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护理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护理论文1
产科病区医院非常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收治正常分娩和因各种病理因素分娩的孕产妇,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着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人们对产科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患方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不断增强,产科病区的护理风险也越来越高[1]。因此,产科护理人员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产科病区实施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产科护理风险,是产科护理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20xx年以来,我们在产科病区实施了以优质护理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家县市级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产科一病区设置床位45张,实际开放60张;开放产床10张,每年收治孕产妇住院人次约为4530例。目前共有护理人员15名,年龄22~52岁,平均年龄(32.7±4.9)岁;护龄2~28年,平均护龄(11.6±3.7)年;妇产科护龄1~19年,平均护龄(7.1±3.2)年;文化程度:本科4名,大专8名,中专学历3名;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3名。
1.2护理方法
建立产科护理管理组,由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管理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成员为3名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的、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负责管理组的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
1.2.1完善制度。管理小组对产科病区护理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医院管理年的具体要求,制定符合本院产科病区护理实际情况的护理管理方案,主要是产科护理的安全防范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规程、人员岗位职责制度、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定期检查整改制度和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等。医院给予人力和物力方面的支持,尽量满足人员岗位充足;各职能科室和后勤部门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为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帮助。
1.2.2人员培训。按照护理部的统一部署,组织病区全体护理人员参加各项培训,特别是三基培训、产科护理常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抢救应急处理流程的学习,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丰富专业知识、较强的岗位职责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注重护理安全教育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观念,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2]。改变护理人员以往被动服务的陈旧观念,转变思想认识,加强主及性优质护理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产科的优质服务品牌,提高患者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3分级管理。护士长负责整个病区的优质护理的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产科护理人员的职称、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以及病区床位的配置情况,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分成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共分成3个责任小组,每个层次护士承担相应的职责。由管理组成员任组长,领导数名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对护士长负责;护士长根据各小组的护理综合考评得分,对各小组长进行绩效考核。各责任组长负责本小组孕产妇的治疗、病情观察、生活指导、康复护理和健康宣教护理工作等融为一体,落实整体护理制度,为所负责的孕产妇提供全程、安全、人性化、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1.2.4落实措施。各责任小组实行责任包干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各班次护理人员各负其职,互不干扰和重叠,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紧急抢救和应急处理的时候,根据预先制定的抢救流程,服务从统一调度,互相协作和支持。责任护士对本组的患者全面负责,完成患者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特殊用药和治疗,以及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和产褥期保健等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助理护士负责接待和评估新入院孕产妇,介绍病区的环境、规章制度、床位医生,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和生活指导,负责本组患者的巡视和健康宣教工作,患者出院时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做好出院的指导工作,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温馨的、延伸性护理服务。
1.2.5督促整改。责任组长每天督检查本组各班次的工作情况,对发现的护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每天召集本组的护理人员对本组的各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做得较好的护士和服务进行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虚心听取和采纳护士的良好建议和意见,提高本组的护理质量。若发现较大的护理问题和隐患,应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确保产科的'护理安全。护士长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工作进行督查,进行护理三基考核,查找日常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用产科病区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病区的护理质量水平,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作出适当的修订。将检查评比的结果跟绩效工资和晋升晋级挂钩,奖优惩劣。
1.3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将产科病区20xx年度开展护理管理前和20xx年度开展护理管理活动后的各项护理指标进行比较,在三基考核评分、护理安全隐患率、差错事故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稍有不慎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是医院整体质量管理的重点[3]。为了配合医院管理年的要求,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从20xx年度开始,我院产科病区开展了以优质护理为主要内容和目标的护理管理活动。我们建立健全产科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考核方案和奖惩措施,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加强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和操作技术水平,强化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产科护理整体素质;改变护理人员传统陈旧的服务理念,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和目标,加强主动性服务意识;实行分级管理和责任包干制,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产科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护理人员对产科急危重症和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对产科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评比,查找和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将产科风险降到最低,减少和避免产科差错事故的发生。开展微笑和贴心服务,着重对自然分娩、产科异常、围产期保健和乳母喂养等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对出院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和延伸性服务,重视产褥期保健和产后康复锻炼等宣教,不断改善护患关系,使产科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贺云.护理管理对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服务的评价.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xx,2(24):5077,5080.
[2]韩新,徐志芳,魏卫红.产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全科护理,20xx,9(8上):20xx-2032.
[3]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xx,12(11):825-826.
