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论文

时间:2024-07-22 10:30:22 美容 我要投稿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护理专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护理专业论文

护理专业论文1

  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和信任专 业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决策, 分担责任,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1]。良好的医护合作是目前国内对于mini-CEX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还十分有限。 由于临床护理人员不足及患者不配合,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 一定困难,有3名教师曾拒绝学员约定,其原因是太忙没有时 间;另外5名教师曾遭遇患者拒绝,其原因有患者不想被打扰、 个人因素、无耐心等。如医院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提高教师的 自我效能感,奖励配合评量的患者,将会有力推进多元评量, 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消除疾患,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康复的重要保 证[2],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 离职率。医护合作态度是指医生或护士对医护合作的评价和 所持有的具有持久性而又有一致性的心理倾向,积极的医护 合作态度对双方的职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3]。医学生和护生 作为未来医疗领域的主力军,他们对医护合作的态度和认知 将直接影响医护合作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对154名临床 医学专业及145名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力求为今后进 一步开展医护合作教育、提高医护合作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大学实习已满 10个月的154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医学生)和 145名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医本生)88名、临床医学专 业研究生(以下简称医研生)66名,男106名,女48名;年龄21~ 30岁,平均(23.89±2.56)岁;96.8%在三级医院实习,3.2%在一 级医院实习。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护本生)79名、护 理学专业研究生(以下简称护研生)66名,女生122名,男生23名; 年龄19~31岁,平均(23.18±0.34)岁;均在三级医院实习。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一般 资料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 龄、专业、学历、实习医院级别、对医护关系的认识。Jefferson 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由Hojat等[4]于1995年开发,用于测量医生 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的态度,分为共同教育和合作、护士 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医生权利4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 计分法,1~4分分别表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 “同意”“非 常同意”,条目8、10采用反向计分,使用总分评价,总分为15~60分,得分越高,说明医护合作态度越积极。量表总分45.1-60.00为医护合作态度水平高;30.01 ~45.00为中等; 15.01~30.00为低[2]。此量表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广泛使用,在跨 文化因素的比较和合作教育的成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良好 的适用性。杨晓莉等[2]将其译为中文版,包括医生卷和护士 卷,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4和0.85。

  1.2.2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开始前,由研究者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方 法,并讲解问卷填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问卷由被调查者自 行填写,当场收回,最后由研究者进行核查。回收后及时串 核,剔除无效问卷,进行编码和分析整理。本研究共发放问卷 320份(医学生165份,护生155份),回收有效问卷299份(医学 生154份,护生145份),医学生和护生有效回收率分别为 93.33%和93.55%。

  1.2.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双人同步录入,输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描 述,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医学生和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表1)

  医学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为(49.36±5.27)分,护生总分 为(50.58±3.37)分。根据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的分数评 价标准,医学生和护生均处于较好水平,护生高于医学生,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115,户=0.036),在“共同教育和合作” “护士自主权”“照料与治疗的对比”这3个维度上,医学生和 护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医生权利”这个维度上,护生得 分高于医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5,P=0.000),护生 更不赞同临床医生的主导权威地位。

  2.2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主要差异(表2)

  3讨论

  3.1医学生和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水平良好

  表1显示,医学生和护生得分均在高水平的医护合作态 度范围内,与医学生相比,护生得分较高,由表2可知,在条 目“护士应该被看作是医生的合作者和同事,而不仅仅是助 手”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 ),护生医护合作 态度更积极,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6]。医护生合作态度 均较好,可能与双方都处于实习阶段有关,刚刚从课堂转入 临床中,热情饱满,具有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精神 状态能够促进医护沟通,融洽的医护关系能够促进医护合 作。护生得分高于医学生可能与传统的观念有关,一直以来 护士的地位较低,人们普遍认为护士仅仅是打针、发药的, 所以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依从性远远不如医生,并且护理学发展起步晚,同时女生占绝大部分,所以护生从心底里对医 学生有种依赖和信任的态度[7]。然而对于高学历的护本生和 护研生来说,已经不满足传统的护理定位,希望将来在临床 中获得与医生平等的地位,通过自己的专业优势促进患者 的健康,所以护生有着更加积极的合作态度。

  3.2协助发展护生的护士自主权

  表2显示,在条目“护士应参与有关医院后勤服务的政策 决定”上医学生得分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 说明医学生更希望护士拥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自主权。虽 然护生正在被灌输护理工作者新角色和职能的.观念,认为 应该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负责,并有权利和义务发表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但在现实的临床工作中医生多处于支配地 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护士也习惯于听从医生的安排,很 少表达自己的建议。患者也往往觉得治病靠医生,更多注意 与医生搞好关系。另外,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探寻适 合护理人员发展的科学管理机制[8],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目 前我国护理人员配置还没有合理的能级标准,护理人员能 级结构不够清晰,岗位职责并不能充分体现出专业技术水 平[9],这些消极因素都会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价 值实现,并在影响护士自主权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通过临床 老师的带教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实习护生。因此护生 的护士自主权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护理教育及管理者应 该注重对护士专业技术的培养和提高,并通过积极开展在 职继续教育项目和开设医护论坛等方式,为临床护理人员 提供足够的教育支持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创建良好的 合作环境,协助发展护生的自主性。

  3.3开展医护合作教育势在必行

  本研究中,在条目“在所有的卫生服务事物中,医生应占 有主导的权威地位”和“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医生的医嘱” (反向条目)上,医学生与护生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护生得分较高,双方对医护职能关系、医生权利的认 识不平衡,护生对医生的主导地位更持不认同态度,更愿意 接受“并列-互补型”的医护合作关系。目前,护理学已成为一 级学科,护士被赋予了新的角色,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 是患者健康的教育者、权益的保护者、示范者、研究者、咨询 者、管理者[6]。我国也提出了护理学专业教育的新标准?,努 力使护生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然而医学生受传统观念 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接纳了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主导地 位,往往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11]。临床带教的医生往往 是主动的,习惯给护士命令和指示,同时缺乏对护士新角色的 认识,即使是有新的了解,但旧的思想根深蒂固,也不能在短时 间改变,带教医生的态度和行为让实习的医学生逐渐形成了错 误的观念[12]。因此应加强医学生对医护合作关系的进一步认知 与对护士新角色的认同,积极引导医学生接受新的理念。

  建议医学院校在重视医学生和护生专业课同时,重视医 护专业间的合作教育,考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医护合作教育 课程,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巧,改善医学生和护生对自 身职责的认识,提高医护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 观念和态度,提高医护合作能力。有调查[13-14]显示,跨专业教 育和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对医护合作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 以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结合专业发展趋势及学校自身的特 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医护合作的教育。带教老师以身作 则,在传授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医学生和护生沟通交流 合作的能力。

