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知识笔记1
1、做好岗前培训,提高实习效率
1.1、入科教育,规范行为,护士长和带教教师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新入科的护生,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病区工作人员、护士的行为规范和护理操作规程、各物品及仪器的存放位置,使其消除陌生和恐惧心理,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同时还向护生介绍医院优秀护理人员的事迹,激发护生参加工作的强烈愿望和热情,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1.2、摸底测试:对新入科的实习生进行一次理论和操作考试,以初步了解每个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2、按不同护理教育层次带教
2.1、确定教学计划和要求根据教学纲要求及护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实习内容及时间,制定每位护生的详细实习计划。由于实习护生人员,学历层次不一,护生实习时间短(中专4周、大专8周、本科生4周),带教频率快。按照上述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科特点的教学计划,并按照学历高低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分层施教。如我科要求中专生在4周内熟练掌握各种护理基本技能与理论;大专生除熟练掌握护理各项操作技能与专科理论外,还需掌握整体护理理论、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能很好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施健康教育;本科生除了要达到大专生实习的要求外,还需要注重本科生的教学、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识。
2.2、带教老师的分派: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对应的老师。理论知识扎实的,动手能力欠缺的则有操作能力强的老师带教;缺乏自信的学生则有沟通能力强的老师带教。
2.3、采用多种带教方法
2..3.1、设立总带教老师我们在传统的“一对一”专人带教(简称小教员)上设立总带教,由总带教来制定实习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讲课和考核。使护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实习阶段是严谨有系统的,给护生形成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减少护生依赖心理,克服初入医院时的盲目被动,弥补了各小教员因为班次原因造成的不在位和个人经历、经验的参差不齐造成实习内容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只注意完成本班治疗、护理任务,忽视疾病系统理论的床边带教,避免临床护理的教与学呈现简单化趋向。统一考核更是弥补了各个小教员主观上的某些偏差。
2.3.2、强调做实习笔记每个护生来科里后都要求做实习笔记,把每天在科室所学、所感都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临床与书本上的理论相比了很多技巧和新知识。做实习笔记不仅能督促护生继续加强学习各种护理知识,更有助于一个管理者和教员们去了解她们的心声,更好的去关心鼓励她们。
2.3.3、用激励方式挖掘护生的潜力护生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走向实习点的呢?我们既可能听到“没有勇气走向前”,也可能是“面对困难不懈努力”。护生都希望自己能胜任工作,能得到教员和病人的赏识、认可。带教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进行每项操作前,先讲清楚各种医疗差错事故的各种可能、事实和预防办法,进行反面的强化,用反面事例讲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发现护生的过失,采用暗示法而不责备,安慰鼓励其吸取教训。
2.3.4、每周由科室总带教老师与所有实习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以进一步相互了解,提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带教和实习的质量。
2.3.5、每周进行小讲课。选择科室内专业特点强的知识点。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电子幻灯片,辅助临床小讲课教学使教学形式新颖直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多角度来刺激护生的感官来集中护生的注意力,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加深护生对小讲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有利于理解临床护理知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3.6、每轮学生组织一次教学查房,由实习生进行病例准备,深入病房采集资料,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思维是指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护生应能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经过大脑加工,得出护理方案的过程。临床实习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也是培养和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3、小结
通过临床实习护生可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护生以后的专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了人性化教学,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护患关系,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道德和对护理专业的情感,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并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发挥护生的最大潜能,从而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当然,现在带教方法仍存在很多不足,带教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护理知识笔记2
一、兴趣培养法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十分推崇“乐学”的精神,他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对他所学习的东西充满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中职护生大多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有些教师不善于与学生沟通,课堂教学较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开学第一节课上带来几种常见的药,比如感冒颗粒、咳嗽糖浆、阿司匹林片剂、阿莫西林胶囊剂,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同样是药,为什么做成不一样的形态?让学生对药品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并激发联想,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举办一些知识竞赛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将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派出两人,一人说药理作用一人猜药名,这样有趣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扎实。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先是教师讲授,然后学生参与讨论,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由原来的“教师说-学生记”的模式转变为“学生说-学生记”。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学知识都是由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和查资料的方式获得,教师只是加以引导和归纳。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案例相结合,弥补了学生不能经常参与临床实践的缺陷。
课前应用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例如在学习青霉素这个药时,上课前先给学生看这样一个案例:患者,男,35岁。因肺部感染在注射青霉素过程中发生头晕、心慌,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处方为:Rp: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1。接着提出几个问题:
(1)青霉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是什么?