护理论文2
1资料
对于工作时间较短、资历较浅、经验尚不够丰富的护理人员,我们要鼓励其向工作时间长、资历较高、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虚心学习。加强对其进行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经常举办护理知识讲座。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和经验探讨,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对护理人员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排班等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而又富有弹性,以此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方便,努力为其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其工作的态度。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科室管理者应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倾听护理人员的心声和感想,对其遇到的困惑及困难应及时予以开导和解决,以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建立对护理人员的激励机制。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应予以相应的奖励。每月向先进工作人员颁发奖金、奖品及荣誉证书,以激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让护理人员尽可能多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坚持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以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从而有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50例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4.0%),在50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占患者总数的18.0%),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普外科患者的情绪大多较为急躁,因此,一直以来,普外科都是医院内最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的科室之一。医疗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延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而降低医院的服务质量,并对医院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和破坏。因此,如何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柔性管理的宗旨是不对患者采取强制措施进行护理,而是针对患者的心理规律及行为规律进行探索,并以此对其进行有说服力的护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将群体、组织及机构的思想转化为个人思想和自觉行动。为了探讨分析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柔性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20xx年6月~20xx年6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有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及外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疼痛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护理论文3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中西医结合疗法;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xx年6月—20xx年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3]。本组患儿中,男46例,女34例,患者年龄为1~10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5±3.5)岁。患儿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鸣音等。随机分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西医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发作期小于6岁患者,给予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发作期大于6岁患者,给予莎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中医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患者祛风平喘汤剂治疗,方剂组成如下:柴胡、黄芩、地龙、辛夷、防风、百部、白术等,用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药6个疗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如下。1.2.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对患儿家长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程、预防与治疗措施等;针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方案与临床用药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同时,积极指导患儿家属,使其掌握支气管哮喘应急处理的各种方法。1.2.2情志护理充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护理理念安慰患儿、鼓励患儿,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治疗。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为患儿进行情志护理,调节患儿的心理状态,使其摆脱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消除急躁和自卑等不良情绪,最大限度减少患儿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次数,确保临床疗效。1.2.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使其通过健康、营养的饮食早日康复。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多饮水,通过饮食的.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从而更好的战胜疾病。1.2.4体位护理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体位护理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减少胸部呼吸肌阻力,确保患儿呼吸道畅通,取坐位或半坐位为宜。为了降低小儿患者长时间坐位或半坐位的疲劳感,可在床上放一个小矮桌,并垫上软枕,患儿在疲劳时可伏在枕上休息或睡眠。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检测其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1.2.5雾化吸入与吸氧护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需接受雾化吸入和吸氧治疗,因此,在此治疗环节中,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必要的雾化吸入与吸氧护理,叮嘱患儿家长必要的注意事项:避免因患儿抓脱鼻导管或面罩导致鼻导管或面罩脱落的现象;取坐位或半卧位,雾化吸入之前应先调节好氧流量;雾化吸入后,护理人员应在患儿背部由上至下反复轻拍,从而使肺泡或呼吸道分泌物顺利排出。1.2.6其他应根据患儿的症候评分和症状类型进行特色的中医护理,例如,语音低弱、气短懒言、易外感,哮喘发作前喷嚏频繁、舌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状患者,应采用补肺固表、益气定喘的措施、护理对策。食欲不振、腹胀脘闷、大便不实、舌苔白腻、脉若细缓的患者,应采用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治疗措施,并辅之以特色的中医护理,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结合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为(1.6±1.1)次,急诊次数为(0.3±0.2)次,住院天数为(2.1±0.7)天,对照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为(2.2±1.3)次,急诊次数为(0.6±0.4)次,住院天数为(3.8±1.6)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2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19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中,非常满意15例,满意16例,不满意9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现代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是指由吸入的过敏原或遇到冷空气等刺激性因素导致的患儿气道慢性炎症性病变。支气管哮喘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难以治愈,对患儿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咳嗽、喘鸣、气促、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疾病。现代临床中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为解除患者气管平滑肌痉挛、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次数、减轻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尽可能避免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中具有单纯西医治疗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不仅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极为安全、有效。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断提高,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与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4]。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如下:小儿支气管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并未正确认识到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未能够正确使用药物与吸入工具;未能够坚持治疗、擅自停药等。随着对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医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保存生命,应该重点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人们医学观念的转变,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不断完善,从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逐渐转变为以药物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等为辅的综合治疗[5]。护理干预就是在此种背景下产生并广泛应用的,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是指由专业护理人员组织实施的对患者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综合护理方法,它的有效实施不仅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且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降低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护理论文4
1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现状
1.1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许多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许多医院普遍存在使用大量聘用护士,一部分护理人员的思想和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因而工作积极性较低;部分工作人员自身吃苦能力较差,服务意识不高,服务理念得不到转变,且缺乏工作责任心;医院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合理,或者是有关的岗位责任制、资金奖励制等不到位,导致护理工作人员缺乏积极钻研业务技术的愿望等,这些都是导致医院管理工作效率较低的重要因素。
1.2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导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许多资历较高的老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相关护理专业知识比较老化,业务技能也相对落后,且由于外出学习的机会很少,服务意识也相对落后。而一些年资较低,缺乏相关经验的新护理人员,则对基础护理缺乏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并且对护理文件等的书写也不是很规范;少数护理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专业素养较差,易导致护理误诊;另外,医院自身的`护理工作计划的实施也与其预期计划不符,致使其整体护理的质量降低。
1.3基础护理设备陈旧
许多县级医院由于自身发展不足,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有限,导致其资金投入较少,基础设施无法完善,基础力量较为薄弱。这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院自身的发展,进而使其无法真正适应现代化护理质量管理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护理管理总体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4护理管理水平较低
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较低,是当前国内许多县级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原因有许多,除上述资金设备不足等硬件设施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相关的护理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具体性,以及护理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所致。
2提高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医院必须要:
(1)积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文化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整体素质;
(2)积极创造有利的条件,鼓励护理人员通过自学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学历及业务技能;
(3)积极落实相关的职称晋升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
(4)发挥好现有的高年资,且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那些主管护师及主任护师的传递作用,让其对现有的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实现新老护理人员的合理搭配和接替。
2.2增加适当的经费投入
当前造成很大一部分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较低的一个原因,即医院自身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的投入有限,导致其基础设施不完善,基础力量薄弱,发展后劲儿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医院相关领导以及管理人员等,应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护理设备,使其护理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当前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要求。
