类的.礼品(在礼品中必不可少的是粑粑,如果非传统节日而见到布依族民家“打粑粑”,则说明此家人正筹备喜事准备迎娶女方了)。如对方同意,第二次媒人则要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互为“效验”,只要“八字”相符,则可择定结婚日期。

  这一带地区送彩礼的数额,特别讲究“六”或“双”数,据说是取“六”即禄的谐音,以表示婚后双双有禄必有福之意。结婚时,新郎不迎亲,只请几个相好的男女青年代为相迎。新娘一般都是撑伞步行至男家,个别也有骑马、坐花轿的。结婚当天新婚夫妇不同房,次日即返娘家。

  聚居区一带的布依族仍保有“不落夫家”或称为“坐家”的习俗。有的要两三年甚至五六年后才长住夫家。杂居区的布依族已大部分革除这一风俗。

  贵州都匀的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个“唱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荷包里一般装着白果花生等物,取意早生贵子,由女方家的“送亲婆”带来。

  四、民族禁忌

  到布依族人家中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孩子体弱多病,父母就要给他寻找保护人干爹、干妈。寻找干爹、干妈有两种方法:一是择日在家等候,3天内第一个登门的人,即为孩子的保护人;

  二是择吉日由父母领着孩子,在路上等候第一个过往的行人,即为保护人。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狗肉,一种解释是狗曾经救过其祖先,另一种解释是人类以前并无稻谷,是狗从天神的晒谷场带回稻谷给布依族人,使得布依族成为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水稻民族”。部分布依族分支族人不吃鱼肉,因为相传布依族最早的母亲是龙王的女儿——一条神鱼。

  布依族的风俗2

  布依族的风俗习惯

  布依族家庭是父系家长制。家长有支配家中经济和指挥成员的权力,如家长去世,由长子继承。男长辈皆受尊敬,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族中纠纷,可自合理调解,无须上诉官府。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寡妇可以继承财产,如果再嫁就不能享受。家庭结构有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一般情况下,人口较多的人家到儿子长大成婚后就分开居住。解放前有的地区分家时,家中的财产必须先留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嫁姑娘的“姑娘田”,其余田地、房产按子均分。若遇绝嗣人家,财产则由亲属继承。分家后,父母大多同满子(幼子)居住,以便帮助照料家务,有的也乐意和喜爱的儿子居住。父母对儿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儿子对父母有赡养、安葬的职责。

  解放前,青少年缔结婚姻几乎全由父母包办,很少有婚姻自由。由于包办婚姻导致早婚习俗,往往订婚较早,有些在幼儿时就已订了婚约,俗称“背带亲”。结婚年龄多在十三四岁至十七八岁,也有在十一二岁就结婚的。因年龄太小,一般由族中伴娘相陪到舅家拜祖后,住两三天即返娘家。

  婚期由伴娘陪着同吃同住。婚后回门一去数年,直到十七八岁,在农忙季节或丈夫家族中的婚丧喜事时,才由夫家姐妹接回来帮忙,以此往返,直到怀孕或其他原因才长住夫家,俗称“坐家”。

  婚姻的缔结,分为“开口亲”、“杀鸡”、“订亲”、“结婚”四个层次。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获得同意后,男方就带一些礼物去“合八字”,此为“开口亲”;第二次由男方带鸡、酒、糖等礼物送到女家,女方请来亲友庆贺。因礼物以鸡为主(全为双数),故称“杀鸡礼”;

  第三次由男子带酒若干壶、公鸡若干只、猪腿肉一只、猪肉一桌(或整猪一头)、鞭炮、红烛二对、聘金若干元等去女方家,请来亲友庆贺,此称“订亲”;结婚日期,男家指定两名男青年前往女家接亲,届时女方村中孩童云集村外,用苦栋子、稀泥、水枪等投掷接亲者,名曰“打报古”。

  “报古”乃男性接亲者的布依族语称呼。“报古”任务是抢回女家备好的两个大糯米粑粑带回男家供祖,接亲即告完成。这种古朴之风,普遍盛行于镇宁、关岭、六枝特区及普定等地区。其意思一是通知寨内,某某姑娘已正式嫁到某寨某家;二是追打“报古”,可能是古代氏族外婚制的历史痕迹。

  其余各地的婚俗,还有骑马坐轿的,有由哥哥背新娘出大门的。无论哪种形式,一般都有族中姊妹陪送,称之为“伴娘”。路上打伞步行,新娘当天不直接进男家,先于附近亲友家住下,第二天清晨才选吉时到男家登门拜祖。

