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论文

时间:2024-06-28 12:31:15 美容 我要投稿

  现如今,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护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xx年至20xx年我科共收治100例(140颗牙)拔牙患者,所有患者均发育正常,将有智力障碍及全身慢性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1]。其中91颗牙为乳牙滞留,30颗牙为多生牙,19颗牙为正畸牙。依据心理发展分期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学龄前(4~6岁)组、学龄期(7~9岁)组、学龄期(10~12岁)组三组。4~6岁组中有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7~9岁组中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10~12岁组中有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三组患者各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语言交流牙科治疗的第一步就是和的语言交流。临床应依据的年龄及语言发育特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尽量简单、具体形象等;形体语言形体语言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向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动作、眼神、表情等,比如,如果面带微笑、目光亲切和善、抚摸患者时动作轻柔,那么患者就会接受到一种亲切友善的信息;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相辅相成应该是诱导的主要方式,手术之前应该运用示范的方法将诊疗要求及注意事项耐心交代给患者,比如,督促患者在拔牙过程中始终张开嘴,保持头部稳定,如果感觉疼痛,则及时举手示意等。如果一些诊疗器械会让感到恐惧,则可以先放在患者口外让患者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放到口内,正式操作之前保证患者已基本适应。比如,口镜、探针等通常让患者感到恐惧,这时临床可以先用1.3疗效评定标准行为倾向评定如果患者积极配合,临床能顺利完成诊疗,则评定为合作;如果患者经解释、说明、体验等诱导手段疏导后最终配合完成治疗,则评定为基本合作;如果患者需要被有效控制后才能完成治疗,则评定为不合作[2]。

  1.3临床效果评定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完全没感到疼痛,全程保持安静和自如的表情,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变为合作,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感到轻度疼痛,基本可以保持安静状态,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变为基本合作,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感觉明显疼痛,无法保持安静状态,甚至出现大声呻吟情况,原来的不合作在行为诱导后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变,则评定为无效[3]。

  1.4统计学处理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处理上述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本组患者行为诱导前后情况比较。

  2.2不同年龄段患者中不合作患者的诱导效果比较。

  3讨论

  3.1口腔外科护理概述和成年人拔牙不同,儿童拔牙时临床医护人员除了保证自身的医疗技术稳、准、熟练之外,还需要对不同年龄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促进恐惧心理的极大减轻,从而对手术治疗进行更好的配合。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会对牙科诊疗怀有恐惧心理,甚至发生拒绝行为,而诊疗行为诱导法就是为了完成诊疗目标而将这些不利行为有效消除的方法。多数临床实践证实,行为诱导法在口腔外科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4],近年来已经得到了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

  3.2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的心理特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将自身良好的表达能力培养起来,从而使对临床治疗护理积极主动配合。心理处于相对平静和冲突阶段,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有限,具有显着的具体形象性及不随意性等心理活动特征,同时具有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形式,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该保证自身医疗技术熟练高超,严格把握好手术时间,不易过长,将手术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大部分不合作随着语言和理解力的不断增强,在行为诱导的支持下能够变得基本合作或合作。同时,在疼痛面前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而造成无法有效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针对这种情况,临床应该对麻药进行积极正确的运用,首先用表面麻醉剂涂抹麻醉点,从而使因打针带来的恐惧心理得到有效的减轻,然后将该措施和行为诱导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升的临床配合度[5]。

  3.3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中,表1显示,4~6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17.5%、7.5%、75%,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2.5%、42.5%、15%;7~9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33.3%、23.3%、43.3%,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6.7%、46.7%、6.7%;10~12岁患者诱导前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33.3%、33.3%、33.3%,诱导后合作、基本合作、不合作发生率分别为46.7%、50.0%、3.3%。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诱导后的合作、基本合作发生率均明显比诱导前高,不合作发生率明显比诱导前低(P<0.05);表2显示,4~6岁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0%(24/30);7~9岁患者中显效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76.9%(10/13);10~12岁患者中显效4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0%(9/10)。行为诱导前后效果差异均较显着(P<0.05),充分证实了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的优越性。总之,口腔外科护理中行为诱导疗法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护理论文2

  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探索,使教学适应临床发展的需要。但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到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教学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就这些问题笔者深入临床进行了调查,对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分析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1.教学现状

  随着护理的发展,教材中不断出现新的内容和知识,但还是赶不上临床的发展。基础护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内容较多,《新编护理学基础》保留了原有的80项操作内容。所以在教学中仍以操作为重点。对教材中新增的护理理论知识内容,由于有许多新的护理课的开设,加之大纲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在本门课中没有用相应的课时讲授。

  2.临床现状

  笔者于20xx年1~10月走访了漯河市3所医院,基础护理课中涉及的80项操作应用情况如下。80项基础护理操作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应用项目73项,占91. 25%;非临床应用项目7项,占8. 75%,但在社区、家庭护理中仍可应用,如灭头虱术,蒸汽吸入术等。

  3.主要问题

  3.1部分被临床淘汰的操作技术仍在讲授:护理设备的革新,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使许多护理操作更加简单化。而护理教学中仍在按照常规讲授各项操作,存在着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而教学中仍在讲授的问题。

  3.2护理教学操作程序繁琐、机械:一次性护理用品问世,在操作中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护理操作的程序简化。而护理教学仍按原操作程序讲授,显得繁琐、机械。

  3.3部分教学内容临床未做: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大部分由家属和陪伴去做,使护士从事的护理操作项目更加减少。而在护理教学中讲授的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临床上基本不做。

  3.4部分教学内容超出基础护理范畴:有些治疗、抢救性的技术,仍由医生来完成,护士起协助作用。而这些操作也被列入基础护理课讲授的内容。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调查结果分析,教学中涉及的80项操作中有7项临床上基本不做,占8. 75%;有25项由他人完成,占35. 33%;由护士独立完成的操作48项,占64. 67%。

  1.有关操作项目被淘汰问题

  现在的甲级医院设备齐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对有些操作项目确实存在着淘汰问题,例如: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有了中心控制、管道化。但在教学上还在讲授传统的人工操作。中心供氧、吸痰装置、电动洗胃、洗头车… …这些设备还不能满足所有护理操作的需要,所以许多操作仍需讲授,以适应不同层次医院护理工作的需要。

  2.关于护理操作程序繁琐问题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减少了医院感染的环节,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医疗费用较高,部分医院仍使用非一次性医疗用品,故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取放仍是护理教学讲授的内容。在护理工作中,有许多操作是需要无菌的。在教学中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慎独作风,乃是良好护德的培训。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些护士不按照操作规程做,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如药物的吸取,注射部位的消毒等。在护理教学中,有些操作程序繁琐,是为了训练学生能力而设置的,如各种铺床的操作,动作大,难度强,这是为了训练学生干练敏捷,条理有续,动作到位的基本功。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操作,达到标准即可。

  3.有关病人清洁卫生护理操作的问题

  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但有些医院由于护理人员缺少,或管理不善,病人的清洁卫生护理多由家属、护工做。这类操作不是被淘汰,而是临床护士未做或不做,在教学上不能不讲。