护理专业论文2

  Seminar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临床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表明,科学、积极的教学方法能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1]。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emina:有着独特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为加强学生外科护理学理论基础知识,提高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对本科护理学生,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授课,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参与外科护理学Seminar教学法的学生96名,均为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实验组运用Seminar教学法,进行外科护理学课程授课,对照组应用传统授课方法,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学生授课老师讲授包括外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疾病理论知识,详细阐述[2]。

  1.2.2实验组学生在对照组学生的基础上,运用Seminar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病例分析,如在分析具体病例时除分析病例的特点外,还应对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进行讨论。各组有专门的专家指导老师帮助其解决分析讨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各组有专门老师给各组学生分配任务,从而保证每名学生参与进来,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控制讨论范围及方向,讨论主题偏离主线时,教师应及时干预[3]。

  1.2.3评价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以下几方面资料中采集数据: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对外科护理学Semina教学方法的态度、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自身能力提高、知识掌握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且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Semina教学方法持满意态度。

  3讨论

  3.1Seminar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实验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是因为Seminar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养成主动独立思考和对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的习惯,从而增强对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4]。Seminar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Seminar教学方法可以启发思维、扩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Seminar在临床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师提高其综合素质。

  3.2Seminar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Semina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各种检索方法,提高了自学的能力。学生通过制作PPT,根据病例作报告,针对病例提出问题并解答,最后各组成员辩论等过程,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启发思维,扩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促进团队合作精神[5]。

  3.3Seminar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调动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只要围绕教材备好课,学生只要认真听课配合教师教学,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教案范围内,教师强大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应付这种课堂教育,教师能力显得单一。在Seminar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在病例讨论中,教师参与讨论,更多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讨论中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给教师带来灵感[6],学生讨论的内容也可促进教师的学习,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然而,Seminar也存在不足:①Seminar教学方法需要对其熟练掌握的教师才能适应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②要有与Seminar教学方法相对应的教学评价标准,方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展现。

  总之,Seminar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如何使其有效地发展,和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需要我们一起研究探讨。利用Seminar教学法这个实践平台,能解决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

护理专业论文3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

  我是惠州学院某某系03本2班的学生陈某某。 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某某》,我的指导老师是曹国安讲师。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四部分,主要概述了。

  上就是我的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认真阅读论文并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护理专业论文4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介绍生物体(人体)内的物质组成、化学变化(代谢)及其调节和它们与机体的关系,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加深对疾病治疗原理的理解。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好,很难将生物化学的知识与专业课知识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将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根本上学好生物化学,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针对本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提高了教学质量,现介绍如下。

  1结合临床,精选实验内容

  依据生物化学课程理论课时的安排,对实验内容进行相应的优化整合,精选了8个实验,每个实验用2个学时完成,占整个生物化学总学时的2/5。同时遵循循序渐进、基础到综合、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安排实验项目,具体实验课程内容安排。精选出来的8个实验中,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实验七、实验八都是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要求学生不仅会判断最终数值的临床意义,而且掌握检测原理及方法。删除一些陈旧过时、与基础化学实验内容重复的实验,增加相关现代化仪器分析实验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以后进入临床工作做准备。

  2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实验课开展小班教学,实行分组制度,一般4名学生一组,争取让每名学生都动手参与。每次实验都安排在理论学习之后,学生首先要对实验的原理有所掌握,在了解了整个实验的原理后设计实验,先将整个实验流程列出,再设想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要重点注意的地方。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动手实验。每个实验开展之前,负责实验课的教师都会先做预实验,及时发现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了解实验条件是否满足实验需求、药品等是否失效,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展。

  3加强对学生仪器使用的培训

  对于基础仪器,例如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等,不再多加培训。对于临床实验中要遇到的仪器,比如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灭菌仪等,不仅要讲解仪器的原理,而且要反复给学生演示。如在离心机的使用培训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离心前将离心的样品两两配平;离心机启动后,要等待速度提升到所需的转速后才能离开;离心机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洁离心机及相关器皿等。由于学生分组较多,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停巡视,一旦发现学生错误的操作应及时纠正,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避免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发生事故。

  4实验技能单独考核

  传统的'生物化学课程考核理论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20%,且实验考核成绩一般以学生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有些学生为了得高分,不管实验是否成功,就根据理论值编造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报告评定实验成绩已不能适应实验教学的要求。为此,我们单独对实验技能进行考核,并且将实验成绩的比例加大,提升到30%。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实验课出勤、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及实验态度等做相应评分。这就要求教师观注每名学生,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每次实验其实就相当于一次考核,最后8个实验的平均成绩就是该生最后的实验成绩,按30%计入期末总成绩。虽然这样教师上课比较麻烦,但是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5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在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加入环保意识的教育也很重要。生物化学实验要用到很多化学试剂,比如醋酸、甲醇、酚类试剂等,这些试剂在最后处理的时候,不能随意倒入下水口,而应该回收在相应的废液缸中。

  作者:向俊蓓 单位: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护理专业论文5

  一、开展专业知识技能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

  我们可以邀请国内护理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护理专业的知识技能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讲座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与临床的工作结合起来。专家对操作技能讲解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学到的专业知识再次进行内化的一个过程,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在讲座后,按照专家学者的理论进行实习,并注意做好前后的对比工作。进行对比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明白新技能对于临床护理的重要性。

  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共同发展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的一种动力。

  三、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必要对护理本科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方面主要包括:基础护理技术、工作的能力与态度、护理病历的书写等。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由主考老师指定1例患者,由护理小组现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方案,并且还要按照病人的病情酌情修改护理方案,并且指定护士进行现场护理模拟操作,最后由护理小组全体人员写好护理病历,主考教师要对学生申明护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尤其对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通过对护理本科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护理工作并非是发药与打针,而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

  四、更新观念,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是不能同步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强调护理实践,导致护理教学出现了滞后性,这不利于护理科学的发展,所以说护理学科中的实践环节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还要将新的护理技能与方法运用到护理教学当中去。护理学科对实践要求很高,因此护理课程的结构要突出护理实践环节,对护理教学的课程计划,根据学生实践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重视起来。另外,我们还要从现代护理学的理论出发,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够让学生早日走出教室,尽早接触护理。所以,在大学的一二年级要强化基础护理知识的学习,利用暑假这段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要注重能够让大学生在内科和外科都有足够的护理实习时间,将护理的操作技术在实习中得到提高。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护理技术的考察,还要让大学生学习好护士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护理实践能够提高学生与病人沟通能力、临床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五、在技能教学过程中培养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操作技能的.培养是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完成的,教师与学生在操作技能的演练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通过教师对相关技能的展示能让对护理的技术进行规范,保证学生基础操作能力。在学生分组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是一个团体的工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种团队协作精神能够让小组内的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也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当中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重视学生的实习