  布依族恋爱方式独特,通常在赶场高潮过后,青年人留下来,身着艳装的姑娘小伙各站一边,互相物色意中人。作媒介绍者叫“银雀”,多半是男方的妹妹。

  如果小伙相中了某姑娘,“银雀”就带着礼物“飞”到女方身旁,先唱一首歌:“我替兄弟传情传意,这块蓝靛送给你,他望这蓝靛染出色,他盼这蓝靛染出光……”姑娘不同意则回歌谢绝,如若称心则回眸一笑,男女双双走出人群,上山对歌,布依语称“榔梢”。

image.png

  “榔梢”是会朋友的意思,这个社交活动犹如汉族的舞会一般,不限于未婚男女,已婚者也可参加。这与布依族古老的婚姻制度有关,因为早婚和“不坐家”,实际上只是订婚。所以参加“榔梢”活动,对未婚者来说是恋爱;对“已婚”青年来说,如果他(她)对父母包办婚事满意,那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就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榔梢”中除唱情歌外,还唱苦歌、告状歌和逃婚调等。

  以对歌为主要形式的“榔梢”,同布依族无本民族文字有关。过去,一个青年不会对歌,如同没有文化,不仅受到歧视,而且找不到对象。解放后布依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新的一代青年普遍有了文化,感情交流可用书信。“榔梢”已不再是青年男女惟一的交际方式。

  丧葬当老人逝世后,丧家即向舅家和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布摩”即祭师择定吉日,举办丧事。有的地区舅权比较突出,必须待舅家人员到场亲视含殓后,方能入殓安葬。丧葬仪式繁简程度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清贫之家,只请“布摩”开路,进行简单的安葬礼仪即可;

  富有之家多讲排场,形式复杂,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供奉竹神、砍牛做斋,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甚至七八天。停柩期间,丧家一律素食,出葬后才能开荤。葬式有土坑墓、石棺墓、石室墓、岩洞葬、停棺待葬(二次葬)、瓮棺葬等,显示出丰富的丧葬文化特征。

  建筑

  布依族村寨依山傍水,寨前田畴纵横,河溪环绕,河边岸柳成行,处处都充满着别致的田园风光。其住房多用木料装修,屋顶盖瓦,居平坝的住户一般都有矮墙围起的院落;

  山区因受地形限制,有院落的很少,大都因地制宜,依山而修建成楼房,上层住人,下圈牲畜,也有的修成前半部为楼,后半部为平房的“吊脚楼”,除下层圈养牲畜外,其余部分全部住人,具有明显的山区特点。这种建筑风格即为历史上有名的“干栏”式建筑。

  在房屋格局上,堂屋正中设有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客房。室内设有火炕,供一家取暖炊薪。安顺、镇宁、关岭、普定和六枝特区一带,由于地产石头,从基础到墙实都用石头垒砌,屋顶也盖石板,称为石板房;加上山寨的石砌寨墙和山顶的'石砌古堡,形成典型的石头建筑群。如扁担山石头寨共230余户人家,所有房屋沿等高线排列,均以石料建成。

  村寨布局与寨前的田坝、小河及通向各处的石板平桥和石拱桥梁,显得彼此和谐。不仅如此,寨中的通道、梯田保坎也都用石头修筑;而家中的用具,如石礁、石磨、石钵、石槽、石缸等等,全离不了一个“石”字,体现出布依族人民善于就地取材的聪明才智。

  布依族男子,就像布依妇女能纺织、刺绣一样,人人都会石工活。若一家砌屋,全寨相帮。只有关键地方刻龙雕凤、镌宇拱门才去找老石匠。砌数米高的石墙,均不用任何粘合剂也很稳固。屋顶当瓦用的薄石片,有的盖成整齐的菱形图案。亦有随料巧布的任意形鳞纹,前者构图严谨,富装饰性,后者自然天成,给人以美感。

  解放前,农民住宅简陋狭窄,解放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变。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又兴建了许多新居,使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服饰

  布依族的服饰因地区不同而各具特色,其服饰多用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在解放前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年人多着长衫。近来男子服饰与汉装无异。妇女头饰多种多样,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市一带是目前保存布依族较古老服饰的地区。

  此地妇女着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脚边沿,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特点。只有老年人为了庄重,才用赭红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蜡染花布。每位妇女通常十几套衣裙,多则有几十套。

  节日里都习惯穿六件上衣,九条裙子,系一条青色或蓝色绣花腰带,显得更加娇姿艳态。布依族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须改用竹笋壳“骨架”的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镇宁、关岭地区,姑娘喜拢高髻,形如拱桥,发上插着长约尺许的银簪,配上短衣长裙,绣花布鞋,走起路来风韵飘逸。

  其他地区则多着短衣长裤,或在衣襟、领口和裤脚镶上蜡染或刺绣花边。黔西南安龙、兴仁一带妇女喜用白布作头巾,戴各色绣花围腰,朴素无华、典雅大方。银、玉手镯、发簪和戒指、项圈等饰品也为布依族妇女所喜爱,其样式别具一格。

【布依族的风俗】相关文章:

印度的特殊风俗05-23

印度的风俗文化05-23

那达慕的风俗及寓意07-21

祝寿的风俗及寓意07-21

节日风俗及寓意07-21

周岁的风俗及寓意07-20

各种风俗及寓意07-25

小寒的风俗有哪些05-23

印度有什么风俗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