  4.有关治疗、抢救性操作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有6. 85%治疗、抢救性的护理操作由医生完成,护士协助。但在甲级医院的ICU、急诊科,这类操作均由护士完成。以教学为先导,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适应临床的需要。

  三、对策和建议

  1.教育者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

  护理教育是为临床护理培养护士,所以护理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使其自身的知识技能超前于临床护理,要尽可能地将临床上新的知识、新的护理器械、用品以及操作方法介绍给学生,使其适应临床的需要,为临床培养新型护士。

  2.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适应能力

  在护理教学中要提出假设,多设干扰因素,使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感觉面对遇到的问题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打破由教师按教程逐个讲解的枯燥乏味的形式,采用结合病例,走进病房,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的新的学习方式。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现代化、标准化护理教学演习基地,从设备到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等均按医院要求,力求使学生进入演习基地时有置身于医院的感觉,满足上岗前技能培训的需要。应用多媒体教学,将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到教学中来。现在国际互联网上也有许多护理学内容,可促进教学。

  4.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临床教学基地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场所,是培养合格护士的关键。要定期培训临床带教老师,建立标准化病房,切实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规范各项操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丰富经验。改进护理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需要护理教师和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共同努力。这是提高我国护理水平,发展护理事业,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根本所在。

护理论文3

  1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对照组63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病情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63例研究对象则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且要热情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病房环境,热情的作自我介绍及主治医生等相关人员的介绍,以逐渐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护理人员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感。第二。躯体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血压、心率、颅内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患者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第三,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耐心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关心及帮助,逐渐建立起聊天式护理方式,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耐心观察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给与患者帮助及鼓励,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四,构建家庭支持体系。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视,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家属认识到自身的关心、安慰及监护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力;从而使患者家属积极主动的配合医院进行相应的疏导工作,构建家庭疾病支持体系。第五,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等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可通过设置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知识小卡册、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认识到治疗的有效性及重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依从性,并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及比较。

  1)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为依据进行评估,护理质量考核评分表主要包含四项内容,一是医院制度考核,占30分;二是护理文书考核,该项占20分;三是护理安全考核,该项共占30分;四是药品安全考核,该项共占20分;考核总分为100分;通过对上述四项内容的考核对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的总体考核情况进行评价。

  2)患者护理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为依据进行评价,问卷调查表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满意度、心理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总体满意度等几方面。

  1.3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接收的126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采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同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则展开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医院制度考核得分、护理文书考核得分、护理安全考核得分、药品安全考核得分及总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6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心理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经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临床上治疗由外伤所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式。该科室的护理工作具有风险大、难度高、患者病情多变等特点,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护理难度。而传统的常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通常将护理重点放在治疗及护理技能的操作上,而忽略了与患者沟通交流的重视,缺乏与患者的情感及人文沟通,因而极易因护患间缺乏理解及交流而发生护理纠纷等事件,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有效的提高神经外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作业内涵、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护理模式。

  该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含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患者躯体舒适度、平衡患者心理、获取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等几种,进而以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且相对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而言,优质护理模式则在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护患沟通交流。该护理模式更注重对患者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重视,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倾诉、系统的健康教育等方式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助于引导患者更好的与医护人员配合治疗,更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因此,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医院制度考核得分、护理文书考核得分、护理安全考核得分、药品安全考核得分及总考核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心理护理满意度及总体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满意度及环境满意度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和王红霞、凌希莲等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Dupuytren骨折术后的临床作用》中的研究结果相符;此外,曹顺华等在《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将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抢救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和相关研究都表明将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较高的而应用价值,应予广泛应用和积极研究。

护理论文4

  摘要:新版《儿科护理》教材的内容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是_本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材编写;教学效果

  当前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中,明确了中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一精神体现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在从事儿科教学的十几年中,我使用了好几种不同版本的儿科教材,每一次教材的选择都力求符合当时的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依照目前的办学方针旧版教材就显的有所不足。这次我校选用的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组集全国七个省市有教学经验和业务能力强的儿科护理高级讲师编写的供护理、涉外护理、助产专业用的新版《儿科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体会

  (一)目标明确

  1、培养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在基础理论知识的.编写中,不是要求学生对专业知识面面俱到,而是强调“必须、够用”,而护理措施部分就编写的详细和实用。例如在《肺炎》这一节中,治疗只是要求掌握原则,而护理措施就写的非常详细,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内容还与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还增加了美国NCLEX-RN(National CounselLicensing Examination-RegisterNuts e)、CGFNS(Commi s sion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Schools)及其他国家护士考试常涉及的内容嘲,增加国外注册护士考试内容和英文护理教材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符合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

  2、学习目标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每一章内容前面都用引入问题的方式介绍本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学习中的注意点,既引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又为学生指出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学习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学生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是按护理程序的框架来编写的,护理措施的概述部分以一对一的方式对应护理诊断,前后联系紧密,培养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二)编排新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一改以往的编排风格,加用了彩色印刷,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教材中使用了图文框,内容中穿插了小知识及案例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编写风格适应了中专学生的年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涉外护理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正文对应的位置用图文框增加了全英文的“知识拓展小贴士”,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增加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医学信息量。教材中的主要医学和护理术语采用汉、英双语书写,每一节后还有本节关键英文词汇和音标,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目的。

  (三)图、表丰富

  在临床教学中,学生对没有亲眼目睹的一些临床现象无法理解,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使用了较多的插图进行直观教学。例如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这一节中,学生对佝偻病患儿的骨骼改变不理解,由于新版教材中有肋膈沟、鸡胸、“O”型腿等骨骼变化的插图,学习起来很直观,学生也容易理解。

  在新版《儿科护理》教材中还有大量的表格,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学习。例如在“化脓性脑膜炎”这一节中,将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几种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在表格中列出比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技能强化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在编写中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这一章节中,采用表格形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操作细化到每一个步骤,并针对操作步骤提出对应的注意事项,对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更具有指导性。在书末还配有实践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临床见习、多媒体教学、病案讨论和技能操作练习来强化技能培训。

  (五)课件齐全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配套了教学课件,课件里有大量的图片和录像,既帮助了教师授课讲解,又可补充临床见习的不足,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建议

  新版《儿科护理》教材如果有配套的《儿科护理习题集》就更完善了,习题集的内容可以以我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基准,习题的形式可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相同,教师可将习题集用做教学参考和学生练习用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有利于学生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编写的《儿科护理》教材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规范性,教材内容符合了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强调了技能培训,必定会成为教师爱用、学生喜欢的教材。

