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只是一个方式,而不是目的。
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打人敏感期”呢?
①家长不要把孩子的行为扩大
当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我们可能就会反应过激,对他严加管教,孩子会觉得这个行为能够引起父母的关注。
这时孩子就会把这种行为扩大,用“打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然后将“打人”转化成一种不良的习惯。
②帮孩子表达自我情绪
当孩子用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情绪,可能是他生气了,别人离他太近了,打扰到他了,或者是不能完全地表达他真实的想法......
我们看到孩子出现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要温和地跟孩子说:“你是不是生气了?你是不是委屈了?你想离开是吗?”
我们真正理解了孩子要表达的情绪之后,孩子就会慢慢减少用“打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③给予孩子正面的引导
当孩子出手打人后,我们只有制止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引导。
不要因为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后,就减少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接触的机会,这样反而更加不利于孩子的社交。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啊?如果你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和小朋友握握手,也可以把你的玩具给小朋友一起玩啊。”
这样我们不仅能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不能做,还让孩子知道怎么和小朋友相处更好,更有利于他交到好朋友。
④父母的榜样力量
在家庭中的言行举止给予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切忌用暴力去解决问题,请平和地解决各种矛盾。
因为只有平和的父母,才有平和的孩子。
孩子在成长中的点滴变化都值得我们关注,特别是来自孩子肢体语言背后想要表达的想法,爸爸妈妈能第一时间感知和读懂。
在家中,最好的教育莫过于静待花开。
身为父母,我们也不必过分焦虑孩子成长中的“敏感期”,只需要用爱去守护,用耐心去陪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