  以往的护理实践都是在大学的实验室中进行的,并没有在医院进行实习,这使得很多学生没有病人与医院这一概念。还有传统的实习过程中带队教师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让学生参加实践,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实习,让更多学生到医院当中实习,并且教师在实习过程中要改进带队方法,让学生学到实际的操作技能。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是进行临床实践,也是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开始,实习教学在护理当中有重要的作用,不但能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提高,还能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护理学科作为一门强调应用性的学科,必须加强临床的实践能力,这也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和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推动护理学继续向前发展。

护理专业论文6

  一、题目(标题、文题)

  论文题目是全文给读者和编辑和第一印象,文题的好坏对论文能否利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题目应尽可能在一完整的的句子中囊括三个基本要素,即研究对象、处理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使读者和编辑对

  论文

  研究的内容一目了然。例如:对心肌梗塞病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处理方法)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达到的指标),这三个要素并无先后之分,可根据文章偏重介绍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但无论怎样调整,必须直接反映

  论文

  所表达的内容。要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数千字的论文内容,使题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必须学会概括、准确、新颖、精练地表达主题的技巧,具体要求:

  1.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范,准确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题,题要得体,防止题大文小或用过时词语,例如“肺癌护理”,肺癌治疗可用多种手段,如果此文是关于肺癌化疗期间预防化疗药物反应的护理,用此命题就显得题目过大,不够具体和准确。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国际文献检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够适宜。

  3.新颖:题目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亦能引起编辑和读者的注意。例如“白血病化疗的护理”,白血病化疗已形成常规,缺乏新颖性,而文章观察的内容是有关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如改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出现细胞溶解综合征的护理”,则较为明确、新颖。

  4.精练:标题用词应力求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尽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词,如“的观察”、“的研究”等,不需写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型。但也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简短,例如"中医护理”,题目虽短,却不能反映文章主题。文题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题中数字,应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包括作为形容词或名词的'数字,例如“十二指肠”的“十二”不能改用阿拉伯数字。

  5.基本格式: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使之匀称美观。

  二、署名

  1.单位署名:单位一般指作者从事本文工作时的单位。单位署名应标明所在省市的全称,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进行联系。单位署名的数量一般不超3个,署名位置应居文题之下,作者署名之前,居中书写,并与作者署名之间留空一格。单位名称前还应标明邮政编码。

  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必须遵守科学道德,实事求是,署名不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表示对文章内容负责。论文作者一般指下列人员:

  (1)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

  (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

  (3)进行资料收集并做统计处理的人员;

  (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

  (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

  3.署名注意事项:

  (1)每篇文章作者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人,并以参加主要工作者为限;

  (2)作者署名顺序,视其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而定。通常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主要设计、执行及论文的主要撰写人。署名时不应搞无劳挂名或照顾关系。当作者署名顺序有异议时,应征得主要作者的同意方可改动。指导者一般列于最后,或在文末注上“致谢”,但均需征得本人同意;

  (3)在论文发表之前,参加研究者如已调往其他单位(如进修人员等),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并在同页脚注中说明;

  (4)署名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以示文责自负,如为集体成果,应在文末

  参考文献

  之前,写上执笔人或整理者姓名,便于读者咨询和联系

护理专业论文7

  摘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护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助于医学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和特色的实现,有效的将办学方向、培养规格、教学计划与实施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医院共同打造、调整、优化的框架紧密结合,培养出护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一、引言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医学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用人单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进行合作共同负责人才选拔、培养与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这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瞻远瞩为高职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护理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及意义

  根据护理系近3年的就业统计和护理人才市场调查,河南省县区二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护理人才缺口较大,用人单位急需一批能够从实习开始就能适应本院要求的护理人才,作为漯河市医学院校,担负着尽快培养出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一线高质量护理的'人才的重任。三年来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共计3000名学生的毕业就业调查数据表明,86.5%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40.8%的学生表明现实工作与理想中的工作差别较大,对医院的归属感较差或心理适应期较长。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及班级文化建

  构的实施过程第一“,订单式”班级的组建。20xx年9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成为301医院护理人才定向培养基地之一,将校内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护理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刚入学开始进行订单式人才选拔,选拔标准根据高等教育要求,通过和用人单位协商沟通,包含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临床技能等,最后根据考核标准及学生意向,确定“订单班”。校院双方精诚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学习-实习-就业”三个环节相互协调,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实践学习和毕业就业这三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价办法。前期由学校与合作医院共同协商确定订单培养目标,学校指定订单培养班导师去合作医院学习8-12个月,熟悉医院的文化及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实施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素质人文教育为重点,从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全程渗透到学生日常培养工作中去。第二阶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选聘专业教师从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全程护理技能培训与指导,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技能训练、学习辅导等;班级管理采取“小组管理模式”和“动态淘汰制”,根据考核标准实行动态淘汰和增补,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危机意识。第三阶段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对“订单式”学生岗前考核,由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考核办法,对于合格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实习期间学校经常与医院沟通交流,定期派专业教师去医院了解调查学生岗位能力表现情况和护理理论、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不断改进在校期间教育方式并完善培养方案。第四阶段以就业评价为重点。学生毕业后,不仅仅只是为了统计就业率,通过主动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薪酬待遇等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质量,了解学生对于学校培养过程的态度和状况是否满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及时优化调整目前正在进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效果

  护理专业301医院订单式人才培养已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实践证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较高[4],操作能力强,职业素质突出,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反馈良好”。第一,学校方面。经过两年在校期间的培养,首届301医院定向培养班的学生顺利通过医院考核,全部进入301医院实习并全部留院工作,就业率达100%;学生就业形势良好和社会满意度高,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301定向培养班模式也为其他医院的定向培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医院方面。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将用人单位的文化、规章制度等融入人才培养,让学生尽早认知用人单位,增强服务医院的信心和意志,用人单位也大大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隐形成本浪费。第三,学生方面。根据对20xx、20xx级两届301定向培养班学生跟踪调查,班级所有学生专业课平均成绩85分以上,85%获得奖学金,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荣获取得优异成绩,部分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护理技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五、结束语

  开展订单式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动态的专业方向调整机制,根据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开展专科方向,扎实推进“校院合作护理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完善培养方案,拓展订单项目,护理系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对护理专业就业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将在此基础上予以推广,立足大学基本需求,不断探索完善订单式培养的育人机制,贴近市场,强化对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涛,谢璐.“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7-9.