护理论文5

  摘要:研究骨科护理操作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CNP)为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首先提出的通过医护对一种疾病的治疗、检测、护理以及康复工作而制定有序、适当以及严格执行的计划,属于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这一路径有助于满足患者在疾病出现、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健康需求,能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降低住院时间,以免护理资源出现浪费现象,同时让患者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质量。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xx年5月~20xx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骨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等的骨伤,但无其他严重的心、肝、肺以及肾脏等疾病。其中194例为男性,126例为女性;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为(45.3±3.6)岁;骨折类型:98例为上肢骨折,78例为下肢骨折,72例为肋骨骨折,38例为脊柱骨折,20例为骨盆骨折,14例为其他。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为:(1)制定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当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指导工作,向患者讲解医院周边的环境、病房的规章制度以及病房的设备情况、主治医师以及作息时间等等,这样能够让患者更快的适应病房缓解,消除陌生的感觉。患者住院时护理人员应与其详细的沟通,对患者的信息详细了解,同时向患者制定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做好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确保其安全性和科学性。(2)手术前的临床护理路径;依据之前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术前应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向患者说明手术前进行科普宣教以及健康宣教的必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向患者讲解一些有关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治疗成功的信心,保证手术顺利完成。(3)手术后临床护理路径;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回到病房,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注意患者的伤口有无感染、开裂以及渗血等情况,假如存在问题立即向上级医生报告。假如患者手术中存在消极、焦虑以及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免出现意外事件。(4)出院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康复或者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出院,这时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出院的注意事项以及后续治疗情况,提升患者生活适应能力,同时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X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平均为(10454.5±144.3)元,住院时间(16.6±3.3)天,并发症发生率为3.8%,疾病知识掌握为91.2%;对照组分别为(14.326.9±142.2)元,(22.2±3.1)天,8.8%,76.2%;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现今医疗卫生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医院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需要提升医疗及护理质量,这不但要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要提升医院自身的知名度。骨科是一个医院分量较重的`科室,患者的患者较多,病情也比较严重,因而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优质护理服务来促进患者恢复。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管理及护理模式,能够针对一种疾病的治疗、诊断、康复及护理制定标准模式,属于一种有关疾病治疗的综合模式,主要是依据循证医学,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所需的治疗费用,提升护理质量,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而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6.2%,对照组为88.8%。这就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升骨科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综上所述,骨科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xx,24(12):154-155

  [2]张洁,李玲利,钱清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xx,36(08):967-968

  [3]陈春燕,张春莉.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xx,40(05):285-286

护理论文6

  摘 要:普外科是医院中重点设定的医疗科目之一,其接受治疗的患者均具有急、危、重等特点,不仅需要医师的治疗技术,同时还需要极高的护理条件,包括环境、护理工作者个人素质以及专业护理能力。普外科护理事项具有特殊性、服务性的工作,其护理水平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有直接的影响,以此,要求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不断提升,同时服务措施也要不断创新,要求护理工作者要从亲切、温和的情感态度,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爱心、热心的人格态度等方面都要提高。

  关键词:外科论文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普外科病人一直以急、危、重为特点,使得护理工作更具有特殊性。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服务技巧,才能有助于病人疾病的康复。

  1 灿烂的微笑和得体的问候 如果护士以笑脸迎接每一个病人,那么给病人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诊疗环境[1]。每天,我们脸上挂着微笑到每一个病人的床旁巡视,微笑着给病人作各种治疗,为病人提供优质诚信的全程护理服务;我们把病人当亲人看待,病人过生日,我们微笑着为病人送来蛋糕和祝福;逢年过节,我们微笑着给病人送来糖果和问候;病人要手术,我们微笑着为病人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一条龙服务,让病人享受到舒适的护理和人性尊严。我们是用微笑打造护理品牌的白衣天使,每天把微笑留给病人,这微笑的面容渗透了对病人的无限关爱。微笑服务是对医护人员最基本的礼仪要求,尤其作为一名护士,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微笑,把最美的微笑奉献给患者。无论自己在其他时间、其它问题上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工作时一定要控制好情绪,要用最亲切的微笑去拉近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使病人能够安心住院治疗,千万不要把一些不良情绪带到工作场合,以免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增加更多的烦燥感。

  2 用“心”服务感动患者 什么叫感动服务?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使患者在整个医疗和护理过程中达到感动和惊喜的境界。病人没想到的,我们能为病人想到;病人认为我们做不到的,我们能为病人做到;病人认为我们已经做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例如,一位患者,今年67岁,因身体不适住进医院。因为儿女们都外出打工了,身边没人照顾。科室的护士们便担负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每天,她们轮流陪在老人身边,给她擦身、梳头、喂水、喂饭,还给她端屎端尿。几天下来,老人不好意思了,劝护士们不用管她。护士长说:“大娘啊,你就安心养病吧,你儿女们不能回来陪你,我们就是你的女儿,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听了护士长的话,老人流泪了。经过医生的检查,老人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得知病情后,护士们更是每天寸步不离地看护着她,还经常为老人送去营养品,大家希望老人从护士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感受到亲人的温暖。10天过去了,在护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老人的精神好多了。每天,她都乐呵呵地和护士们拉家常。看到护士们为她忙得满头大汗,老人感动地说:“孩子们,你们比我的亲生女儿还要亲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感动一位患者容易,感动每位患者难;让一名护士感动患者容易,让所有的护士感动患者难。我们护士就是要从这最难的环节入手,让病人感动成为检验我们服务品质的一个金标准。

  3 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服务 一名优秀的护士不仅是技术上的顶尖人才,而且是最有爱心、最有耐心的,这种爱心和耐心能驱使她为患者提供及时、恰当、有效的服务,特别是要做好第一次服务,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如对走进病房的患者及时递上一杯水,为患者拉开窗帘、整理好被服,使患者感到家的温暖;病人住进医院后,及时通知医生到场;医嘱下达后,及时提供治疗和护理;对大多数重症病人是不能讲话的,要按照等级护理要求按时查房,及时发现报告病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谈话,消除病人的顾虑、疑问;在患者接受手术时,要为患者加油打气,给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并对患者进行跟踪服务;手术结束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结束的消息,让患者第一时间内体会到护士的心理关爱;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耐心地做好解释;对患者的投诉,要即刻办理,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复。今年4月,一名患有脑外伤的病人半夜里突然发生呼吸骤停,值班护士凭着娴熟的急救技巧,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装上了呼吸机,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4 把方便留给患者 近些年来,我们针对普外科的实际情况,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如免费提供一次性纸杯、开水等供患者使用;提供用药、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备有常见疾病健康资料,免费供患者阅读,适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设立便民服务箱,备有针线、信纸、笔、剪刀、指甲剪等方便患者使用;病房内安装空调、电视机,使环境更温馨、舒适、安全;为家属提供睡床和做饭灶具,为患者家属及时排忧解难;病人入院由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管床医生、病区环境、卫生设施的应用、防盗防火等注意事项;对住院患者的检验标本和各项报告,安排专人送取;对农合、特困病人住院诊疗费实行10―20%减免,小儿疝气手术限价800元,阑尾炎手术费优惠20%;每日为患者提供住院费用清单,让患者明白、放心住院。这些措施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颇受患者欢迎。今年,我们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在科内组织开展了护理服务“零投诉”,护理安全“零差错”,护患关系“零距离”,实施了病人首问负责制,建立了护理服务“电话回访制度”,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护理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5 礼貌对待患者 礼貌服务是文明服务的基本内容,它要求诚恳,客气、尊重、谦恭、友善、有分寸,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对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时,要注意礼节礼貌,尊重病人的信仰和要求,适时表达“同感心”,以达到护理服务的最高境界。同时,对患者要表现出诚信、同情、耐心和关怀,注意选用适当的'称呼和礼貌的语言,更要重视非语言交流。整洁的服装,大方的仪表,从容的举止,稳健的步伐,文雅的风姿,亲切的微笑,热情的言词,严谨的行为,都可以给病人一种尊重、亲切、信赖的感觉,这无疑将极大地影响你的病人,激起病人对健康的渴望。我们在实际工作也发现,面对痛苦呻吟的病人时,如果我们保持自己乐观的情绪和温和的微笑面容,就会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年幼、老人、感觉障碍或极度痛苦、焦虑的患者,我们用抚摸来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安,就能够有效地稳定病人失衡的心态,促进护士与患者的情感相融,让患者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