2.3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制度是相关政策能够有效落实的保证。医院应积极建立、健全相关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严格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每一处,尤其要重视对护理核心制度的实施。同时,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各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坚持做到岗岗有人,人人有责,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质量管理系统。此外,管理人员还应积极落实各项奖励法,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安全教育,最大程度杜绝护理失误等情况的出现。
2.4提升护理管理水平
首先,医院要尽量杜绝哪些没有护士职业资格的护理人员从事这份工作,并争取按规定增加适当比例的临床护理人员,既保持护理工作能有条不紊,又能使各科的护士长们能集中精力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及管理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严格规范各项临床护理操作,尤其是对护理文件的书写,应达到真实、及时、准确、客观和完整等要求。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病历书写以及信息收集与分析等能力,规范各项护理记录。此外,护理管理人员还应随时保持行政查房工作,并坚持每月展开单项检查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整改,提高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3结语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的好坏,对医院信誉、形象以及总体护理服务水平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近年来,国内许多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人员,应积极加强对县级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的分析,并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提高其自身的护理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良好发展。
护理论文5
由于孕妇对于孕产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对匮乏,部分孕妇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行为和思维,在分娩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增加剖宫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和产程的延长,严重危害孕妇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1]。妇产科门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孕妇对于产程的了解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剖宫产的发生,降低不良情绪对于新生儿以及孕妇的负面影响[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门诊孕妇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为自愿参与本组研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各74例。其中,健康教育组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5.45±1.31)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8.35±1.07)周;常规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5.67±1.44)岁;孕周6~12周,平均孕周(8.43±1.15)周。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及孕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组行孕期健康教育指导。①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孕妇的饮食护理干预,确保孕妇充足的营养摄入量,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②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定期开展有关分娩常识的讲座,发放宣传指导手册,对于情况较为特殊的孕妇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向孕妇提供相关保健常识和预防知识,详细讲解有关新生儿护理以及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告知孕妇有关自然器分娩的优势;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邀请孕妇家属共同接受健康教育指导,指导孕妇学习健身操和孕妇瑜伽等活动,指导孕妇家属在孕妇运动的过程中,提供正确的保护和帮助,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给予按摩护理,通过适当的锻炼和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孕妇自然分娩的痛苦感受;④监测新生儿体征。门诊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叮嘱孕妇观察胎动情况,进而判断胎儿的实际情况,告知孕妇计算胎动的方法。若12h胎动次数<20次,胎儿可能出现异常,若胎动次数<10次,则可判断为宫内缺氧,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护理人员对检查异常的事项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相关常识认知率、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自然分娩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相关常识认知率
健康教育组的常识认知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54例(72.97%)(x2=17.29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
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
健康教育组的自然分娩几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33例(44.59%)(x2=30.92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期通过提供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认知行为,缓解孕妇的负面心理情绪,通过向孕妇讲解有关分娩过程的相关常识,使得孕妇能够纠正有关自然分娩的错误认知,进而主动选择自然分娩方式,并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腹压力量更好的配合分娩过程[3]。产前做好有关分娩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加强孕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深刻了解和认知,进而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准备。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能够加深母婴之间的情感传递,利于孕妇的产后恢复,降低母婴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4]。大量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健康教育组的常识认知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常规组54例(72.97%),健康教育组的平均分娩时间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健康教育组的自然分娩几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33例(4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孕妇的相关常识认知率,同时,还能够确保母婴的身心健康。总而言之,通过行健康教育指导,不仅提高妇产科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常识认知率,同时,还能够改善孕妇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极大程度缩短了孕妇的分娩时间。
作者:陈建萍 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柏树乡卫生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刘君.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xx,29(30):184-184.
[2]张崇芬.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xx,28(8):237-237.
[3]火补莫木作.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xx,28(4):74-74.
[4]李媛媛.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xx,6(2):116-117.
护理论文6
【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恢复健康过程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神经内科护理疗法, 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3%,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3.3%,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恢复过程中, 神经内科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心理抵抗力, 通过运动疗法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 对提高患者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脑血栓;康复运动;作用分析
脑血栓的发病率较高, 是常见的老年疾病。脑血栓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的, 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严重的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鉴于脑血栓病种接诊率较高、治疗周期长的特点, 本院于20xx年1月引进了神经内科护理治疗方法,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了神经内科护理程序的救治, 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xx年1月~20xx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根据两组患者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中女 16例, 男 14例;年龄 42~86岁, 平均年龄(62.72±8.03)岁;重型脑血栓患者 10例, 中度12例, 轻型8例。观察组中男14例, 女16例;年龄41~89岁, 平均年龄(64.86±8.24)岁;重型患者9例, 中度14例, 轻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患病程度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按照医生嘱托, 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 进行恢复情况检查, 提示患者注意生活作息习惯, 观察病情发展状况, 及时将恢复情况汇报给医生。
观察组采取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神经内科护理疗法, 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治疗。脑血栓发病突然,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众多不便,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在对其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脑血栓发病机理, 增加与患者的交流, 减缓患者的精神压力, 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②康复训练。由于血管阻塞、破裂导致血块压迫脑神经, 以至于血栓患者产生肢体行动障碍。手术治疗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 比如, 发病4 d后, 要增强关节和肢体活动, 通过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坐立行走练习, 促进他们身体内的血液流通, 提高康复速度。③观察和护理并发症。患者在脑血栓发病期间, 易出现应激性溃疡问题, 医护人员要按时对患者的口腔和导尿管进行检查, 保证患者呼吸道和导尿管的通畅。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脑血栓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分为:痊愈(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思路清晰)、基本痊愈(能够借助辅助物自行走动, 具有语言功能)、未痊愈(无生活自理能力、口齿不清晰、思维不受控制)。有效率=(痊愈+基本痊愈)/总例数×100%。由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和治疗, 判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做好记录。或者,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在患者出院当天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并100%收回,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康复等级比较 通过神经内科护理治疗, 两组脑血栓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痊愈和基本痊愈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而未痊愈的人数少于对照组, 见表1。
2. 2 患者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患者对恢复运动缺陷的护理方法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3. 1 神经内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恢复速度 患者受病痛的折磨, 情绪低落, 配合医务人员治疗的积极性不高, 不利于病情恢复。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强调心理疗法。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注意给患者讲解关于脑血栓病的基本知识, 包括发病原因、康复疗法、康复阶段以及积极的治疗态度对病情恢复的帮助作用等内容, 鼓励患者调整心态, 保持好心情, 建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患者饮食, 减少食物对病情的刺激, 配合家属对患者进行精心地照顾, 及时给予他们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3. 2 神经内科护理降低了引起脑血栓及其诱发疾病的发病概率 引起脑血栓发病的因素很多, 病发种类也相当繁多, 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临床证明, 严重粥样硬化、血栓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可直接诱发脑血栓。糖尿病或急性糖升高易引起脑血管患者改变弥散方向, 降低动脉血管弹性, 同时引起高血糖, 从而产生大量乳酸, 导致酸中毒和脑水肿, 扩大脑梗死范围。脑血栓易引起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等症状, 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学者发现, 神经内科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高血糖等症状, 维持患者良好的康复状态, 遏制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李娟.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健康之路, 20xx(1):88-93.
