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法制意识及“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疗护理行为作为一项复杂、高风险性行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每一环节均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的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救治,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是医疗护理纠纷的多发区和重灾区。现针对急诊科护理不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使急诊护理工作更安全、快捷、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1. 护理安全的概念及意义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护理不安全因素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医疗成本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2. 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
2.1 接诊分诊处
分诊护士理论知识缺乏,经验积累不足,只询问病人症状,没亲自给病人做体检,导致分诊不准确,使病人认为各科间“踢皮球”;多数非急诊病人就医,增加急诊工作量,使分诊护士麻痹大意;服务态度不好,解释不够,冷淡、语调过重,易引起病人不悦而引发纠纷,责任心不强,未按分诊工作的基本程序进行分诊,或未见病人就分诊,延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接诊护士责任心不强,不在岗在位,以致危重病人到来得不到及时救治或分诊不准确而发生事故或纠纷;病人或家属急切的心情与实际病情不符及医护人员不够及时到位易引发纠纷。
2.2 抢救室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工作怠慢,用语不当造成患者心理伤害;对各种急诊抢救器材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使用不及时,对病情观察不仔细,未及时通知医生;患者病情突变,医生不在场,护士不能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没有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没有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工作,导致用错药或用错剂量,执行错病人;护理纪录不认真或漏记、错记,洗胃时,一次吸入量过大致胃破裂。输血时不严格查对,引起溶血反应,止血带止血时间过长致局部肢体缺血坏死,吸痰时间过长造成病人窒息死亡。
2.3 治疗室
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致拿错药配错液体,基础理论不扎实致皮试判断失误,因忙于其他治疗错过看皮试时间致病人再次重做皮试;关心解释不够,皮试或肌注前未询问是否空腹及有无过敏史,当患者发生晕针或过敏性休克时,引起病人猜疑“护士是否操作有误”,皮试时常取坐位,有反应时易跌伤头部,当医嘱不详,如医生处方开的药物剂量和病历上的剂量不符,用法不清楚,而护士机械执行引起药物量过大或过小,间接或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药理知识不扎实,未交待用药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注射山莨菪碱后可出现口渴、脸红,引起病人猜疑用错药,护士操作技术不过硬,静脉穿刺数次不成功而引发纠纷,护士带着不快的情绪上班,服务态度差,语调过重,没有及时耐心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而引发纠纷。
2.4 观察室
由于观察室病人周转快,病人擅自调换床位,而护士和护生未认真查对,易导致打错针,换错液体或液体漏输。换液体时,有配伍禁忌的两种液体之间未用生理盐水冲管致输液管内出现絮状物,不注重巡视,液体外渗时未及时发现;没有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调滴速,输液速度过快,出现病人不适或病情变化,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输液反应。
3. 安全护理管理与防范对策
加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急诊管理中,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每位护士自觉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病人和自我保护,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将差错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制度管理。护理规章制度,常规操作规程等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南。从护理实践来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护理行为管理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它们是指导具体操作的。在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时,这是最好的判断标准。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常规和应急预案,如急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急诊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规范,护送危重病人规范,急危重病的医护配合流程,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等,保证护士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及安全有效。
急诊护士的选择∶急救护理的对象是人,鉴于病人的疾病种类复杂,健康基础不同,年龄差距大,以及工作随机性大,时间性强的特点,急诊急救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急诊护理的业务范围涉及多种病情凶险而需要紧急救治和严密监护的病种,如心跳骤停,各种类型休克,多系统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多系统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创伤,急性昏迷,急性呼吸衰竭和ARDS 等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因而要求护理人员为训练有素的专业急诊护士,经正规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具备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与病情观察能力,熟练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能配合医师开展各种危重病人的急救和护理工作,急诊护士除掌握一般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急救和监护技术。主要包括对院前急救和急诊室病人实施心肺复苏,人工气道建立,电复律除颤,洗胃等急救技术和对急诊ICU 病人实施生命体征、心电、神志以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监测的技术。
分诊护士的选择∶分诊护士应选急诊临床工作3 年以上的护师和护士,实习生或卫生员均不能担任,分诊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具备机智,有主见及有礼貌的品质,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急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来自良好的业务素质,高度的急救意识将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对就诊患者按轻、重、缓、急预检分诊,认真监测生命体征及做好记录,简要询问病史,准确记录病人来院时间,认真做好就诊病人的信息登记工作,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做好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然后补办挂号手续及费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热情服务,主动迎接病人,沉着冷静,迅速做出正确判断,保证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对非急诊病人热情接待,耐心解释,求得理解与配合。具有熟练的沟通能力与技巧,做好与辅助科室及相关科室的沟通联系工作,以便病人能及时做检查或住院治疗。