(2)肾上腺素为什么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3)临床中应用青霉素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自己思考、查找书本、相互讨论得出结果,最后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三、作业布置法
在《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中,药物数量庞多,药物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仍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导致综合考试成绩优良率较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除了在课堂教学上花心思外,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选择题是目前各种考试的主要题型,教师可以在课后出一些试卷,把考点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训练,不仅能强化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在开学初,笔者会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列出家里或附近人群最常用的十种药物。内容包括什么人群在什么时候用,这些药物主要的作用,使用的注意事项等,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在期末时上交。通过这样一个任务,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了解自己和别人所使用的药物,形成留心观察药物的好习惯,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口诀记忆法
药物数量多,信息量大,学生在记忆时比较困难。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记住。如果能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组成有音韵、有节律的口诀,那么它就成为可以存贮的东西,不仅便于记忆,也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医学基础课中,不乏利用口诀记忆所学内容的成功例子。前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总结了大量的记忆口诀,笔者从网络上选取了一些符合本教材重点的口诀,比如在教镇痛药时有:镇痛镇静抑呼吸。镇咳常用可待因,绞痛配伍阿托品。学生通过这样一段话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几个镇痛药的特点。又如讲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时可用一句谐音话“姨为您扬名”来概括。这样的方法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方便学生记忆。
药物应用护理对于中职护生来说是一门既枯燥又抽象的课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护理知识笔记3
1、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1.1、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脏器发生退行性改变,各系统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易发生跌倒、误吸、呛咳。
1.2、心理性因素
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征、丧偶、家庭纠纷、经济窘迫使得老年人缺少社会支持,孤独感增加,加上久治不愈带来的病痛折磨,会让患者感到悲观、绝望、急躁、易怒,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
1.3、病理性因素
常见的脑血管病患者,平衡能力差,行动迟缓,肢体感觉障碍,导致身体应急能力差,易发生意外损伤。
1.4、环境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各器官功能减退,常有反应迟钝、行走不稳、视力模糊、安全意识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病区环境因素往往是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地面不平或有积水、太滑、无坐便器、无床拦、扶手、病员服不合身等。
1.5、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排泄及吸收能力均下降,易造成药物蓄积过量或不足,其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再加上药物种类多,不能准确按时按量地服药,易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
1.6、护理人员的因素
护理人员对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极少,临床经验缺乏,病情观察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态度不严谨,对病情的发展变化缺乏预见性,看不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全院定期进行组织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针对相关单位发生的医疗护理事故及笔者所在医院历年来出现的医疗护理差错,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使护士意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2、加强护理管理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人人掌握护理安全管理的15项核心制度,并进行考核,人手一册。强化护理技术操作,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编制成《护理安全管理手册》,以便护士翻阅。
2.3、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特点及需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思想上要充分重视,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思想,多付出一些爱心去关注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加强护理评估,及时预测护理风险
护理部针对各科的疾病特点编制了《护理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措施》,每人一册。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位住院患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详细的评估,掌握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及其他相关资料,找出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5、加强护患沟通,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教育护士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真正把“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将健康教育与温馨服务融为一体,以积极的工作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水平满足患者全方位、多层面的需求。
2.6、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
各科室发生护理缺陷时,首先及时上报护士长及高年资的护士,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降低缺陷对患者的损伤,并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进行安全警示,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逐步形成收集缺陷资料-缺陷分析-缺陷整改-效果监督全程闭合式的管理机制[3]。
3、体会
3.1、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了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缺陷是护理工作中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4]。笔者所在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行全面护理缺陷登记上报制度,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以及整改,使护理缺陷减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3.2、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是一切医疗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护理人员只有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与进步。