  [2]艮芳,何海艳,何梅.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01):115-116.

  [3]李燕.高职护理“订单式”班级管理方法初探[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2):4-5.

  [4]马如娅,董美蓉,李惠玲,蒋银芬,程釥.高职护理专业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xx(02):150-152.

护理专业论文8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院校师生更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成效显著。但是从现阶段高职护理专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为例,阐述高职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翻转课堂;重要性;问题;对策

  一、高职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能够帮助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发展。翻转课堂还有助于学生对照自身情况,对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与内化。第二,翻转课堂区别于传统教学中过分依赖书本和强调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学,可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掌握相关知识,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翻转课堂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和环境,有计划地帮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学掌握并内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特别是对于需要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灵活的思维及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等的护理专业实验课程,翻转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知识的关联性,并能够通过实例对知识学以致用。最后,翻转课堂也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二、高职护理专业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方面

  从高职护理专业招生情况来看,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而且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差,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笔者在该校还没有推行翻转课堂教学之前对学生随机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教师也认为学生普遍没有学习积极性,且缺乏创新思维和岗位实践技能。对于翻转课堂教学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只是一个课前预习的方式,甚至有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是对学习的加压,翻转课堂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2.教师方面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师没有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不能全面认识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然延续学生是客体的思路,单向、枯燥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计划设计水平十分有限。很多教师没能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讲授知识,也不管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过于重视“教”的过程,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而且教师对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设计也比较单一,方案制定比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总之,职业院校教师由于没有经过完整和系统的培训,因此在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学历高,但是教学经验和护理临床经验还十分欠缺。

  3.资源方面

  首先,在护理专业相关的配套教学资源中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欠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翻转课堂后,学生们可以在课前借助网络技术、其他终端来查阅文献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找出所学知识的重难点或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和学习任务在翻转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情景教学或者课题分析等方式,对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认知,并逐渐吸收和内化,而所有这些的前提都是需要现代化的先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补充和提升。其次,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硬件设施相对落后,难以适应翻转课堂的要求。比如多媒体相关设备比较陈旧,不利于有效开展相应的情景教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数量有限,仪器老化,使得实验课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4.管理方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翻转课堂时,没有做到科学地统筹安排,而是一股脑地对所有课程都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改革,这样的改革或许有些“激进”,因为学生需要同时适应多种课程改革,使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骤增,心理负担加重,更不利于翻转课堂作用的发挥。另外,学生课堂评价体系匹配度不合理,过程性评价少,且缺乏综合、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标准,现有的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评价依据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低。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院校也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也大大挫伤了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改革的'积极性。

  三、优化高职护理专业翻转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根据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对学生角色、教师素质、教学资源、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其护理专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1.重新定位学生角色

  学生首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也是翻转课堂改革的“主角”。翻转课堂摒弃了传统单一的课堂环境,帮助师生营造了宽松的课堂氛围,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随意开展学习和交流,而应当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遵从相应的课堂活动标准。在翻转课堂改革过程中,应首先让更多的师生认识并了解翻转课堂的优势,然后再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灵活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教师也应当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转换多种角色,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和树立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最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积极通过合作探究参与到学习中来。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应当更多地做学生的解惑人、引导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只有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教师应当摒弃落后的“授业”角色定位,多观察学生,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尤其是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视频的录制、学习目标的设定、课后任务的安排等方面。同时也可通过教师专业素质大赛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3.优化资源搜集与使用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通过增加与课程学习相关的现代化设备,开展护理专业终端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同时积极通过微课或其他视频教学方式,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评价。教师要深入挖掘同方或者知网等专业数据库,丰富教学资源,并通过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等方式,来分享优质教学资源,按照计划引导学生使学习渐入佳境。也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选取护理学相关资源,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内化、巩固和复习知识,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学重点和难点,个性化地提升学习水平。

  4.强化管理措施

  首先,要合理限制翻转课堂改革的课程数量,一般应当首先以1—2种课程为试点,并针对这一两门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记录和总结,然后根据情况再逐步规模推行,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学生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反作用,同时也给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翻转课堂的应用还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健全评价方式及标准,通过多方位、全角度的评价来促进翻转课堂的改革与推行。对于涉及到的教师,也应当利用个性化的教学考评体系,鼓励教师多参与,多提建议,提升教师的课堂改革热情和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翻转课堂构建方面走在了同业的前列,并将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尤其在高职护理方面,更加需要翻转课堂的应用,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相关教师和院校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翻转课堂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戈瑶 陈玉 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xx,(4):98—103.

  [2]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xx,(3):83—88.

  [3]刘萍,薛梅,马连娣,李晶.翻转课堂教学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xx,(2):109—112.

  [4]景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xx,(7):98—101.

  [5]赵梦媛.健康评估慕课课程联合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xx,(12):83—85.

  [6]赵梦媛.护理高校教师对“慕课”认知的现状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xx,(14):34—36.

护理专业论文9

  摘要:从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问题着手,研究护理实训基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制定,为其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培养护理人才,深化护理专业职教和课改,推进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建设,创新办学模式,提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体系

  20xx~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分别资助各地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至今已建成一批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以下针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及评价体系谈几点认识。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主要问题

  装备更新迅速,管理理念滞后 依赖政府投入,短期内实验实训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但装备规模扩增后的管理矛盾突出。表现在规章制度不全,人员配置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措施方法陈旧。

  招生规模扩大,实训工位不足 职业院校连续几年的扩增招生,部分已建成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结构布局与功能已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学生人数。

  依赖国家支持,缺乏后续增资 上级财政支持的经费主要用于购置实训装备。其特征是导向性、一次性,而非经常性的资助。各校应该根据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就业需要等,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追加投入,保障可持续发展。

  部分资源冗余,设备利用率低 过分豪华、不切实际的高档装备,至今作为实训陈列展示,没有发挥应有的实训功能。平时闲置并不参与实训,成为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时的摆设,时间久了又要面临淘汰或更新,造成资源浪费。

  开放时间不足,实训服务不够 实训过程缺乏开放性、综合性,不能高效合理地使用实训室。由于管理协调、信息反馈、服务准备、实训耗材等因素,实训过程不能向全体护生全天候(包括双休日、节假日等)开放;学生不能自选实训项目;影响护生实训时间的自我掌控,不利思维能力、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法陈旧,实训项目欠新 实践教学仍采用教师原本熟悉的教法,没有紧跟临床护理技术的最新进展;教材依旧,教法照旧,项目陈旧,有的脱离临床实际,有的临近淘汰;新的临床路径和护理程序没有进入实训基地,尤其是专科护理技能实训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实践教学课程改革深度不够。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指标构建