急诊抢救室的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到位,完好备用,要求每班都要认真检查所有的抢救仪器,确保抢救仪器完好率达100% ,所需物品准备充足。病人到达科室后,积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抢救,制定完善的护理抢救计划,逐条落实,紧急抢救时护士要沉着冷静,切忌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注意讲话艺术。抢救时突出一个“快”字,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应记录病人到达时间,医生到达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内容包括病情动态的变化及执行医嘱的时间,生命体征的记录尤为重要。对于病人或家属拒绝接受的检查和治疗,要请病人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以便确认。
用整体护理的思想指导观察室的工作∶密切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多巡视,做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加强实习及进修管理,对护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更换液体及做各项治疗及操作时都要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熟悉各种溶液及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及配伍禁忌,发现输入异常液体,立即换下所剩液体并封存待进一步处理,并向护长汇报,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防范输液反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治疗室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并认真学习输液反应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措施等。
急诊科护士应加强“慎独”修养,增强“自律意识”。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一注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熟练掌握急诊治疗中各种皮试药物的药理机制、配制方法、判断标准,做到各种皮试液现配现用,一人一针一管,严防交叉感染。对不详医嘱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并核对无误后再执行,切勿盲目机械执行。在皮试和肌注前一定要询问是否空腹,有无过敏史,勿错过看皮试时间,并备好抢救药品以防不测,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熟练的操作技术能争分夺秒挽救生命,更能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信赖。
护理安全是影响护理过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护理管理工作要围绕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主线,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临床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风险教育,人人都要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应该得到每个护理人员及管理者的重视。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2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护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包括病人评估、护理计划制定、执行护理操作、病人监测、记录管理、病人教育、团队协作以及持续质量改进等方面。
内容概述:
1.护理人员资质与培训: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2.护理操作规程: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规范护理流程,减少人为错误。
3.病人安全:强化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确保患者安全。
4.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反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5.质量监控与评价: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正措施。
6.不断改进:建立持续质量改进机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策略。
7.团队协作: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3
一、 目的
检查、监督护理工作,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检查全院护理工作质量。
三、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组成
组长:
组员:
四、检查方法
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组织护理质量检查小组每月进行一次过期或不定期护理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对应过程相符.对个别环节项目采取不定期突击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并记录,及时分析、总结、反馈以及向院领导汇报。
五、职责
1、消毒隔离质控:要每月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检,并分析、总结及反馈.
2、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要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的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3、基础护理质量:要每月对基础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4、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要每月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5、护理文书质量:要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6、技术考核:要每月对技术操作进行考核、分析、总结及反馈。
7、病房管理质量:要每月对病房管理的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8、健康教育:要每月对健康教育的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六、工作程序
1、消毒隔离质量检查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全院的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标准。
﹙2﹚病房的检查项目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治疗室、换药室、病床单位、污物处理、手术室、供应室,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检查内容。
﹙3﹚质控小组根据标准每月对消毒隔离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对检查、监测中存在的感染因素、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面总结后反馈到科室.