  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护士用最细致的护理技巧,及时解除患者的各种痛苦,她就是一名好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只有始终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病人的满意为至高点,以病人的满足为归属点,在服务措施上不断创新,用微笑打动心灵,用真情感动生命,真正走进了患者心里,才能实现跨越式服务。

护理论文7

  眼科手术精细度高,相应的对于围术期的护理要求也有所提高,如何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减少危害因素影响,确保患者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手术是目前工作中的重点。针对目前眼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减少护理缺陷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是提高眼科护理质量的必要条件。笔者就眼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对策进行了分析。

  1眼科手术中的安全隐患

  1.1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的视力障碍,尤其是围术期的患者,很可能发生碰撞、跌倒、误食等安全问题,而护理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护理观念,对此防范不足,也没有向患者做好说明工作和帮助工作。加上眼科护理人员不足,流动性较大,护理水平参差不齐,思维模式固定,对于新技术、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差,在遇到紧急事件时不能及时做出应对,导致患者健康受损。对于领导层而言,部分领导不能意识到眼科围术期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防护设备缺乏,投入力度不足,未能广泛开展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1.2人员配备不足

  人员配备不完善。眼科手术室手术时间短、手术量大、贵重精密仪器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相对固定,熟悉眼科手术器械使用和手术流程,并具有较强的眼科专业知识。而目前专业的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缺乏,手术咨询、准备、人流控制等工作做不到专人负责,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无法及时到位,—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护理的安全隐患。

  1.3护理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护理质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控制危害因素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而做好细节护理,减少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素又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重要条件。两者相互影响,必须同时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为患者的健康服务。由于眼科手术护理内容的特殊性,在质量检查重点上也有所不同,医院通用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不能完全满足眼科需要,而且缺乏针对性,但从目前来看,并未有针对眼科围术期患者的相关护理制度制定,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无据可依,往往依照经验行事,给患者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1.4宣教及心理指导工作不足

  由于医疗知识的缺乏,患者对于手术存在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加上眼部手术较为特殊,更是加剧了患者的不良情绪。而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也出现了较大的改变,对于眼科护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护理人员在术前未能做好患者的告知工作,不但会影响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造成患者健康的损害。此外,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前在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下,甚至会出现逃避手术、抗拒手术的行为,如果护理人员未能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工作,就会引起不良护理事件。

  1.5病室环境管理不足

  由于眼科手术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易出现碰伤、跌倒、误食等意外事件,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眼科患者的肢体协调功能较差,加上老年患者的各项生理机能都有所衰退,活动能力和灵敏性下降,如果病区环境较差,例如地面积水、灯光过暗、过道狭窄、物品摆放杂乱、地面不平整、斜坡缺少扶手、病床无床栏等,都容易引起风险事件的发生。而护理人员往往忽视了病房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得过且过的心理来面对,易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

  2护理管理对策

  2.1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要重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做好相关业务培训,针对目前眼科护理安全现状,通过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模式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护理技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第一的护理观念,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严格遵照护理部制定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基础上,科室内也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白无菌操作等要求的重要性,选派优秀护理人员到外进修,学习先进护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护理安全现状,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2.2完善规章制度,成立质控小组

  按照医疗护理规范原则,建立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做好围术期患者需求调查,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集思广益找出防范对策,并将其纳入护理管理制度中,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持续改进。在科室内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确保眼科护理质量,尤其做好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护理措施,由护士长带头,不定期对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建立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2.3提高眼科专业护理技术

  眼科病种较多,用药复杂,相应的护理技术也要求较高。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眼科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给药途径,能够迅速根据医嘱实施操作。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鼓励护理人员加强在职学习,并定期请科室的主任医师进行专科知识讲座,由资深护师进行专科护理内容的介绍,对围术期患者的护理重点进行详细讲解,提高整体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3。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护理学术活动,安排眼科护士到治疗室进行各种检查方法和意义的学习,全面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2.4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护理

  要切实了解患者的需求,针对性的'实施护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初步认识疾病,了解治疗方案,学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各类因素对健康的损害。护理人员要重视日常的健康教育工作,将其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认真完成,而不是一言带过。从患者入院起,即开始向患者说明眼科治疗的特殊性,在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后,要向患者说明相关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目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在手术前要认真做好术前告知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学会自我调节,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做好术前自我调节,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加速恢复。对于抗拒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做好开导工作,必要时从家属入手,侧面开导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5。鼓励护理人员在平时多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2.5加强细节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要重视护理细节管理,在术前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护患双方通过计划后开始实施,通过这种预见性的护理方案,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同时要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避免碰撞、跌倒、坠床、误食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从人员、体质、技能等方面做好全面考虑,在全体护理人员会议上讨论防范细节,进一步保证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

  2.6加强监管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力度。在人性关怀护理人员和保障护理人员权利的基础上,赏罚分明,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和手术主治医师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手术护理安全。

  (2)加强后勤保障力度。眼科手术室管理者要与其他各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和交流,加强后勤巡查和监督,满足手术相关机械供给,保证医疗机器的平稳安全运行,消除各环节不安全因素,使得手术顺利进行。尤其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消毒灭菌,严格区分内眼、外眼手术标准,避免交叉感染,固定物品摆放,限制非手术人员进出手术室,防治医源性感染。

  3结语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能够确保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眼科手术具有高、精、难的特点,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眼科手术中的护理安全管理问题也越发突出。应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护理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善安全管理质量,能够保证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患者提供满意、放心、安全的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论文8

  1护理学的人文视野审读

  1.1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耦合依据1980年美国护士会对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所产生的反应。又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全安适状态。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综上所述,界定护理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应用科学。

  1.2护理学的人文底蕴不足

  2构建护理学的人文工程

  2.1全面营造人文精神氛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2.2体现人文教育的特色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构成人才的要素中,有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东西存在,有对于人才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更具影响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有使人的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素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2.3确立护理教育的人文理念理念(idea)是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畴。