[2] 阮爱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xx,3(11):78-82.
[3] 王玉红, 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吉林医学, 20xx,32(9):45-55.
[4] 杨俊.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xx,9(6):57-63.
护理论文7
手术室是医院内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对手术室存在的风险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工作人员在手术室安全上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手术间,对于在手术之前,将患者在转运中“边缘时间”的安全方面关注的比较少。“边缘时间”是指将患者由普通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或者是急诊转运到手术室之前的时间[1]。为了更好的推行舒适护理,我院手术室于20xx年09月~20xx年09月开展手术患者调查,并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实施床头抬高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调查分析
将患者运转到手术室,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患者仰卧在推车上,仰卧位对于患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一种姿势[2];不会因为在推车过程中产生振动而导致患者摔下车;同时还有助于工作人员推车;虽然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舒适护理对于患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人们对于平卧位这种运转方式是否真正具有舒适性关注的比较少,本科室对手术患者100例(排除非清醒患者和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家属、推床工人,作了调查分析。见表1。
表1 平卧位舒适度调查表
从这个调查表中我们看出,推车工人对患者处于平卧位舒适度如何并没有太多的关注,而对于患者及家属来说,出发点不一,分别有40%和27%的人对于不同的体位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1.1、从患者角度主要集中在
(1)认知方面:不能接受这种体位,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无用的患者(通常在人的印象中平卧在床需要人推,那就是无法自理,丧失自主行为能力的表现),所以甚至有患者表示希望步行入手术室。
(2)负性情绪方面:有些患者在运转中,心理上的`压力会非常大,恐惧感占据着整个过程;还有一小部分人会担心自己下不了手术台,很想与亲人进行一些交流,但是由于平卧,使患者这种愿望无法实现。这过程中有的患者甚至感叹:“要是有个枕头就好了,省得头老是想抬起来说话”。
(3)基础疾病方面:如平常有颈椎痛、高血压等等,平卧时容易出现胸闷、气急、头晕等现象,部分患者刚躺下,就会很自然的抬起上身,表明自己的不舒服。
1.2、从家属角度来看
希望可以为将要手术的亲人带来一些信心,使亲人在心理上能够更加放松,勇敢面对,但是受到患者转运体位的限制,家属不能有效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必须要俯身,这样感觉既吃力不方便也不自然。
针对患者和家属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又做了60例相关调查,期望通过抬高转运床头部的不同度数,来了解推床工人、患者、家属这三方的感受,验证能否通过抬高推床头部的高度缓解这些问题,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转运床头部抬高角度调查表
2、试行方法
从上表的调查结果分析,随着转运床头的抬高,患者和家属的舒适及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统计意义),而推车工人的满意度随着转运床头的抬高呈逐步下降,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转运床头抬高之后会不稳,增加推车难度,所以我们略微修正一下,以转运床头抬高20°为标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试行,20xx年05月~20xx年09月共试行200例,观察效果。见表3。
表3 转运中不同卧位满意度调查表
3、讨 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咽喉部不适能够减轻,由于该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会放胃管,采用平卧位,会加大胃管的刺激及牵拉,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如果将患者的头抬高20°则符合插胃管时的生理弧度[4],能有效缓解牵拉的刺激,另外由于重力的原因,可避免胃液的反流,从而降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患有心肺功能不全、支气管或是具有哮喘病的患者,平卧会导致呼吸不畅等现象,将头部抬高,有利于缓解[5],患有焦虑或高血压的患者,平卧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现象,将头部抬高可增加舒适度,减缓不适[6]。颈椎病、眩晕症等,平卧时易于发生胸闷气急,头晕不适,头部抬高能够减轻颈部不适,避免头晕胸闷。很多的老年患者都患有一些眼部的疾病,而将头部抬高则可以有效的减小眼内压[7],提升患者的眼部舒适度。舒适护理是一种创新性的护理方式,可以使患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获得最佳的状态,或者是将不适的状态降低最低[8]。试行中有66%的患者对转运过程中头部抬高表示满意,认为该方法有效缓解了恐惧紧张,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例患者,分别在我们试行该法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手术,调查时她明确表示,头部抬高比平躺更为舒适,更为人性化,目前,这种方式还处于试行的阶段,未来是否可以大范围应用于各种病种,或是将其推广到手术之后的患者转运中,还有待于应用在更多的病例中,进行深入研究,做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何春雷,方 瑶,林碎钗,张文侠.不同转运方式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0(3):66-67.
[2] 余 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内安全转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4(26):82-83.
[3] 桂 文,彭华珍,陈青红.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20xx,24(9):79-80.
[4] 郭琼英.两种胃管置入法在脑外伤昏迷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xx,18(10):34-35.
[5] 陈燕茹,樊爱群.食管癌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外科手术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17(2):48-49.
[6] 郝 瑞.体位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xx,24(4):673-674.
[7] 肖思瑜,李 青,刘华英,赵 军,等.体位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xx,5(2):27-28.
[8] 周玉芳.舒适护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32(5):136-137.