2、急救药品器械检查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全院统一急救药品器械质量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氧气装置、吸痰机、抢救制度、程序是否健全,工作人员对抢救制度、程序的熟练程度. ﹙3﹚根据标准每月对急救药品、器械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面总结后反馈到科室。
3、基础护理质量检查
﹙1﹚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临床科室的基础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新入院患者的护理,按级别护理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病床单位的质量,晨、晚间护理的质量,患者体位是否舒适、有无发生褥疮,各种引流管及输液患者的护理、观察、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生活护理及“五送”到床前情况。
﹙3﹚每月对基础护理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4、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医院统一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特级护理是否做到专人护理并有护理计划,对病情了解程度,是否做到了“八知道",病床单位的质量及患者的'头发、口腔及皮肤护理质量,是否发生褥疮,患者的卧位是否舒适、安全,各种导管、引流管、输液的观察、记录、护理、生活护理及“五送”到床前的情况。
﹙3﹚每月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5、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医院统一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交班报告、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3﹚每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6、技术考核
﹙1﹚技术考核的标准为《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流程及评分细则》。
﹙2﹚技术考核小组每月对工作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抽查考试,技术考核小组应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指正,并进行分析、总结,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7、病房管理质量检查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医院的病房管理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护士长管理、病房环境、服务质量。
﹙3﹚每月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针对上月检查的结果突出重点.
﹙4﹚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记录内容及时间。上报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8、健康教育质量检查
﹙1﹚由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健康教育质量检查标准。
﹙2﹚检查项目包括:按标准实施。
9、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讨论会,由检查小组汇报检查结果,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根据会议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然后将结果反馈到科室。
10、质量与年终奖金挂钩,各科以平均分100分计算,以合格率≧90%为合格﹙达标﹚,凡质量检查合格率≧90%者,领取规定金额奖金,质量检查合格率未达90%,少一个百分点扣1%的奖金,质量检查合格率未达75%者,除按得分率计发奖金外,加扣奖金总额的20%。
11、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者,按有关规定另外处理。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4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一套系统性的规定,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它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包括护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
内容概述:
1.护理人员资质管理: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2.患者护理标准:设定清晰的护理流程和标准,如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急救护理等。
3.护理记录管理:规范护理记录的填写,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收集患者反馈,以评估护理服务质量。
5.不良事件报告:建立报告机制,对护理差错或事故进行分析,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6.质量改进活动:通过质量审计、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等方式,持续改进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5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事件报告、分析、预防和改进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错误或意外进行有效管理,减少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内容概述:
1.事件报告机制:建立及时、全面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鼓励员工主动上报,确保无遗漏。
2.事件分类与评估:对上报的事件进行分类,如药物错误、感染控制问题、患者跌倒等,并进行严重程度评估。
3.事件调查:深入分析事件原因,识别系统性问题,而非单纯追究个人责任。
4.风险管理: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预防措施,降低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概率。
5.教育培训:针对事件教训,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6.改进措施实施:制定并执行改进计划,监控效果,确保持续改进。
7.沟通与反馈:与相关人员分享事件信息,促进学习和改进,增强团队协作。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6
一、术前1日,责任护士遵医嘱对手术患者进行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
二、经查对确认无误后,对手术区域进行皮肤准备,并以无菌巾包裹,绷带固定。
三、在患者手腕上戴上腕带,标明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双侧手术部位注明左、右。
四、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五、患者到手术室前,值班护士再次核对手术患者的床号、姓名、手术名称及部位,再次检查皮肤准备情况。
六、手术病人确认程序:
1、接病人时,当班护士和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2、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核对签字。
3、麻醉师与病人沟通确认后并签字。
4、手术医生术前再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签字。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7
一、发现患者出现皮肤压伤,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来的,均要及时登记上报。
二、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质控人员到科室核查,当日护士 月质量总分加1分
Ⅱ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2分
Ⅲ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3分
Ⅳ期:褥疮痊愈 月质量总分加4分
未愈或治疗护理1周内出院或死亡不加分。
三、院内不可避免皮肤压伤
严重低蛋白症、全身高度水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入院时未发生褥疮,但有发生褥疮的.危险,护士长要及时上报护理部及质控组确认。通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未发生皮肤压力伤,根据护理时间长短给予加分:月质量总分加1分。
四、院内皮肤压伤
入院后病人出现皮肤问题未及时报告质控组确认,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被质控组检查发现,视情节轻重给予减分及处理:
Ⅰ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1分
Ⅱ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2分
Ⅲ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3分
Ⅳ期:褥疮 月质量总分减4分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8
护理医疗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安全和效率。它涵盖了人员管理、服务流程、患者权益保护、风险防控等多个层面。
内容概述:
1.护理人员配置与培训:规定护理人员的招聘标准、岗位职责、专业技能要求及定期培训计划。
2.服务质量标准:设定护理操作规程、服务态度、沟通技巧等标准,确保患者得到专业、周到的护理。
3.患者安全制度:制定预防医疗错误、感染控制、患者隐私保护等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4.应急处理机制:设立应对突发事件如医疗事故、患者投诉的'快速响应和处理流程。
5.质量监控与评估:通过定期检查、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6.信息管理:规范护理记录、患者信息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7.绩效考核与激励:建立公平、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表现。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9
护理人员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和效率。它涵盖了护理人员的职责分配、工作流程、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职业道德以及患者关怀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职责分配: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护士长、主管护士、普通护士等,确保每个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责任。