  2.4培养目标中凸现人文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被人为地割裂,其中重要原因在于社会和公众片面地强调科学的技术应用,漠视科学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医学人才未来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更需要具有很好的人文素质。

  2.5教学计划中加强人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文学科课程门类单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为主,辅之以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课时偏少,且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2.6筛选人文知识模块整体护理所必须的知识包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级卫生保健知识、基本医学知识、必要的文化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

  2.7重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体系仍按普通基础、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三段式和按学科课程组成,各课程间缺乏有机联系。

  2.8确立人文学科层次人文学科作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

  2.9创新系统的人文教育方法许多人以为人文学科及其教育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些人文知识,并让他们“记住”而已。

  3护理学不再远离人文

  所有这一切表明,护理学及护理教育的人文工程已经启动。

护理论文9

  【摘要】探讨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268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两组的切口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22%,高于研究组的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和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切口感染;普通外科;手术室;护理院内

  感染尤其是切口感染是普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影响手术的效果,重者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文献报道,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是防止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2]。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强化管理,加强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减少了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

  择20xx年1~12月对本院普外科268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近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研究组中男71例,女63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4.72±9.43)岁;手术类型:颈部手术25例,腹部手术83例,组织外伤手术16例,其他类型手术10例;术前应用抗生素21例,未应用抗生素11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8例,女6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3.97±10.34)岁;手术类型:颈部手术27例,腹部手术84例,组织外伤手术15例,其他类型手术8例;术前应用抗生素25例,术前未应用抗生素109例。排除精神病患者和术前有感染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和术前抗生素应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室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符合原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即判定为切口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5.22%,研究组为0.7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讨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也是普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发生率约为13%。手术切口感染主要是术中和术后病原菌入侵切口,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内容包括:

  ①做好消毒灭菌。

  ②在每台手术前对手术器械和用品进行检查,检查手术无菌用品有无破损,手术前对参与人员洗手、皮肤消毒进行监督,对不规范的洗手和皮肤消毒方式进行提醒和纠正。

  ③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对进入手术室的人数进行限制,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应更换清洁衣裤、鞋、帽子,帽子应将头发全部包住,口罩要覆盖整个口鼻部,术前手术室内环境应进行彻底消毒,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流动量,避免手术室环境的污染。

  ④手术过程中管理。手术过程中手术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分区合理,应有实际隔断,手术中的器械、敷料按有无污染严格区分,护士传递器械姿势正确,手术时不可从手术人员背后或头顶方向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应由器械护士从器械升降台侧面正面方向递给。手术人员面向无菌区,在规定区域内活动。同侧手术人员如需交换位置,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接触对方背部不洁区;减少空气污染:手术进行时不应开窗通风,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⑤合理安排污染手术和清洁手术的次序[3]。

  ⑥术中及时清除已经使用的无菌器械,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污物按要求放置于固定容器内待处理。

  ⑦术后物品摆放整齐并详细清点,污物密封后转移至其他科室。通过成立监督小组、加强质量监控和定期开展学习等措施,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落实护理管理措施,改善切口感染的状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包括:①成立手术室护理管理监督小组,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和护士长担任专职监督员,手术室其他护理人员协助监督管理[4],监督小组监督手术室常规护理的执行,对空气和使用物品随机采取样本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②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监控,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采用岗位责任制,便于监督和管理。③加强护理人员无菌观念,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无菌操作意识,不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综上所述,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和手术室护理管理有密切的关系,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可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李中蕊 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普外科

  参考文献

  [1]左凯威.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xx(32):245.

  [2]胡承菊,张昌碧.手术室护理管理与院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河北医药,20xx,14(9):456-458.

  [3]李燕.强化院内感染管理理念对改进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xx,6(26):837-839.

  [4]凌希莲,王红霞,刘云.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9(28):23-25.

护理论文10

  【摘要】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方法包括护理前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各个环境加强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中焦虑与无焦虑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病情,缓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护理

  近几年,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护理是基于传统医疗服务的基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身心的护理结合[1]。本组研究中,通过对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探讨其在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自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收治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4.4±4.9)岁;患者中宫颈炎15例,盆腔炎17例,子宫肌瘤23例,月经失调21例,多囊卵巢综合症9例,妊娠合并症1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方法包括护理前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各个环境加强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护理准备。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病情情况,根据患者症状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给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对护士的沟通能力、护理理念等方面进行培训,加强护士对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认知度。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给予及时疏导,护士可采用肢体语言配合,安抚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正确的解答,调节患者情绪,指导患者自我调节,同时,护士应注意对患者隐私进行保密,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家属配合对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要进行严格消毒,预防感染等问题发生,内置管采用较好的材质,减少对患者器官的影响,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环境护理。营造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病室内摆放温湿度剂,调节病室温湿度,定期通风、消毒,保持病区安静,使患者获得充足的睡眠。关注患者的起居及喜好情况,病室内摆放书籍、报刊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活动,动,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饮食调节。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患者饮食喜好,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蛋白与纤维素的食物,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康复。

  1.3疗效判定标准

  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护理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护理主动性、疗效满意度等,满意查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检测,焦虑:>14分;轻度焦虑:7~14分;无焦虑:<6分。焦虑=焦虑+轻度焦虑。护理依从性。对患者护理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三个维度,依从性=(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铁包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况表,观察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7例,轻度焦虑11例,无焦虑30例,对照组患者焦虑18例,轻度焦虑14例,无焦虑15例,两组患者中焦虑与无焦虑患者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2.1±15.4)分,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75.4±14.9)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依从25例,部分依从21例,不依从2例,依从度95.8%,对照组患者依从17例,部分依从19例,不依从11例,依从度76.6%,两组患者护理依从度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将护理技巧与人文关怀、心理调节、环境渗透等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2]。妇产科的护理对象全部为女性,患者病情多样,治疗方法各异,由于女性患者心思敏感、脆弱,加之部分女性治疗部分为隐私部位,使其易受环境、疾病等影响,多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人性化护理有别于其他护理干预方法,其更注重对患者主观意愿进行考虑,研究指出,身体与心理健康是相联系的,当身体出现问题时,会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而心理情绪发生变化,也会对身体产生影响[3]。当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时,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身体、心理的调节,改善患者心理。住院环境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客观条件,除主观调节外,在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时,营造舒适、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可保持患者的身心舒适,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与护士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提高疗效[4]。本组研究中,通过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加强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在护理干预前,加强对护士的专业技巧及知识的巩固情况,提高护士对人性化护理的理念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护理实践中,有效运用人性化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时,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个人情况,围绕对患者环境、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其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配合度,这对于改善病情具有积极的意义[5]。在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观察上,观察组患者发生焦虑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无焦虑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及治疗工作,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病情,缓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智慧.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xx,29(z2):108.

  [2]姜奎金,张敏,王俊梅,等.妇产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防治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xx,17(33):33.

  [3]王宝君,张旱愉,刘艳嫦.妇产科手术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xx,17(8):116-117.