  (一)评价目的作用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的目的,取决于不同的评价主体。财政部门是教育投资方,依据投资目标的实现与否,评价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与运行效益;教育部门是职教的监管方,依据基地的社会性质,评价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功能;学校是经营方,依据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评价其执行及完成任务的经济与社会效率;教师与学生是实训基地的使用方,评价其实用性、方便性和创新性。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目的归纳为如下几点:(1)总结成绩,发现问题。(2)判断质量和运行成效。(3更新理念和调整思路。(4)争取达标,赢得信誉。(5)以评促建、促改、促管。(6)吸取经验,以利再建。不同的评价目的,会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产生不同的评价结论。但无论何种结论,越是客观公正和切合实际,越能产生积极影响和预期效应。

  (二)评价理论依据

  欲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基本要求。它是统一评价认识,制定适宜标准,作出公正评价的基础;也是评价结论发挥积极作用的内在力量。各地抽调的评估专家,其评价理论的知识储备不同,所以各有所长。分组时,评估专家应取长避短,各司其职。常用的评价理论如下:

  实证主义理论 认为凡事物总有数量,有数量就可测量;经测量可知量变,有量变就有质变。以测量数据作为分析判断依据,以数据说明问题,做出基本评价。不可测量的部分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部分,再进行论证评价。

  目标分类理论 依据评价目标,将评价对象先行分类。分类后由于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易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避免一概而论的模糊评价,使评价更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便于依据评价结论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整改与完善。

  知识构建理论 凡评价,总是选择事物的某一进程,进行时间横断面的随机抽检分析,不必等待相关知识与经验完备以后进行。投巨资建设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近五年内的事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既需要时日,又分成阶段。根据构建主义理论,评价中的分等分级更符合事物发展的阶段论。

  社会需求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维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社会需要。社会需求常可用作评价标准,用来评价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社会服务功能越好,符合社会需求程度就越高。

  科学发展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科学发展,指在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临床护理与社区护理、普通护理与特别护理、疾病护理与康复护理等实训领域,实训项目的衔接、融合和配套;管理模式的选择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技能培养与就业导向;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理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评价重点在于人的作为而非实物装备。对实训基地的结构与布局、设施与装备、数量与质量、管理与效益、规划与发展的评价,最终是对人的管理能力、创新水平和工作效能的评价。因此,评价的.重点不是事物的数量,而是工作的质量;不是设备的多少,而是发挥的价值效应。

  上述理论在评价中配合应用。理论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理论在实践应用中,总有自身缺陷和盲区。

  (三)评价原则要素

  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评价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即“理念要新,实践要行”,说到做到,做到写到,写到看到,看到评到。

  软硬兼顾原则软件指管理、效益和效应,硬件指装备、设施和设备。软件是质量价值所在,硬件是数量实物基础。基础扎实,管理到位,则能产生效率和效益。评价时要更看重质量和效价。

  内外结合原则评估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眼光要关注校内校外两方面。加强内涵建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并服务于校外需求。评估专家不应仅按照主观认识评价,更应依据其他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不仅横向评出高低,更要纵向评出服务满意度。

  量效转换原则等级对应评分,评分对应等级。教学评价应以数据测量为据,难以量化的绩效考核,可通过量效转化公式或量表,折算成统计数据,再进行分析评估,做出定级评价。

  (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方案制定

  (一)评价标准等级

  评价标准很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1)评价标准由评价主体确定,依据评价目的而变。(2)评价标准应需而生,因时而异。(3)现代评价标准正向“由刚转柔、由量转质,由物转效”演变。所谓标准,只是变动的量标,而非固定的钢尺。可在上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适宜的参考标准。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制定的评价标准,较适宜校内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评价,尚不适宜校外医院临床教学基地的评价。

  评价等级有的地区将评价等级分为合格、不合格与优秀三级;有的采用星级法分为五级(一星至五星)。前一种方法有明显的定性态度,后一种方法分级排序而不定性表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更易为大家接受,利于继续努力晋级。星级标准应预先制定,评价结果对号入座。即使自评,也能预测自己所在等级,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评价策略方式

  评价策略客观公正的评价应采取相应策略。(1)明确评价主体。评级主体可由出资方、承办方、用人方三方组成的专家群体担当,也可聘请专业中介评估机构主持。(2)预先公布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时间、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量表、评价程序、评价方式、评价等级、评价用语等,形成完整的评价执行方案。(3)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评价,宜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硬到软、由量到质的递进策略。先从硬件环境切入,转入实训项目,再看管理效益,细审创新规划。(4)集中评价结果排序分级。做到全面掌握信息,总结特色亮点,理出成功经验,写出评价报告。

  评价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审自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根据评价标准,先期内审自评自纠。内审自评应严格把握评测积分要点,从严入手,账物对应,数据准确,计算正确。(2)外援参评。聘请兄弟院校护理专业负责人组成外援同行评审组,对本校实训基地进行模拟评价。外援参评借助外脑智力和经验,较能发现问题和缺陷。因是专业同行,评价更为中肯求实。(3)专家点评。由临床护理专家、护理教育专家、护理管理专家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专家组进行点评。他们平时参与护理实践教学,熟知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内部情况,能够抓住要害、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点评。(4)上级抽评。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现场评价。上级抽评程序严谨、科学规范,评价权威,效应明显。尤其是他们的评价意见,可作为指令,贯穿于后续整改实施之中。

  (三)评价过程报告

  评价过程 听取基地建设情况汇报、查看过程文件资料、测量核查硬件数量、调查取证管理效能、观摩实践教学授课、座谈创新发展理念、交流各方评价观点、撰写初步评价意见、集中反馈建议信息。每一过程均有材料纪要,以便综合分析评价。

  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分会议报告和书面报告两种。会议报告也称即时报告,一般于评价结束时,当面反馈给受评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书面报告也称事后报告,一般于评估结束后,各路专家集中比较分析,广泛听证意见,综合评分论定。书面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评价组织过程描述。(2)评价意见汇总(包括分类评价意见和总体评价意见)。(3)成绩亮点归纳。(4)缺陷问题指点。(5)整改意见建议。(6)重点努力方向。(7)评估专家签名盖章。评价报告应注意读者一般为专业负责人以上行政管理人员。评价报告的语言应言简意赅(1000~1200字为宜)、规范流畅,意见应实事求是,态度要真诚坦率,亦应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常唐喜,侍杏华,王艾兰.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新探[J].教育与职业,20xx,(21):169-170.