2.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如患者入院、治疗、护理、出院等,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3.培训与发展: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提供职业发展路径,鼓励个人成长。
4.绩效评估:建立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协作等因素进行评价,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5.职业道德:强调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如尊重患者隐私、保持专业操守等。
6.患者关怀: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鼓励护理人员提供优质、贴心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0
护理文书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工作中产生的记录、报告、评估和计划等书面资料的管理。这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病人入院记录:详细记录病人入院时的身体状况、病史等信息。
2.护理评估:对病人健康状况的定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3.护理计划: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方案。
4.执行记录:护理操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如药物给药、伤口处理等。
5.出院小结:病人出院时的整体护理评估和后续建议。
内容概述:
1.文书格式:明确各类护理文书的统一格式,确保信息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2.文书质量:强调准确、完整、及时地记录护理过程,减少错误和遗漏。
3.保密性:保护病人隐私,规定文书的查阅权限和存档方式。
4.法规遵循:确保所有文书符合医疗法规和行业标准。
5.培训与监督: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文书管理的培训,强化合规意识,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1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与灵魂,我们要从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三个方面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基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1、制度建设:建立健全
(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
(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
(3)医疗流程;
(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一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产物科、后勤科、供应室、等科室、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24、方便快捷舒适服务,让病人满意服务。挂号交费合一缩短时间,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管理: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1)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3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2)抓好查对工作。
(3)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4)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5)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6)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7)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客观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8)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并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12)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4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13)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三、终未医疗质量管理:
1、单病种管理:
(1)确定单病种:能反映医院、科室医疗工作重心,选常见多发病疾
病顺位排列前5种疾病作为单病种,如包皮包茎、精索静脉曲张。
(2)规范诊疗方案。
(3)制定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平均医疗费用。
(4)分析与评价:是否为纳入标准,是否符合诊疗规范,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是否达到目标,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每季度1次,并督促整改。
2、质量指标管理:医疗质量总指标年初分解下达各科室,年终总结时,医院质量指标院、科分别统计,实行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主要是月报进行管理,定期分析评价,特别是指标中“三日确诊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传染病报告率”等重点考核内容。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2
一、凡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因素而发生的护理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其他部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二、护理部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耐心做好安抚工作并做好记录。
三、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登记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整改措施等。
四、护理部接到投诉后,及时反馈给护士长,督促有关科室认真核对事情经过,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序,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1、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
2、当事人认真做书面检查,在科内备案。
3、向患者及家属赔礼道歉,取得谅解。
4、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六、因护士违反操作规程给患者造成损失或痛苦,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处理。
七、护理部定期总结分析护理投诉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将有无投诉作为评选优秀科室的重要依据。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3
护理岗位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护理工作的高效、安全和专业性。它涵盖了人员配置、职责划分、工作流程、培训教育、质量控制、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人员配置: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编制,如护士长、主管护士、普通护士等的职责和数量,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2.职责划分:详细规定各岗位护士的`工作内容,包括病人护理、医嘱执行、健康宣教、病房管理等。
3.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服务的一致性和质量。
4.培训教育:设立定期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更新计划,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5.质量控制:设定护理质量标准,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改进。
6.考核评估:建立公正、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护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7.职业发展:规划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晋升机会和继续教育支持。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4
护理部工作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护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专业素养。该制度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护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
3.员工培训和发展
4.质量监控与评估
5.患者沟通与满意度管理
6.应急处理和危机管理
内容概述:
1.职责和权限: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包括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等,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所拥有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2.护理流程:设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如患者入院、治疗、出院等各个阶段的护理步骤。
3.培训与发展: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路径。
4.质量监控:设立质量控制指标,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5.患者沟通:规定有效的患者沟通机制,提高患者满意度。
6.应急处理: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确保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5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邱学华
成员:史艺萍、贠玲侠、李晓娟、董向红、张英、王艳丽