护理论文8
【摘要】
目的 对眼科护理当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探讨并总结相应的预防措施。策略 120例参与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总结日常眼科护理工作所存在的护理风险, 并对解决此类风险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结论 对每例眼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在日常护理时需做到细心、严谨工作以及体贴护理, 从而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确保患者能够顺利恢复身体。
【关键词】
眼科护理;护理风险;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节奏亦逐渐加快。而与此同时, 由于交通事故与建筑工程事故的逐渐增加, 眼科急诊患者也逐渐增加。而由于这些患者均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患有眼科疾病, 因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以至于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与医患风险, 从而对患者的救治与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当前眼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总结相应的风险解决措施。
1 资料与策略
1. 1 一般资料 在本院眼科20xx年1~12月期间工作过的医护人员当中选取12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其中男4例, 女116例, 工作人员的年龄23~46岁。
1. 2 策略 通过本院编制的眼科护理工作调查问卷对所选120例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依据调查问卷中的内容将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 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结果
心理因素、睡眠障碍、体位不适、便秘、伤口感染以及生活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是眼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3. 1 心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眼科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自身对当前医院病区住院环境具有一定陌生感, 以至于患者往往会在此期间出现悲观与焦虑等负面心理情绪, 同时由于视力的骤然下降与消失, 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极大限制, 这些因素累积起来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严重阻碍, 对患者的预后以及康复情况具有一定影响。而针对这些情况, 医护人员需依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 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心理调节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找到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 并针对这些心理理由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来消除理由, 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3. 2 生活能力降低风险的解决措施
有些眼科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往往会出现双眼或是单眼被遮盖的情况, 视力也因此出现一定下降或是因此造成失明, 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影响, 针对此种情况, 眼科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巡视, 协助有生活自理困难的患者进行起居、进食等。此外, 医院病房在进行布局时应当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同时保证病床附近的救助呼叫器能够正常使用, 保持地面环境的干净与整洁, 对于走廊、厕所中的扶手需定期检查, 对于损坏的部分需及时予以修理, 确保这些辅助器具能够正常使用。
3. 3 感染风险的预防策略
由于患者手术创面的存在以及术后卫生习惯不良等理由, 致使患者术后身体免疫力下降, 从而在术后极易出现创口感染等症状。对于这些感染风险, 在手术之前, 眼科护理人员需做好卫生宣教, 同时在术后保持患者眼部患处周围的清洁性, 禁止患者用手或是其他物品接触眼部患处, 对于日常用具, 如:洗漱用品、洗脸毛巾等做好消毒清理工作, 每天安排人员做好病房通风工作, 使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同时时刻关注患者眼部患处的变化, 看有无液体渗出或是渗血等情况, 若出现此类症状需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尽量做到早发现感染, 早治疗。
3. 4 睡眠障碍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以及日常生活环境的转变, 从而往往会出现睡眠紊乱症状, 进而引发睡眠障碍。对于此类症状, 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病房环境, 通过交流使患者的身心得到放松, 并通过读书、看电视等策略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睡眠障碍的发生几率。
3. 5 体位不适风险的预防措施
患者往往会因治疗性的手术反应、强迫性卧位、局部感染、眼压升高以及缝头线刺激等因素而出现体位不适的情况, 对于这一类情况, 眼科医护人员需详细了解患者引发不适的理由、程度以及性质等信息, 并针对这些信息采用合适的解决措施解决理由。
3. 6 便秘风险的预防策略
大多数眼科患者会由于精神紧张、长期卧床、食物结构发生转变以及排便习惯发生转变的理由而出现便秘的情况, 对于此类患者, 医护人员需依据引发便秘的理由,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如:多食用水果、蔬菜, 指导患者做一些床上锻炼等, 必要时可给与适量的缓泻剂帮助患者进行排便。
护理论文9
[1]宋琳琳,王东信.肾移植手术麻醉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xx(01)
[2]鲁迪,江金财,徐骁.20xx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xx(04)
[3]刘志洪,卢一平.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效果[J].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20xx(03)
[4]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xx(15)
[5]郑儒君,符琰,段迎,闫锴,李俊英.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xx(22)
[6]郭利利,李漓.外科护士多元化疼痛管理短期课程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xx(12)
[7]傅艳玲.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xx(14)
[8]曾军,罗远国,李洪,眭维国,张旭,王东,胡春林,马艳.不同镇痛方式对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xx(32)
[9]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王思.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xx(30)
[10]韦凤琴,韦凤美,白凤霞.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护理语言[J].中国护理管理.20xx(10)
[11]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xx(29)
[12]解丹,郑瑾,苏兰若.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xx(04)
[13]黄亚青,张红.对二级医院外科护士自控镇痛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xx(10)
[14]范澍田.熵原理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J].标准科学.20xx(07)
[15]汪晖,徐蓉,黄海珊.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xx(11)
[16]王羽丰,赵金奇,张灿珍,聂俊,杨梅,陈云兰.云南省3331位医师对癌痛控制认识和处理的调查[J].肿瘤学杂志.20xx(04)
[17]易智慧.疼痛知识培训对改善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xx(36)
[18]张契敏.肾移植术后病人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xx(05)
[19]郭向丽,周玲君,赵继军.术后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xx(12)
[20]陈素娟,冯金娥.本科实习护生疼痛管理知识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20xx(12)
[21]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王坚.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xx(01)
[22]肖春秀,姜小鹰,阎成美.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舒适状况研究[J].护理学报.20xx(07)
[23]连祥基,杨贺飞.不同镇痛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xx(16)
[24]朱丽霞,高凤莉,梁晓坤,王秋俐,罗虹辉,邓海波.胸外科术后72小时内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xx(03)
[25]桑翠,柏艳.护士疼痛知识学习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xx(01)
[26]许燕玲,陈桂珠,黄新艳,曹建文.专项培训提高护士疼痛护理水平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12)