护理知识笔记4
一、从小学到初中是人生的转折点,学习上也是如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把好这个关
初一学生往往不会预习,他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草草看一遍,流于形式。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梗概。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从而使学生化难为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1、“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首先要静下心来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掌握知识的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掌握重点、难点,剖析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2、“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深思、善于大胆提出问题;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3、“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作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三、深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护理知识笔记5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五个环节
(1)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各种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我授课的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较差的难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甚至有些是已经进入社会打工好几年的社会青年,他们的共性都是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是不思学习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再加上各个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自觉学习能力等方面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2)处理好教材:
①熟读教材,列出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②研究教材,确立重难点,使学生学习有所侧重。
③制作多媒体课件,我现在采用的都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不仅要全面反映教材的内容,还要注意重点的突出,比如一些关键的语句、词语可以用鲜红颜色的笔标出,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声音、图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考虑教法。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考虑到中职学生基础差,理解、领悟能力不强的特点,为了能让学生更容易并且更快地获得知识,我通过运用引导、举例、图片、动画、模拟演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将复杂的知识及操作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的课堂一般按以下过程进行:(下面我将以“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为例说明):
①课前复习:我在多媒体上先展示正常的心电图图形,让学生对在一年级《健康评估》里学过的正常心电图的各个波形以及各波段的正常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②新课讲解:我将分别导入四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并逐一分析,让学生在认知正常心电图的基础上去识别异常心电图,找出其特点,加以区别记忆。本次授课我展示的异常心电图有室上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
③知识点拨:为了让学生对本次授课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将以提出话题“怎样发现异常心电图?”的形式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将异常心电图的各个波形和各个波段的.测量值与正常的心电图的波形和各个波段的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异常心电图的特点,然后得出是哪一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再进一步提出这种心律失常该如何护理的对策。接下来我举出心动过速的例子,提问学生该如何进行护理,学生将以讨论发言的形式回答具体的护理方案。
④知识拓展:为了将理论与临床很好地结合起来,也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运用能力,我设计了一个与临床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对室颤的病人进行模拟抢救。学生首先要掌握室颤的心电图特点,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然后全班50位学生再分成5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对已识别出的室颤的病人进行抢救护理。
⑤小结:将本次课所学知识再串讲一遍,既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又可以使知识清晰、条理化。
⑥达标测试(即课堂练习):心电图是一门既难学又易忘的临床重要技能,为了强化记忆,我在本次授课的最后安排了一个测试,在课件上展示了10份心电图,让学生识别、抢答。
(5)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应以宽容的态度去赏识,并以称赞为主,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练结合并注重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不断引发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职生还处于青春期,缺乏自控能力,爱动、好玩,常在学习上不能专心、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这一门课的认识和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三、提高效率,力争出效果
教师要先从自己着手,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抽时间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从而避免了走许多弯路,避免了从头摸索,争得了时间并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为了使临床教学不与临床脱节,也为了我们的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够很好地上岗,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到医院临床病房进行临床实践,收集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熟悉和及时掌握一些新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流程,以便用于课堂教学。另外,通过引入多媒体综合教学、病历教学、角色扮演、模拟临床等多种教学手段,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次,从“学”方面来看,学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制订学习计划。学期开始,在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的前提下,将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具体地、合理地制订出来,并严格根据该计划实施。
(2)上课专心听讲。这一点很重要,课堂老师的讲解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通俗化,或者将一些比较琐碎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同学们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或者解释某个症状、体征出现的机制原理,通过认真听讲,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上课时老师还会把这个病的特征性表现即与其他病的区别点和这个病的主要护理措施着重提出来,也就是把重点凸现出来,所以上课做到专心听讲,可以收到将“厚书”变“薄书”之功效。