  [2]陆秀华.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护士(综合版),20xx,(3):26-27.

  [3]华危持.护理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xx,(3):136-139.

  [4]吴丽荣.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研究与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xx,14(14):1596-1597.

  [5]张龙禄,冯小君,葛炜,等.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12):55-57.

护理专业论文10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xxx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xxx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两年多来,xxx教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xxx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研究生生活的各位同门,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特别感谢我的xxx同学,她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护理专业论文11

  《医学遗传学》作为护理专业所设课程中的一门必要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将来实践和从事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5年的《医学遗传学》授课实践分析,针对这门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医学遗传学》是护理专业学生极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该门课程十分注重实验课,实验采用“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总结”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验课基本掌握医学遗传学常规实验方法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的5年的医学遗传学讲课经历,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不足

  (一)过多的理论讲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利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较为传统的上课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理论课教师的满堂灌,很怕陋掉一个知识点;在实验课程上,学生只能按照老师讲解的实验步骤和准备好的实验剂材逐步完成实验内容。在突出实验过程的同时,学生很少动用自己的大脑,对实验作出创新性的改进,只是为了完成实验而作实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不大,对知识的实践性运用不足,经后在临床上遇到与遗传学相关的问题时很难及时的解决,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帮助不大。

  (二)实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需要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为了与学生职业技能服务,怎样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我校生物教研室老师曾对实验课内容及上课方式作了多次的改进,使医学遗传学实验课尽理切合实际,并与专业挂钩。但医学遗传学实验内容基本上都源于普通遗传学课程,要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必需按照普通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在实验课中较难协调遗传学实验与护理专业临床操作的关系,很难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个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促进自身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验操作课程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很难提高。

  (三)专业英语了解太少

  在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不管是上理论课还是在实践课堂上,教师所用的教学资料和课件中出英语注解的专业名词外,很少使用英语辅助教学,教师一堂课全是使用中文教学,这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工作和专业研究中如何查阅英文文献不利,在对参加英语学术会议交流和国外期刊杂志的学习上帮助不大。

  (四)学生综合成绩的评价方式需改进

  护理专业学生现在的期末综合成绩是试卷成绩+平时表现成绩的形式。试卷成绩多为闭卷考试成绩,考试的内容为教师教学的内容,重点在于评价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学习情况。而平时表现成绩主要从平时表现、作业和实验方面考核,这样对于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欠于进行客观地评价。

  二、改进的意见

  (一)引入PBL教学理念

  《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它强调把学生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可以尝试采取PBL教学方法,“引导式”、“提问式”、“研讨式”这几种教学方法共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益得以提高,使学生能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独立的思考,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及理论用于解释在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医学医遗传学知识和理论运用于工作实践。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

  对于《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的开设时间基本都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个阶段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护理专业基础性的学科,对遗传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专业技能方面也掌握较多。此时开设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应该和其他医学类专业的本门实验课区别开来,把运用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分析护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作为主要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较为完整的专业思维。在此理论基础上应该把医学遗传学实验分成一个一个的小课题,把这些小课题进行逻辑的串连,整个学期所开设的实验课就成为一个大课题。每个小课题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不再预先讲解实验步骤,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在大课题框架下安排自己的小课题实验,学生在此实验中一定要勤于动脑、动手,主动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把出现问题和现象进行独立思考,或者与带教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促进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具体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总结方面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科学实践精神和能力。

  (三)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

  新时代的护理专业临床工作,不仅只为简单的护理病人,还需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医学理论知识,不断的提高和发展自己,在此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要时常查阅文献和发表论文,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交流,而这些活动都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因些,护理工作人员在学生阶段就应该掌握大理的专业英语词汇,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英语表达方式要熟悉,也是新时期对护理专业学生要加重的学习任务,也只有学生阶段才能让护理工作人员能够积累较多的专业英语知识。将来为工作和发展自己服务。

  (四)综合考察

  为了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改进的考核方式为理论成绩+实验成绩+平时表现。理论成绩为期闭卷考试,占40%。实验报告成绩包括报告撰写情况、实验预习情况,重点考察学生在实验课程中的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占40%。平时表现为学习态度及考勤,占20%。通过以上各种考核,更为科学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结论

  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职能,在让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学生在PBL学习模式中以相互合作、自学和小组讨论等形式,通过解决问题而学习和掌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专业技术知识[3]。为了让护理专业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医学遗传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都应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着重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为重点,加强学生动脑和动手的实践工作能力。改革后的考察方式,使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更加得以体现,开发了学生的在以后实践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护理专业论文12

  社会中各群体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低,直接影响男性护士的发展空间,导致男性护士供求关系不平衡。为了避免造成男性护士供不应求的现象,改变目前类似东丰县县医院这样的县级医院的护理现状意义更加深远。

  【关键词】 护理状况 男性护士 医护专业论文 医护论文范文

  目前,男性护士的培养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紧张关系,同时男性护士到基层工作经常受到择业观念、就业形势、需求层次、地域环境、工资待遇、医院认知情况、患者及其家属能否接受等方面因素影响,通过对东丰县医院护理管理情况现状的分析,简单总结男性护士严重缺乏的重要原因。

  1 东丰县医院护理管理的现状调查

  东丰县医院共有17个科室,护士岗位大约为280人,现有护士数量为248人,男女护士比例为0:248,年龄阶段差异在22-45周岁之间,梯队建设情况较为合理,人才储备情况没有。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到,东丰县医院拥有男性护士为零,至少在县级、非重点城市的医疗部门、医院等需求男性护士的单位,现在很少或根本没有设置男性护士岗位,可见男性护士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局限,男性护士的严重缺乏是目前现状。

  2 从上面调查数据分析,可知男性护士严重缺乏的现状

  目前基层单位要想录用或聘请一位大专以上学历的男性护士还要一定时间,还有一定难度,造成这种供求关系紧张,供不应求,男性护士严重缺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高中毕业生中男同学对从事护理专业的认知情况不足,直接影响各高校男护士生的招生来源,是男护士缺乏的'主要原因。

  家长和考生对男孩从事护理工作的任知需要提高,护理专业的思想教育应该提前至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课上面,可以就目前男性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高中毕业生知晓有关护理的相关事项,要从男性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所占的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来说明或讲解,让同学们全面认识男性护士从事护理专业的理念,让其从内心去选择和接受护理专业,并报考该专业,否则会出现即使学习了护理专业,也不情愿的去接受,想一切办法脱离该专业,这样不利于男性护理工作的发展,也就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护理专业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尤其在高中毕业生职业生涯中的教育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好的阶段。