[27]谢世标,谢雄政,欧朝胜.负熵及其应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4)
[28]朱丽霞,高凤莉,罗虹辉,邓海波,王秋俐.舒适状况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13)
[29]冯薇.流程再造: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科学方法--中美医院流程再造专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医院.20xx(08)
[30]申颖,韩如泉,王保国,彭昆,王德祥,李艳.术前口服曲马多在神经外科手术超前镇痛的应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xx(03)
[31]孙正怡,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xx(05)
[32]平卫伟.Delphi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xx(03)
[33]徐迎阳,尚红.肾移植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血浆内皮素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xx(01)
[34]王明英.肾移植术后疼痛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xx(10)
[35]黄晓蕾,马双莲,张金芳,张继平,陆宇涵.27省市护士对癌痛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xx(01)
[36]叶桂荣,宣蓓.肾移植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
护理论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哮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0例女性患者,40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处于60岁至90岁之间,且其平均年龄为(74.8士3.2)岁。在这些患者中,有12例患者因劳累所致,有8例患者因精神因素所致,有3例患者的致病原因为过敏,还剩2例原因不明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病程处于5至30年之间。
1.2护理方法
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当既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又对其采用机械通气护理与心理护理的方法,将患者诊治后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记录下来。
2结果
在此研究中观察的6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放弃治疗,剩余的58例患者治疗后均为满意,因此其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8.2%。
3讨论
在所有的哮喘病患者之中,最为特殊的就是老年哮喘病患者,且其发病原因多为呼吸道感染。由于患者的呼吸道内分泌过多的分泌物,且不能及时将痰液排出体外,也使得气道阻力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老年患者的发病状况会随着外界气温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说,就应当及时对患者利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3.1基础护理
患者的体位能够直接影响其哮喘病的发生。当患者为仰卧姿势的时候,会因气流受阻而导致哮喘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应当按照患者出现哮喘时的'程度,使患者按照半坐位或者坐位进行调整,这样可以降低患者膈肌,使其体内的消耗量有所降低,从而使其肺活量有所增加,致使其能够调节均匀的呼吸。此外,医护人员应当及时观察患者的病症,严格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程度、生命体征,当患者呼吸困难或者胸闷时,应当尽快的稳定患者的情绪,再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利用干预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应当选择氧气浓度为25%至40%时,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吸氧程度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条件氧气的流量,进而保证患者能够安全输氧。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对室内进行通风处理,保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花粉、粉尘等可能的过敏物质与患者接触。同时,依据所有患者的实际情况,应当指引患者在室外进行锻炼、减少烟酒的吸食量,并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较少冷空气的刺激,能够减低老年患者哮喘病的发病概率。
3.2观察药物不良的反应
当老年患者哮喘病发时,为了减轻患者的病情,应当及时利用肾上腺皮制激素药物对其进行诊治。同时,患者可能会因为使用大量的药物而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在对患者治疗时,应当利用超声雾化吸人的方法,进而达到缓解患者哮喘症状,消炎祛痰、湿化气道等目的。为防止患者出现肠胃道的吸入或者出现局部反应,应当在患者进行吸入雾化治疗之后,立刻使其漱口。对于患有骨质疏松、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应当仔细对其进行观察。为了较少患者对于药物的刺激,最好使其在饭后服用口服药。
3.3心理护理干预
当患者的哮喘病发作时,可能会出现烦躁、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根据老年哮喘病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医疗护理工作。主要的护理工作包括:及时与患者交流,使患者的紧张感退却,消除患者的情绪,使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有所加强。除此之外,还要为患者增添家属进行陪护,进而使得患者的紧张情绪有所消除,使其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3.4机械通气护理
当处于高龄的患者,出现神智不明、病情反复等病症时,应当采取机械通气的办法诊治患者。而面对第一次进行治疗的患者来说,为了使患者能够尽快适应治疗环境,应当将该设备的压力调节到适宜的状态。除此之外,还应当将治疗的成功案例讲述于患者,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既要对其进行基础的护理,又要对其采用心理护理,使其能够消除紧张、消极的情绪,积极乐观的面对治疗。同时,利用呼吸机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既能使得临床的治愈率有所提高,还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论文11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xx年3月~20xx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入院后让其自行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xx年3月~20xx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为(39.14±1.94)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为(5.81±0.81)个月。对照组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为(39.68±2.02)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为(5.63±1.11)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做好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来为患者制定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且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盐类物质的摄入[1]。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科学合理用药,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术前3天,让患者采用臭氧来清洗阴道,对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导泻工作,让患者将肠内的粪便。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中需要准确将医生需要的医疗器械,并且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告知医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合理并且科学让患者用胰岛素,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每天需要叮嘱患者擦洗会阴部,保持清洁,防止出现感染[2]。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尿管的留置护理,必须保证留置尿管的卫生和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手术结束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鼓励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避免出现并发症[3]。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对患者的血糖并未进行有效的控制,患者在妇科手术中极易出现酸中毒以及昏迷等情况。我院发现采用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加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xx,(16):140-141.
[2]杨秀.合并糖尿病妇科肿瘤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xx,(21):102.
[3]贾艳焕,李育玲.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xx,28(10):3535-3536.