(3)全面系统。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多看书、勤看书,而且要全面地看。我们知道,内科护理学整体性强,融汇各科知识,涉及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学科知识。但现在的学生不管是听课还是考试前的复习都喜欢叫老师点重点、划重点,而平时看书复习时也就只看重点,这就造成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比如,对某种疾病的掌握,有可能只知道这种病的临床表现,而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表现。所以,要做到全面系统,就必须在抓住重点的前提下,全面地“啃”课本。
四、做好笔记
笔记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要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将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重点勾画出来或者记下来,建议笔记就记在课本上,便于复习;课后复习时还要做好读书笔记,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比如看第一遍时用红笔,第二遍时用蓝笔等,便于看书时区别,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把书看薄、看精。
五、科学记忆
医学是一门技能,虽说应用实践重要,但记忆更重要。首先得先记住理论才能谈应用,内科护理学理论性强,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一个疾病有一个疾病症状体征、治疗护理方法,一个系统疾病又跟另一个系统疾病有所不同,所以假如没有科学合理的记忆方法,那么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将很难攻克。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课后要及时复习消化课上所学内容,所谓及时,就是当天学的疾病知识当天晚上或在其他的自习课抽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巩固;其次,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某一系统中的几个疾病肯定存在异同,记住相同点后,将不同点进行对比记忆;最后,强调反复。长期记忆靠的是反复,要定期反复地复习,不断强化记忆。
六、结合实践
医学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则是到医院进行实践。所以,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应用,也就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反过来可以强化理论。比如见习,学生可以通过问诊了解到如何与病人很好地沟通、交流,可以掌握一定的问诊技巧,而且通过自己去问,印象就更加深刻,再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那么就记得更加牢固。通过我们采集病史,结合体格检查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诊断,针对提出的诊断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临床思维。通过结合实践,不但可以强化理论,还可以培养、提高我们的临床思维。
最后,从师生着手,谈“教”与“学”的结合。教学活动是双向的,“教”与“学”相辅相成,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只有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地调整、控制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完每次课、每个病人的护理我都会到学生当中去收集反馈信息,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领会情况再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通过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
护理知识笔记6
一、采用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1、利用各种教具,增强教学直观性
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直观教学既是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途径,又是生物教学的一种必要手段。生物学的直观教具很多,如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录音、录像、幻灯和照片等。这些直观教具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电脑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利用,将直观教具的形态、结构等特点放大,在屏幕上清晰、生动地显示出来,更能吸引学生细致地观察生物现象、认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在我们学校的生物试验室中就有许多教具,生物课堂上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具,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加强学生的感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都喜欢动手做实验。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我带领大家去校园中捉鼠妇,同学们都兴致勃勃的捉了许多鼠妇,回到实验室中,把10只鼠妇放在盛有湿土的纸盒中,发现鼠妇都向阴暗的地方躲去,同学们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实验成功了,学生的喜悦之情是难以自禁的。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时,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设计、实施实验,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种子有的萌发了,有的没有萌发,他们就会思考,脑子中就形成问题,迫使他们去寻找答案。自己动手做的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记得牢固,不容易忘记。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实用性
当学生学习了遗传与变异,认识了遗传病及其危害,就明白了法律上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当学生学习了生物圈现状及出现的生态问题,了解了不按生态规律办事,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不良后果,就要明白我们为什么提倡保护环境、应当如何保护环境。学生能运用生物知识,解释和解决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动脉血管出血如何止血、煤气中毒及救治、如何保证每天合理膳食”等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本知识,提高了学生记忆知识的质量。
二、指导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养成良好习惯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首先向学生介绍做生物笔记的方法和要求:对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点,让学生直接在教材上做出“标记”和“注明”;对于课本上需要补充说明的知识点或本节课的知识线索,让学生记在书上的空白处。刚一开始学生对“做课堂笔记”可能不习惯,我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观察并提醒学生对要记的内容做好标记和笔记,每节课后坚持指导和督促检查,让学生整理补充笔记,促使学生形成做标记和笔记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方法,能够提高读书的有效性,增强学习能力,课后能够主动预习新知。特别是到了复习巩固的时候,学生更能感受到“笔记”的作用,对前后的知识能够连贯一致,对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学习效率也成倍提高。
2、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生物学》教材图文并茂,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好材料,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在上每一节新课之前,我都要给学生预习提纲,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找出难点,记下疑点;学生在上课听讲和做笔记时就有目的性,就能注意老师的.解释分析,进一步引发思考。如在预习“尿的形成”时,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学生大多难以理解,学生在书上作一标记,提出问题,上课时注意老师的演示、解释和分析,能深刻地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新教材中设置的“资料分析”栏目,十分有利于学生课堂阅读,如《人的起源和发展》中的资料分析,学生在我的指导阅读之后增加自己的见解,对于资料后的问题经过讨论,就能归纳出知识的要点,对人类的进化的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护理知识笔记7