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责任人。
2、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全面负责,应进行实时监控、指导,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4、制定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并监督落实;
5、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订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职责。
6、在医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工作。 7、本科室拟开展新技术的审议、申报与日常管理;
8、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协调处理医患关系;
9、科室医师资格准入、临床岗位准入考核及在本科室轮转培训的青年医师的业务培训及考核;
10、研究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实施办法,做好、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管理工作;
11、按照相关规定,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按时报送院内主管部门。
12、定期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查、研究,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查找医疗、护理、管理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理,并做好有关记录。
【妇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邱学华
组员:史艺萍、贠玲侠、李晓娟、董向红、张英、王艳丽专职质控员:史艺萍
具体职责分工:
史艺萍:负责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患者安全目标、知情告知
贠玲侠:负责患者病情评估、危急重症病人的处理李晓娟:负责医疗风险的防范与与医疗安全
董向红:负责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基药使用
张英:负责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
王艳丽:负责护理质量与安全
三、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评判和分析。相关科室质控员负责本科室计量仪器的使用期管理,并保存其检验证复印件以备查。
2、临床科室质控重点内容是:科室各种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协助主任、护士长督促和落实医院质量控制方案,督促做好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操作及各种医疗方案的实施,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科室质量管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3、医技科室质控员应注意各种操作的规范性,报告单填写规范,各种仪器的标准校正、维护是否及时,性能是否正常。各科质控员对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建立规范记录,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分析,每季有一次小结,半年和年终有一次总结。
4、质控员每季度向科室公布一次科室质量检查情况,向全科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整改建议。监督检查医院关于提高医疗质量的整改意见及科室质控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5、向院质量管理部门汇报科室质量管理运行情况及质控工作改进建议。
四、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1、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本专业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本科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情况每月进行考核。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定期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检查时严肃认真,按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逐条逐项评价。
2、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交叉质量检查,负责对全院各科室各专业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出现问题对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议,在下一期检查中督察整改是否落实。若科室对整改意见提出异议,则由医务科协调解决。
3、每月科主任查房对全科各专业医疗质量进行不定期监控。
4、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出现有争议医疗问题进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惩罚意见交科主任安排解决。
五、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1、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科室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本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对科室医、护监督考核,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小组、药事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输血管理小组、医疗事故预防及管理小组,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工作。
2、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植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执业范围。
(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质量关。
(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
3、健全感染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4、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医疗业务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6、建立缺陷管理制度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是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医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各医技科室应严格标准,规范操作,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六、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各级各类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核心制度的落实和贯彻执行,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2、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3、医疗文书应符合规范要求:加强“三基”训练,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生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及时修改和签名。
4、上级医师查房应有分析指导意见,能体现指导水平。上级医师应在查房病程记录后签字确认。
5、一、二线医师值班运行体制可靠,抢救治疗记录完整及时,谈话记录及时,内容完整,必要时谈话记录应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危重病抢救成功率≥80%,医疗事故为零。
6、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抢救工作流程图,全科成员应熟悉掌握预案并按其执行。
7、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定期检查清理及增补,确保随时使用。
8、严格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治疗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记录中应有治疗用药观察内容,分析意见。
9、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记录及签字齐全,有创检查及治疗有知情同意书,有患方意见及签字,要求操作规范,记录详实。
10、严格按医保和新农合医疗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告知患者并签字同意。
11、科主任台帐健全,记录内容完整,科内质控有方案,有工作记录,有整改意见,有评估小结。
七、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每周、每月质控。
2、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活动应每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并总结,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医嘱、申请单、护理文件等),对核心医疗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八、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项目
1、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精选]06-30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06-30
最新护理质量管理制度03-19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06-28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精)06-28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优]06-28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5篇(精选)06-30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优秀)06-28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合集15篇)06-30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常用15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