护理论文12
摘 要: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
关键词:医学护理论文发表,发表医学护理学论文,褥疮护理论文投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儿保科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50例(正常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4±2.6)岁;选取同期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观察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2~12岁,平均(6.3±2.5)岁,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两组儿童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入院当日检测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次日抽取静脉血送免疫室待测。
1.2方法
1.2.1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指定检验科专人操作,采用EDTA-K2真空负压抗凝管静脉采血,轻摇混匀,然后选用Sysmex2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1.2.2血IgE检测:由护士抽取患儿晨空腹静脉血5ml,置于不抗凝无菌试管中送检验科,待血凝后由指定免疫室专人离心获得2000r/min,离心5分钟收集血清,置-40℃冰箱中冻存待检。应用美国Everong公司生产的酶法试剂盒,Clinibio全自动酶标仪,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E水平,按试剂盒要求操作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性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正常对照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23±0.16)×109,观察组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41±0.25)×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IgE(105.13±25.63)KU/L;、观察组血清IgE(232.53±35.21)K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呼吸道上皮的吸附作用、病原体直接侵入及免疫学紊乱等学说,根据观察发现[4],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直接损伤气道上皮,增加气道高反应性,促进淋巴细胞、巨嗜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的慢性炎症,同时肺炎支原体还参与神经介质及其相关受体和酶的改变,引起气道狭窄和炎症。有研究认为[5],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由IgE介导I型变态反应发生,并由此导致气道高反应性,进一步说明了肺炎支原体既是感染源又是过敏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说明与机体的高敏状态和超敏反应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存在机体高敏反应,并且致使机体出现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护理论文13
论文导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所以及时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是内科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所以及时的诊治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2年来我科通过对1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5—76岁,均有严重的`胸闷、持续性心前区疼痛30min,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所有病例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入院后立即给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吸氧、镇痛、溶栓等处理后,8例在治疗数小时后心前区疼痛减轻或缓解,二周后心前区疼痛完全消失。2例3天后心前区疼痛减轻,3周后胸闷消失,心前区疼痛缓解。
2、护理
2.1 心电监护。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送入监护室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观察床旁运态下心率及心律的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记录和储存心电图的各种参数,发现异常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及时向医生汇报。
2.2 密切观察生命征及胸痛的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并记录一次,如发现心前区疼痛加重且持续时间长,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输液时用药剂量准确无误,速度应慢,注意观察液体出入量,必要时建立两个通道,以便能及时准确用药。
2.3 卧床休息。第一周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应有家属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第二周可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第三周协助病人离床站立,第四周方可在室内做轻微活动,重者卧床时间延长。
2.4 吸氧。早期给高流量吸氧,3天后根据病情给间断低流量吸氧,吸氧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并保持氧管通畅。
2.5 溶栓治疗的预防与护理
2.5.1 出血。由于溶栓药物对循环血液纤溶系统有全面激活的作用,产生全身性抗凝疗效,所以应观察应用药物患者的出血情况,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紫斑、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变化,有无呕吐、有无消化道出血等,并观察病人的尿和分泌物的变化。
2.5.2 低血压。低血压可由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排出量减少所致,或频繁的呕吐,加之大量的出汗,使血容量不足而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在溶栓治疗进行的30min内每10min测血压一次,溶栓后3h内每30min测血压一次,以后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血压平稳后,根据病情延长测量时间。[1]
2.6 饮食护理。给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有营养的食物。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
2.7 保持二便通畅。禁止用力大小便,病情严重者应在床上排便,训练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防止便秘,鼓励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蜂蜜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模板论文格式范文,必要时用缓泻剂,排便过程中加强心率及心律的监测。
2.8 心理护理。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病人可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恐惧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或恶化,同时对监护病房的陌生感,加上频繁的治疗及护理,造成紧急的快节奏气氛亦可加重病人的心理上负担。故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应与病人多交谈,发现问题尽最大可能帮助病人解决,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重树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护患关系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并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治疗和护理打好基础,医护人员保持镇静而有序的抢救措施并做好家属工作保持安静心态,从而使患者急躁、紧张、恐惧情绪得到调整。
2.9 健康指导。做好卫生宣教,帮助病人戒烟酒。嘱其注意休息,勿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心理舒畅。按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复诊,控制糖尿病、高血压、不良情绪等危险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韩爱荣,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护理研究.20xx.4(4B)978
护理论文14
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科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本院接收的90例血液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对照组使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健康态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病情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对健康的态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在护理的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加强健康教育,对于提升患者对病情的认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对健康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液科;护理;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0引言
血液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该科的病人所患疾病通常较为严重,导致其生存质量显著下降。通过大量的临床工作实践,发现该科的许多病人缺乏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大都抱着消极的态度去接受治疗,而且存在很多不遵医嘱的情况,这些都对病情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1]。因此,对血液科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本研究将健康教育应用在血液科病人的护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xx年5月至20xx年5月本院接收的90例血液科白血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18例、27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为(39.12±3.08)岁;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0例、25例,年龄16-59岁,平均年龄为(39.38±3.1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全部患者都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2],将不符合治疗指征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排除在外。本次研究征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病人全部为自愿参与。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常规地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治疗的方法、过程以及一些并发症的预防等。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专项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1)组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小组,成员由护士长、专科护理人员、心理治疗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组成。护士长负责统筹与协调有关的护理工作,专科护理人员和心理治疗师负责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因白血病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经常有营养不良的情况出现,所以需要营养师来对其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以补充其体内的营养[3]。(2)健康教育的实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医嘱了解其护理需求。以此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了解病人的病情特点,据此制订科学合理的诊疗措施。对于病情处在不同阶段的患者,需要注意健康教育的个别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的内容,以促进护理服务的科学、合理、全面。(3)以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采取问答式的方式,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之前,要考察患者对白血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比如治疗的方法、过程、会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等,如果患者很难回答或根本回答不出,就需要对其进行有较强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同时,采取随机健康教育的方式,因患者在生理、心理状态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全面地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看到患者之间的差异性,采用随机的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工作全面而又有特色[4]。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健康态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病情知晓情况主要包括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疾病的预后等是否知晓以及知晓的程度如何[5]。遵医行为主要包括是否遵医嘱用药、治疗,是否遵医嘱进行疾病的复查等[6]。健康态度主要是指病人对自身疾病所持的态度以及对病情恢复所持的态度,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护理的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用t值进行检验,用率表示计数数据,用χ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存在的标准。
2结果
在病情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对健康的态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在护理的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专项健康教育倡导要兼顾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等诸多优势。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7]。因此,在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对护理的内容进行扩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血液科患者多样化的需求。本次研究对本院90例血液科白血病病人实施专项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在病情知晓情况、遵医行为、对健康的态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在护理的满意度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说明对血液科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李曼帝[8]通过临床研究也证实,健康教育对于缓解血液科白血病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临床实施专项健康教育有良好的效果和很大的可行性。总之,健康教育本着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突出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能够显著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闫争艳.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健康前沿,20xx,26(3):1,4.