1、前言
对于护理专业而言,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护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学生将来的个人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护理实验教学方法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2、方法
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发现研究本人所在医学院护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本次研究主要通过观摩课堂教学,访谈教师和学生来获取信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策略。
3、结果
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当前笔者所在学校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存在下列问题:
3.1、教学目标局限
目前,关于护理实验的教学目标还主要局限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各个教学模块的具体要求制定教学规划安排,并确定相应的评分和考核方式。尽管在这一教学目标的引导和要求下,学生最终可以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但是教学目标中,欠缺综合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护理技术的全面提高。
3.2、教学思维固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强调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领悟操作流程而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办法,被动的接受和学习教师的操作。这就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力,无法让学生自觉思考和解决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3.3、教学方式单一
在实验课之前,教师一般是教学进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其会在每节实验课前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用品。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引导分步骤的进行重复训练。这样的教学活动很明显让学生处在被动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这样以来,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很容易在实验过程中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或者是将兴趣狭隘的局限在某一实验,忽略对实验过程中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在静脉输液实验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兴趣集中在静脉穿刺上,不关注输液的前后的准备工作、病人反应的观察、病人心态安抚等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即便熟练掌握了穿刺操作,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可能会不知所措。
3.4、教学和实践脱节
实验教学与实践的脱节,首先表现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反复要求学生要将示教病人作为真实病人看待,但是效果不佳,学生的操作过程往往缺乏对模拟病人的尊重及责任心,缺乏与病人的交流。随着医院和医学的发展,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涌现和交叉,但是护理实验教学当前发展较为滞后。在临床上的护理文件书写和记录方式已经有了新的要求和规范,但是这些变化在教学中体现较少,不利于学生了解目前临床实际状况。
3.5、教学评价单一
当代护理学强调要将病人放在中心,以病人的舒适和满意作为工作的导向。但是现行实验操作考核方式基本还是按照每项操作完成情况为标准。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基本操作流程的每项步骤,生硬死板的模仿老师和教学材料中的每个动作,却缺乏对病人是否舒适和满意的关注。从护理工作的本质而言,其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让患者舒适就医。护理实验教学评价的单一偏离了这一宗旨。
4、讨论
要想最大限度的提升护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推动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从下列几点进行改进:
4.1、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体验场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增强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和临床病患护理相接近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和学生便在这种情境下进行互动和交流。通过情景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验课所习得的技术进行良好的融合,增强其对知识和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2、角色扮演法
过去落后的护理实验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操作技巧的反复训练,缺乏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关注,影响学生积极性和潜能的开发。学生未来的工作对象是患者,为了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护理角色,感知病人的痛苦和紧张心理,可以让学生多多进行角色扮演,换位去感受不同角色的出境,用表现的形式去完成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其今后对病人需求和心理的关注,还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一名合格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和改进,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4.3、日志记录法
护理日志记录是护理人员每次实验课后对自己操作、观察和实验中所思所想进行记录的工作。日志记录,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学习和实践的思考,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护理日志记录进行严格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写日志记录的好习惯,规范其记录格式,引导学生在日志中进行思考和主动提问并给与解答,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4、活动竞赛法
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积极探索的阶段,任何一项工作他们都想做到比别人好,并且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胜和竞争心理,将公平竞争机制纳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每节实验课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小组间的学生进行相互抽查,了解对方对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抽查的结果,教师要给予公正的评价和总结,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表现水平。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便于其明确不足。
【护理知识笔记】相关文章:
护理知识笔记06-27
护理读书笔记05-30
icu护理知识点08-20
初生婴儿护理育儿知识05-22
孕妇产后护理很重要 产后护理知识要记牢09-14
读书笔记之《护理札记》03-10
护士护理学读书笔记04-16
护考备考知识点:血压的评估及护理01-22
护理专业知识心得体会通用05-12
保健知识与育儿知识的区别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