  2.2培养学校的认知程度过低,是导致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高校护理专业的培养规模小,招生性别限制等因素的存在,制约着男性护士的培养;培养学校的培养条件较差,培养方接纳学员学习的条件不具备,这些看上去客观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培养方对男性护士培养的认知程度较低的问题,这是导致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如果培养学校的认知程度提高,男性护士的培养、毕业去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尤其男性护士更为抢手,“物以稀为贵”,只要人们认知程度提高,则男性护士短缺问题就可以得到缓解。

  2.3社会中各群体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过低,是导致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高中学生及其家长、医院、患者、社会大众如何看待男同志从事护理专业问题,如何认知男性护士存在的必要性,是该专业男性护士是否存在、或造成男性护士短缺的根本原因。家长和孩子对护理专业了解不多,不能自愿的去学习,那么将来毕业也要想办法脱离开护理专业,而从事医疗管理等事务性工作,也不会从事其专业,造成即使培养了也很难在一线找得到男性护士的紧缺现象。医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等社会各群体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过低,影响男性护士的发展,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聪明才智、高度协作精神的发挥,这也是造成男性护士短缺的一个原因。

  2.4男性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等生理现象,是导致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男同学性格问题也可能决定其是否能够从事护理专业:性格粗旷、冷言冷语、马马乎乎、偏于内向、少言寡语、难以沟通与交流等,都不适合做护理工作,要求女性的温柔、谦逊、随和、谨慎、细腻等等,如有这样的男同学方可从事护理专业,只有这样才能给病患及其家属以安全感、信任感,减轻病患的内心压力,“三分病七分养”,治疗固然重要,“养”的过程就是护理的过程,因此护理跟不上,直接影响患者病情,可见护理专业的重要性。

  2.5女性护士的就业压力增加,也是导致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目前护士的学历层次渐高,学员的分配渐难,岗位已经占满,因此在不需要进人的单位,再加入男性护士队伍,就会挤压女性护士的就业,就会引起社会从新分工,原本在社会分工中就占有劣势的女性群体,无业可从,这也是男性护士进入护理行业的一大难关,因此也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这也是造成男性护士短缺的一个原因。县级以下小型医院,还做不到储备男性护士的实力,外加资金等方面原因的影响,也是造成男性护士短缺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如何改变男性护士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如何转变社会中各群体对男性护士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男性护士的发展空间,避免造成男性护士供不应求的现象存在,改变目前类似东丰县县医院这样的县级医院的护理现状意义更加深远。

护理专业论文13

  糖尿病是一种持续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长时间患有此病会导致眼睛、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衰退,从而引发其他的各种病变,增加糖尿病病患的死亡率[1]。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3]。我院在糖尿病病患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所诊治的糖尿病病患中选取84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35~67岁,空腹血糖为8.7~13.7mmol/L;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36~70岁,空腹血糖为8.6~13.6mmol/L。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等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1)每个月对病患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患的饮食、运动训练、生活习惯、血糖检测等。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共随访护理1年。(2)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册,并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3)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病患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1.3评价指标

  (1)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病患进行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进行检测。(2)病患的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病患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病患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1年的护理,对照组病患中对护理满意31例,满意度为73.8%,观察组病患中对护理满意40例,满意度为95.2%,通过对比,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据有关统计显示,全国糖尿病现患人数在3万左右[4]。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5]。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长期性会给病患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疗法等[6]。但由于该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门诊护理是病患进入医院首先享受到的护理服务,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病患的就诊心理,影响病患对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的评价[7]。门诊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完善的健康宣教,每个月对病患进行一对一的门诊健康教育,平时给予电话随访,可以让病患认识到按量服用降糖药的重要性,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教育,帮助病患消除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通过根据病患的病情变化情况动态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从而延缓病情的进展[8]。本文中,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观察组给予门诊健康教育护理,护理前两组病患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病患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3.8%,观察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2%,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15,P<0.05)。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病患门诊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病患的血糖,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护理专业论文14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xx届在校生及20xx级毕业生总计1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毕业生76名,在校生80名。

  1.2方法

  由研究者本人把调查问卷发给调查对象,向其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到统一填写、统一收回,避免他人代填,采用无记名方式答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2.1对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调查

  16名学生(10.26%)对目前的课程设置表示“非常满意”;23名学生(14.74%)对课程设置“比较满意”;92名学生(58.97%)对课程设置“一般满意”;25名学生(16.03%)对课程设置“非常不满意”。大多数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认为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2.2对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对护理能力影响作用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对护理能力有影响,超过63%的被调查者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和隐性课程具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2.3对护理实践的时间、安排及占护理专业课比例的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有8.4%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增加护理实践时间,91.6%的被调查者认为护理实践的时间较少,需要增加护理实践时间。93.1%的被调查者建议尽早安排护理实践。对于护理实践占护理专业课的比例,34.6%的被调查者建议为40%,48.0%的被调查者建议为50%。

  2.4对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需求调查

  通过对20xx级已经毕业并已经通过实习步入工作岗位的'76名学生的调查发现,87.2%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践教学很重要,对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护理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与职业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体现职业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与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现有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以现代护理教育模式为基础,借鉴国外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经验,我校的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应注意转变理念,重新制订课程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合理设置各课程模块比例,如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增加护理专业知识、减少医学基础课程、调整实验课的比例、灵活安排课间见习、注重隐性课程设置等,从而构建科学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人文基础,努力学好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

  3.1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

  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观,确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临床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由岗位能力出发,依据“必需、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打破“三段式”教学模式,突破课程的学科体系,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角度选定课程,兼顾课程之间的联系性。课程设置以岗位或岗位群为主要依据,做到就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结合;突出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强化政治素质、身心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养成。

  3.2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直接对应式:有些工作项目、任务可以单独形成课程;合并式:有些工作项目、任务需要整合后形成课程;分解式:有些工作项目、任务需要分解成几门课程。避免以知识为参照点来设置课程。

  3.3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

  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调整:减少总学时数;减少医学基础课的学时数;增加护理专业课的比例;加大临床实践的比例;增加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的比例。按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根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职业能力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根据每一门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的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首先确定主要教学课程内容和要求,其次说明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最后明确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

  4结语

  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主,同时兼顾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课程设置需要合理调整临床实践教学,以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人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初步总结了当前中职卫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通过对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从课程构建的角度来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护理专业论文15