[2]周元,顾则娟,蒋秀美,等.急性白血病患者标准护理方案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xx,13(03):261-266.
[3]潘云霞,陈桂霜.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xx(20):154-157.
[4]黄金华,杨国琴.健康宣教标准路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xx,20(16):75-77.
[5]曹艳清.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健康教育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xx(6):236-237.
[6]朱金梅.健康宣教对白血病患者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研究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33):53,48.
[7]杜琳,项丽娟.优质护理理念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安徽医药,20xx,23(04):786-788.
[8]李曼帝,倪敏,胡丽丽,等.赋能式健康教育对白血病患者照顾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xx,24(09):72-77.
护理论文15
自然分娩作为女性重要的生理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受到诸如产妇产道、产力、胎儿、杜会因素、文化背景、主观心理和精神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尤其近年来,护理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此种模式可满足产妇心理、生理、精神上的需求,对降低分娩不适和剖宫产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本次将人性化护理进一步运用于自然分娩中,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随机抽取产科分娩者共计72例,所有孕妇为自然临产、单胎头位且具备阴道试产条件、骨盆外测量正常;72例自然分娩者23~32岁、平均(27.00±2.00)岁,初产妇68例、经产妇4例,孕周38~41周、平均(39.50±1.00)周,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2例、大专及以上60例;在患者自愿情况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72例分娩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⑴精神疾患、语言功能异常;(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⑶分娩前并发症、妊娠合并症以及羊水异常、胳带绕颈、头盆不称;(4)巨大儿、胎位不正;(5)依从性差等原因退出本次研究。
1.2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法,即(1)营造温馨良好的病房环境,如在病房和走廊建立母乳喂养、分娩知识宣传栏,粘贴儿童图片,环境以粉色调为主,以营造温馨、舒适、清洁的家庭氛围;同时告知孕产妇科室的技术和人员构成、技术职称等。⑵健康宣讲,护士长、主管护师和责任护士等人员组成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利用宣传手册、板报和多媒体及沙龙等形式,结合语言教育、书面教育和示范教育,由责任护士实施“一对一”教育(包括自然分娩准备、产程及期间注意事项等),主管护师加以指导和巡视,护士长实施教育效果考评。⑶心理护理,产妇对分娩极易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由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沟通交流、体贴关心产妇,树立产妇自信心,并根据产妇心理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疏导,积极引导产妇对自然分娩的正确认识,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自然分娩。⑷产程护理,即由专职助产士和家属给予全程陪伴,其中第一产程时,主动关心产妇心理和生理情况,协助产妇对下腹部和腰骶部进行抚摩,同时以聊天的方式转移产妇注意力且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另外帮助产妇擦拭汗液、更换床单,二便后利用温水对会阴冲洗。第二产程时,继续鼓励产妇且对其进行安抚,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和放松以提升腹压完成分娩,同时加强会阴保护以免出现宫颈撕裂。
第三产程时,根据产妇及家属预期适时告知产妇分娩情况以及新生儿身体状况,例如新生儿皮肤、外貌、身高等(若新生儿异常,应避开产妇加以治疗和处理),此时应保持产妇情绪平稳、注意避免产妇过分激动。产后护理,产后嘱其适量补水和营养支持,积极协助产妇恢复体力,同时严密观察、加强产妇阴道出血、膀胱充盈等情况巡视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采取传统自然待产,助产士进行常规产程观察及相应护理。
1.3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参考医疗质量万里行护理服务检查标准进行综合考评,包括护理人员情况介绍、孕期及分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护理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日常卫生的清洁以及对分娩、饮食、运动、心理的护理指导与健康教育等方面;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多个构成比比较的采用秩和检验,将检验标准设定为a=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给予两组孕产妇相应护理方法后,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对比给予两组自然分娩产妇相应护理方法后,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2.3两组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给予两组产妇相应护理方法后,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自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而剖宫产则是人为干预胎儿的分娩,所以与剖宫产相比,自然分娩具有以下优势,例如自然分娩的胎儿经过子宫收缩和产道的挤压,肺和呼吸道内的羊水及粘液被挤出,所以新生儿羊水、胎粪所引起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此种分娩方式有助于建立正常呼吸且自然分娩产妇机体功能恢复快于剖宫产者。但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改变以及产妇对疼痛耐受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剖宫产发生率日益升高,因此对母婴安全以及分娩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本次对分娩者予以人性化护理,以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等。从表1结果可知,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分娩者,自然分娩率达80.56%,而给予常规护理者,自然分娩率则为52.78%,由此,笔者认为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且作用显着,表2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较常规护理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产妇,护理满意度达100%,高于常规护理。综合上述数据,笔者认为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效果显着,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完善护理措施、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因为人性化护理是更贴近孕产妇日常生活环境以及符合其心理的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孕产妇对环境的不适感、缓解紧张等心理,使其能够以最佳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接受各项医护措施;同时人性化护理不仅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且还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更好的服务于孕产妇,所以对提高护理满意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效果良好,能明显促进产妇顺利分娩、降低了剖宫产发生率,值得推广。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论文【精选】06-30
护理论文06-28
【优选】护理论文06-30
护理学论文06-26
护理论文(合集)06-30
[优秀]护理论文06-30
护理论文精选15篇06-30
护理论文(精选15篇)06-30
护理论文15篇(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