  [4]何小倩,温秀兰,邓芳.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并发症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xx,30(7):988-990.

  [5]崔英善,黄福今.细节管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xx,32(1):182-183.

护理论文11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速,城乡人口流动频率加快,城市社区规模呈巨大化趋势,城中城、城中村已成常态,大型医疗资源不可能及时配备,使小型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成为必然。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已不仅满足于对疾病的治疗,更需要得到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促进健康指导等多方面的指导。社区护理是满足上述需求的良方,它能够提供连续而非片段性的服务,并不限于某个特别的年龄群,其主要职责是直接向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护理,应用整体的方法―促进健康、维护健康、卫生教育和管理、合作及提供连续性照顾来管理社区中个人、家庭和团体的健康。

  1 社区护理有社会性、主动性、必要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1.1 社会性:社区护理的护理范围应面向社会,走进机关学校、街道家庭,对护理对象从生理、心理进行疾病治疗护理、健康美容护理等,在护理对象上,我们不分年龄、种族、性别、职业,也不分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患者。

  1.2 主动性:社区护理和医院内部护理有着明显差异,由于社区护理范围广,对象复杂,所以护理人员常常要深入社区群体、家庭中去,进行人口健康调查与疾病调查,了解病人家庭、社会、文化情况,了解患者护理需求,然后建立详细的社区护理档案,制定社区护理方案,建立经常性的社区护理关系。

  1.3 必要性: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单靠家庭难以承担老人的养老问题,只有依靠社会力量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社区护理正好可以较好的承担老年人的各种健康护理任务。同时随着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频率加快,医疗部门压力不断增加,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社区护理事业建设,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1.4 竞争性: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前提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打破封锁,实行开门行医,把护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家庭,全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已成为医疗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共识。因此,全面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部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2 加强社区护理服务工作要做好以下三点

  2.1 认识到位: 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和重视护理服务在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摒弃重医轻护的现象,营造有利于开展社区护理服务的良好环境,并落实到社区护理服务的改革实践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2.2 管理到位:

  社区护理模式刚刚起步,正在摸索和成型阶段,亟待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社区护理规范,在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制度的基础上,解决一些凸显问题。应从政策措施、管理办法上重视和关心社区一线护士,切实解决社区护士的待遇问题,让社区护士再无后顾之忧,引导年轻护士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3 培养人才

  2.3.1 努力壮大社区护理队伍:

  社区卫生机构普遍存在护士人员不足的问题,学校开设的社区护理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卫生等部门应从社会需求出发,拓宽人才来源渠道,积极采取扩大社区护理队伍的措施。

  2.3.2 社区护理教育目标定位:

  教育目标首先要定位于社区护理范围。这就是应以对家庭、群体和社区护理的整体服务及所需的卫生知识、护理技能为目标,明确以社区为中心、以慢性病防治管理为主的.业务内容,通过学习后掌握社区护理的技术和护理程序、工作方法。教育内容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设计,着重培养护理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社区护理业务,能运用现代护理和技术为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服务。

  社区护理是当今社会医疗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健康保障的迫切需求。同时社区护理也是一种全科的业务工作,要求社区护理工作的主体―-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树立高尚思想品质,为社区护理事业更上一层楼贡献力量。

护理论文12

  1方法

  1.1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构架

  构建“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教师”三级管理组织构架,为确保教学目标层层明确、教学计划层层落实、教学质量层层监控奠定了基础。护理部教学组主要负责制订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入科学习,组织理论课培训,定期考核学习效果;制订并发放调查表,调查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情况及实习生临床学习情况;定期审阅实习日记,了解并帮助实习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以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科室总带教教师主要负责制订本科室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实习生进入临床,分配带教教师,并对实习生进行科室考评。

  1.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制订了护理教学组工作职责、临床各级带教教师准入标准及工作职责、实习生管理制度、实习生临床实习评估表、带教教师临床教学及带教能力评估表、优秀带教教师评选标准等。

  1.3成立护理师资队伍

  1.3.1理论课师资队伍的建立

  临床科室根据护理部安排,每年选派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参加由医院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后需参加护理部、医院两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其中获得奖项的人员方可取得教师资格,并进入护理师资储备库。

  1.3.2临床带教师资队伍的建立

  科室根据护理部制订的带教教师资质要求,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骨干担任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教师中再次选拔出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护士担任临床科室总带教教师,所有带教教师均在护理部备案。

  1.4教学内容

  1.4.1理论知识学习

  所有实习生均需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理论知识培训课。主要包括:①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学等;②口腔专业知识,如口腔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③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专科器械识别、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等。另外,实习生在各临床科室学习期间还需参加临床科室组织的理论培训课。授课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各专业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技术、新仪器、新材料的使用等口腔各专业护理相关知识。

  1.4.2临床实践技能教学

  1.4.2.1口腔专科病房相关护理技能

  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如唇腭裂、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创伤、颌面部畸形等手术治疗相关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如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如指导唇腭裂患儿术后正确喂养)、术后病情观察(如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皮瓣的观察)、术后护理治疗(如口腔冲洗)等,以及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留置胃管、导尿、吸痰等各项基础护理技能。

  1.4.2.2口腔专科门诊相关护理技能

  包括门诊患者接诊流程、门诊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各种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口腔专用器械的维护与保养、口腔专科四手操作等口腔护理学专业技能等。

  2.5教学计划

  2.5.1教学计划安排

  实习生临床学习时间为8~10个月,病房和门诊各实习4~5个月。在病房实习期间必须有1个月以上的手术室实习。在门诊实习期间,重点安排在牙体牙髓、修复、正畸、牙周、外科等专业科室实习,其中牙体牙髓、修复专业至少要保证各1个月以上的实习时间。

  1.5.2教学计划落实

  实习生在科室轮转期间接受固定带教教师的指导,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同时,实习生必须参加由护理部、科室分别组织的理论学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学习每周1次,每次2~3个课时,临床科室理论学习每月1次,每次2个课时。每名实习生均需记录实习日记或周记,随时对临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记录,实习生每周至少记录1篇以上,科室总带教教师、护理部教学组定期查阅实习生实习记录本。

  1.6教学评价

  1.6.1师生双向考评

  实施动态考核,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生在每个科室学习结束后分别填写调查表。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实习生学习表现进行互评。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内容重点包括:教学计划落实情况、理论知识授课情况、临床操作规范情况、实习生学习指导情况4部分,每部分25分,共100分。护理部根据带教教师的评价结果,评选出年度优秀临床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表分为门诊和病房两个版本,内容重点包括:遵守纪律情况、学习主动性、沟通能力、各项知识掌握情况4部分,每部分25分,共100分。

  1.6.2院、科两级考核

  实习生需定期参加各临床科室及护理部分别组织的考核。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前须参加科室组织的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考试两部分。在实习结束前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统一考核,重点考核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一方面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参考,另一方面作为实习生将来留院工作的重要参考。