  我国从1991年开始施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学位而言,是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经过不断的努力,专业学位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为我国特定的社会职业提供了应用型的高级人才。但是,相比较医学其他专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阻碍,即便如此,在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进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专业学位的开设既是必须也是必要,从20xx年起,目前我国已有30所医学院校开设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这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性、专科型护理人才。本文将主要通过以下多个角度阐述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对策。

  1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背景

  专业学位是面向特定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高端专业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具有从业的基本条件,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相互结合,顺利解决专业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来,实践与应用是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护理人员更多的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更应具备相应的临床实践能力。发展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是顺应国际形势,与国际接轨,培养更适合临床工作的一线人员。

  2我国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情况

  2.1人学考试护理研究生招生参加全国硕士统一考试,考察3门课程:英语、政治、护理综合。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学考试由西医综合改为护理综合,则更为贴近护理专业本身,将本科所学的护理知识更为统一的呈现在一张试卷上,可体现出护理专业的特色。录取原则是在国家统一医学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招生计划来制定分数线,通过复试,则可正式进人学校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

  2.2高等医学院校数是将护理学连同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定统一的招生简章,对报考者没有特别的要求。

  但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强调的是培养护理实践能力,因此也有大学在招生目录备注里添加了相应的考核方式,例如苏州大学要求考生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并在复试中增加健康评估考试,以考査学生所具备的实践_力水平北京协和医学部要求报考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者,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在入学前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往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2.3培养目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方案的依据和基础,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的实行教学。

  要求坚实的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能够承担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2.4课程设置因我国护理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于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的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划分。

  我国国务院委员会建议试行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课:政治理论课、外语等;专业基础课:高级健康评估,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循证护理、医学统计学或临床流行病学;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学术活动:参加学校和医院学术讲座,国家继续教育学习、会议交流等。大多数医学院校则是根据试行方案和学校本身的培养方案来制定课程,无法体现出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特点。

  2.5相关能力培养我国对专业学位的护理硕士相关核心能力要求没有明确规定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护理硕士应具有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等方面,由此也可看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相比科学学位,更强调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是为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人才,因此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与相关专业相吻合。

  3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存在问题

  3.1专业方向设置不明确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方向发展,是为了培养出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而护理学因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得我国在培养高级护理人员时,更注重培养一些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在护理研究生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应与社会接轨,其目的是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我国是20xx年将护理学升为一级学科,但目前护理二级学科的设置尚未明确。高校在招生时,按照原有的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心理护理等方向,再次细化,可分为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危重症护理、神经科护理等。这些细化后的学科方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所需人才、学科发展方向和报考者的意向,具体的二级学科专业方向尚需国家进一步的规范和确定。

  3.2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理论课程方面: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对于不同方向的护理学硕士应有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侧重点,多数院校集中在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学期进行理论授课,内容与国家规定的公共课与专业课大致相同,对于专业学位与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来说,授课内容基本一致,不能按照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的科目,并进行单独授课。实践课程方面: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因其实践性,决定了在授课时要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规定,对于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培养其护理实践能力为重心,同时注重学生的科研和教学能力W。

  3.3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源于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而引发的质量保障需要[9]。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围绕着既定目标,对被评价对象的属性进行分解、并按重要性确定权重所获得的指标群体,其主体框架是评价指标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政府主管部门,相比较美国、法国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同时,我国对于护理研究生的评价指标的制定,也尚处在探索之中,包括如何评价教学质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

  3.4实践能力的培训及考核方式有待规范临床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

  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学生从进人临床科室,就看作考核的开始,并按照培养计划完成各科轮转,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在出科之前对其进行病例书写,手术能力,临床操作等的考核[11]。但是,对于护理专业的研究生来说,实践能力的考核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以病历书写,轮转记录检查,操作技术,护理查房等方式进行考核临床实践能力。如何考核、以什么方式进行考核及考核的指标如何定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对策

  4.1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划分更加精细,对所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方向也更加明确。

  我国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髙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我们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大目标,确定适合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的'小目标。

  4.2护理实践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课程设置是体现培养目?^和落实教育原则的实体

  直接影响教学的整个过程和教育成果,全日制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必须突出教育实践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理论+实践”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美国理学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使用的是“科学-附加”教学模式,整个课程体系是由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科门类的课程构成,“附加”教学模块是由与用人单位磋商后一致认可的相关课程和活动组成科学”模块与“附加”模块两者相互补充,所占比重基本平衡,但“附加”模块是课程体系的重点。

  4.3开展多种样式的教学模式原有的教学模式多以讲授法为主

  可在原有基础上,开展例如小组讨论、PBL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可利用网络,增加院校和校际师生之间的交流,在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上相互知道,相互学习。李梦诗等认为在教学实践指导形式上,采用校内教师与校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组成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则更多地参与到实践过程、行动研究、论文指导等相关工作,实现了高校学术型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教师的共同参与,构建实践基地学校实习与实验研究模拟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模式。

  4.4建立多元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主要通过政府

  社会和自我评价,其中社会评价是主体,政府评价是支持和保障,自我评价是基础,三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互相制约,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动态的评价体系,同样,在英国,是以政府和高校双重评价为主,社会评价积极参与方式形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位我国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W。我国应在政府评价为主导评价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努力实现三种评价体系的平衡发展,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因其实践性的特点,更多的时间是在临床一线工作,采用用人单位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才是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5完善临床实践教学考核方案国外的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

  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实习研讨会、课程讨论会以及临床实习报告;国内一些院校对护理专业临床实践考核,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轮转科室的出科考试成绩、出科小结、平时表现及相关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另外实习中期的阶段考核,由导师组及研究生处统一组织,包括笔试和临床技能,但这些具体的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复旦大学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考核,是从学生的职业道德、轮转计划完成情况、病例书写、护理查房等方面进行,并且认为从教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及相关考核管理制度等方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6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网络的全球化

  跨国合作与交流也成为现如今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强调动手能力,但是通过高等院校互聘教师,交换学生、学术交流、开展特色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管理模式⑴。通过这些国际交流和学习,这对我国建立属于自己特色、又符合国际发展的教育制度、提高办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5小结

  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是对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完善。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同时提供了发展机遇,我们应将未来的教育重点放在二级学科设置、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政府、社会、高校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寻求解决方法。

【护理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论文06-28

护理礼仪论文07-04

护理论文【精选】06-30

[优秀]护理论文06-30

护理学论文06-26

内科护理论文07-01

护理论文(合集)06-30

【优选】护理论文06-30

(热门)护理论文06-30

护理专业简历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