  2效果

  在我院实习的208名实习生均按计划完成临床实习,通过考核,科室及格率(≥60分)为100%,优秀率(≥90分)为12.02%(25/208);护理部考核及格率为90.86%(189/208),优秀率为9.13%(19/208)。留院工作的实习生为83名,达39.90%。在师生双向考评中,师生均对对方的带教(97.02±1.45)/学习情况(93.26±2.18)给予了较高评价。带教教师考核部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理论知识授课情况(24.78±0.89)、教学计划落实情况(24.43±1.01)、临床操作规范情况(24.17±0.77)、实习生学习指导情况(23.64±0.98);实习生考评部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遵守纪律情况(24.54±1.13)、各项知识掌握情况(24.21±1.36)、学习主动性(22.87±1.54)、沟通能力(21.64±1.23)。

  3讨论

  3.1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障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及管理,是整体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院建立的“护理部教学组—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教师”教学管理体系,可从护理部、科室两个层面对科室实习教学工作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和改进。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使得各层级的教学职责有章可依,保证教学计划得到有效落实。

  3.2高水平的护理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所谓“良师出高徒”,临床带教的关键还是在于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师资队伍,我院通过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使优秀的护理人员得到全面的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教学技能,并通过组织教师讲课比赛进一步选拔出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不断充实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充分保证了带教水平。此外,每年的优秀教师评选作为一项激励机制也进一步激发了带教教师不断提高、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逐步提高了带教水平。

  3.3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方式使实习生全面、深刻地掌握口腔专业知识

  在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涵盖了我院9个专业、12个不同科室的口腔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涉及病房及门诊两大系统,内容包括普通护理及口腔专科护理各方面,每个科室保证至少1个月的学习时间,使实习生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口腔各专业相关知识,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口腔专业护理工作。此外,理论授课时,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辅以视频、实物、教学模型等,让实习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有感官上的认识,利于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

  3.4实习记录本的建立及师生间动态的评价与考核,有效促进了教学相长

  实习记录本的建立使实习生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能及时回顾并总结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果。此外,通过这种反思式的日记,也可以强化学习者的评判性思维与问题处理能力。该记录本的建立还可使护理部、带教教师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动态,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有效的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医院、科室两级考核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都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医院考核结果要低于科室考核成绩,分析原因,主要由于医院考核安排在实习生轮转期末,此时实习生对于以往轮转科室学习内容出现了遗忘,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考核中可以增设一次实习中期考核,并安排在门诊、病房实习转换期进行,以减少时间过久而造成的知识遗忘过多现象。师生双向考评结果显示,带教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职能。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大多数带教教师往往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以为学生通过观察就是一种学习,殊不知没有目标的盲目观察只会让学生流于形式,学不到知识的精髓,而教师的任务正是通过指导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关键点,“一语点醒梦中人”,让知识更深刻,让学习更有目的性。此外,考评结果还显示,实习生沟通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这也是护理实习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畅的沟通则会引起很多问题,如错误用药,导致不必要的花费甚至危害患者安全,或者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这一方面提示学校教育者在课程设置上应增设关于人际沟通方面的人文课程,增加学生的人际沟通知识,另一方面也提示带教教师在临床带教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教授外,还应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对实习生进行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实际沟通技巧。

  4结语

  口腔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实习生临床教学任务,满足口腔医疗机构用人需求,是各口腔医疗机构面临的新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口腔医院的实习生教学,还需护理院校和各口腔医疗机构继续实践和探索。

护理论文13

  1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

  目前,手术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分为4类: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法律因素。

  (1)人员因素:一些护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责任感不强,常常由于工作紧张、劳累、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工作失误。还有一些人员的护理技能偏低,护理经验不足,从而增加了手术护理风险。

  (2)管理因素:一方面,护理人员流动较大,工作强度大,极大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相关制度都未落实到位。因此,护理人员常常出现不该范的失误,如接错患者、器械纱布遗留、设备或物品使用不规范等。

  (3)环境因素:手术室内的环境卫生不合格。

  (4)法律因素:由手术室护理失误导致医疗事故,产生医疗纠纷。

  2护理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手术室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分为两类:一是直接风险,二是间接风险。

  (1)直接风险是指由手术室医护人员造成的失误。常见的有人为因素,如导致患者伤口发生感染、压疮或患者皮肤灼伤、体位不当等;

  (2)间接风险通常是指由医院的其它部门造成,如药房采购的药品不合格、后勤未及时维修手术室中的相关设备等。因此,按照护理风险发生的性质可将手术室中的风险事件分为四种:①差错风险事故:如查对、给药、输血、标本送检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②意外情况风险事件:如手术室突然停电、火险、病患的输液反应、患者意外跌倒等;③投诉风险事件:通常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等方面的`问题;④护理资料不详细、不全面、不及时。

  3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3.1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行政部门应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如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医疗安全防范措施》,《医疗纠纷处理条例》,《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让护理人员提高合规操作意识,规范工作行为。同时,利用典型案例进行宣教,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水平。

  3.2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和其它科室相比,手术室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更为严格,特别是在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环节。除了要健全现有管理制度外,更关键的是要将制度落实到位,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同时,健全考核机制,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护理人员要作出相应的处罚。针对由人为因素产生的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必须要严厉追究、并给予相应的处罚,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真正形成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3.3强化护理技能训练,提高护理水平

  护理风险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最大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满意,更能避免护理工作中不必要的风险发生。因此,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医护人员的培训方案,逐步增强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应经常组织培训、讲座活动,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前来授课;另一方面,应安排优秀医务人员到外院去进修学习。这样,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才能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3.4重视术前访视

  通过术前访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全面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及治疗情况,才能更好地做好防范措施。当接送患者出入手术室的时候,必须仔细检查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式和术前用药,确保工作无误。

  3.5跟班检查,及时防范

  通过跟班检查,能及时了解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还能察觉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防范。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负责不定期跟班检查。发现一些责任感不强的护理人员,要积极进行说服教育,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心服口服。

  3.6其它重要事项

  (1)术前要检查、核对急救药物的准备情况,如急救药品是否齐全,摆放是否正确、有序。同时,要检查药物的有效期,保证安全用药。(2)重视对手术室中病理标本的管理,器械护士负责保管在手术过程中切下的手术标本。术后,把标本装到含有固定液的标本袋内。并建立标本登记本,做好相关记录入,如患者姓名、标本名称、手术日期等,再签字。这些病理标本均由专人负责定时送检。(3)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要根据无菌手术、清洁手术、感染手术的顺序进行.(4)清点物品:术前、术后都要及时清点物品,保证物品的完整性。术中添加物品时要及时清点,同时做好记录。关闭体腔之前,应仔细清点,避免将物品遗留在患者体腔中。

护理论文14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来探讨对该病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心绞痛患者75例进行病因分析,通过观察与治疗并精心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结果:75例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已有59例患者出院回家静养观察治疗。结论:心绞痛患者要注意休息与护理,并保持平静的心情,有利于病情康复。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临床护理;心绞痛;心肌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的、急剧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诱发局部血小板聚集、不完全堵塞性血栓形成而使管腔狭窄进一步加重有关,这类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因此寻找有效的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近年来,我院收治了心绞痛患者并进行临床护理研究,通过各个方面的'治疗研究,在治疗心绞痛这种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面已越来越被引起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进展,现就我院这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5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7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49岁。

  1.2 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心绞痛的最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正常情况下,具很大储备力量的冠状循环的血流量可随生理情况而发生显著变化,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对氧的需求增加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供求平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当心肌的血供减少到尚能应付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无症状。当劳累、激动、心力衰竭等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对血液的需求增加;或当冠状动脉痉挛时,血流量在原来病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总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心肌血液的“求”增加或“供”减少,供求之间矛盾加深都会导致心绞痛。此外,心绞痛也可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引起。

  1.3 临床表现类型;按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标准要求,心绞痛临床分类为:①劳累型心绞痛,根据发病情况统计又分为稳定型、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3种;②自发型心绞痛,又分为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中间综合症)和梗死后心绞痛4种;③混合型心绞痛。在以上各种类型中,除稳定型外,其他各型均可称“不稳定型心绞痛”,因其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2.结果

  通对过我院75例患者进行的治疗与观察,有59例患者经过治疗已经出院观察治疗。对于这些心绞痛患者我们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的治疗:

  2.1 身体症状。症状:典型心绞痛的特点如下:①时间上疼痛时持续数分钟,一般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②部位在心前区,主要在胸骨后,可波及心前区,疼痛范围以面表示,有手掌大小,甚至整个前胸,界限模糊;③性质、程度上有压迫、发闷、紧缩、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病人往往停止原有动作;④放射表现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也可放射至鄂、咽或下颌部;⑤诱因多是过劳、激动、寒冷、饱餐、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⑥缓解因素在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分钟内或诱因消除后疼痛能缓解。不典型的心绞痛可表现为上腹不适、胸闷、背痛、牙痛等,使病人及家属误认为是其他疾病。

  2.2 身体评估。心绞痛发作时,病人表情焦虑、面色苍白、皮肤冷或出冷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尖部闻及第四心音,可有暂时性收缩期杂音。

  2.3 辅助检查。①心电图检查:包括静息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可明显提高缺血性心电图和心律失常的检出律;②放射性核素检查:包括心肌显像或兼作负荷试验、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③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具确诊的价值。

  2.4 健康史。有无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等既往史和家族史。生活习惯中摄入热量、脂类是否过多,吸烟情况,运动情况等。

  2.5 心理社会状况。心绞痛多次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或处事能力,病人全都出现各种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恐惧等。

  3.护理

  3.1 护理诊断。①心前区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②焦虑与濒死感,病友的病情发作、抢球及死亡有关;③知识缺乏,表现在主要缺乏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3.2 护理目标。①病人能叙述缓解心绞痛的方法并应用之;②病人的焦虑障碍缓解;③病人能讲出预防心绞痛的措施并实行之。

  3.3 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病人发作时应立即休息,避免过度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合理饮食,避免饱餐,禁止烟酒并保持排便通畅;②药物治疗的护理:发作时可选择作用较快的硝酸脂制剂,缓解期可考虑使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尤其注意的是静脉滴注时速度要慢,同时指导病人及家属如何保存药物,同时告诉病人家属立刻停止活动,注意休息。

  4.讨论

  心绞痛患者大可要保持平和心态,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这样才能有效地使病情得到康复:

  4.1 了解特殊治疗的知识并对病人作指导解释工作,必要时作相应的护理。

  4.2 对有适应症的心绞痛患者可作经皮腔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4.3 外科治疗可以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不适合作介入治疗者应及时作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简称冠脉拱桥术,对介入治疗不成功者需要作紧急冠脉拱桥术。

  4.4 病情严重患者因病情发作而产生的疼痛、胸闷而产生的焦虑、恐惧心理,除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除外,还应适时给予心理支持。护士应通过交往了解发病原因,引导病人消除生活中的紧张性刺激因素,增强适应和应付能力。

  参考文献

  [1] 关文秉.《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医药》,20xx年第3期.

  [2] 王玉芳.《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xx年12期.

护理论文1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的发展,人文关怀越来越受重视。在高职护理专业中,逐渐增设了护理人文、人际沟通等人文课程。但是,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应在专业课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将人文理念贯穿在护生学习的始终,加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注重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使护生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以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人文关怀。

  一、中医护理的人文关怀特点

  1.中医护理的形成与发展蕴含人文精神

  中医护理历史悠久,与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中医学虽未明确将医、药、护进行区分,但是中医历来强调“三分治疗,七分调养”。“调养”即护理,所以中医护理实际上一直融合在中医体系内。早在原始社会,洞穴群居的人类就已形成“家庭式”的照护,达到减轻病痛的目的,后来提出了起居饮食护理、精神调摄、服药护理、养生和预防等。另外,中医史上还有一批具有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神医”。比如,东汉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每月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在公堂上为百姓诊治疾病;明代李时珍,亲自采药、煎药,为患者喂药,关怀体贴病人;当代的邓铁涛、周仲瑛、朱良春等“国医大师”,他们品德高尚、医术高超,受社会广泛赞誉。

  2.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与整体护理的一致性

  中医护理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中医的整体观认为,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应把人看作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重视自然和社会对人生理、病理的影响。中医的整体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现代整体护理理念相一致。

  3.中医护理方法多样,注重情志护理

  中医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怒伤肝、喜伤心、悲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临床护理时,可以通过疏导宣散、移情易性、情志相胜等方法,及时化解患者沮丧、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

  4.中医护理技术体现人文关怀

  中医护理技术丰富多样,如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耳穴、足疗、贴敷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安全性好、疗效独特、患者乐于接受等特点。选取合适的操作,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二、中医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

  1.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灵活采用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加强人文关怀理念的构建。介绍中医护理发展简史时,可通过小组讨论,收集介绍古今名中医悬壶济世的事迹,通过这些事迹,对护生进行感染和号召。中医护理方法,可用案例分析法,让护生针对具体患者,制订护理计划,给予生活上的照料,指导其饮食、煎药、服药,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疏导。中医护理操作时,可设置情境、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病房,进行拔罐、刮痧等护理操作,指导学生在操作前评估病情,协助患者摆放体位,保护患者隐私;操作中注意患者安全,询问患者感受;操作后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采用这些教学方法,让护生学会耐心倾听,关注患者需求,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安排见习,护士言传身授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安排护生到中医院进行见习。医院病房的环境设置、病床布置、标牌文字、墙面展板,都蕴含着人文关怀的元素。同时,临床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使护生耳濡目染。

  3.走进社区,服务广大群众

  组织护生参加社会公益服务,如社区义诊活动,为社区群众进行健康宣教,开展推拿、拔罐、刮痧等操作。通过志愿服务,加强护生自我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文修养。

  4.及时评价,凸显人文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在理论和操作考试中,加强人文考核;课程结束后,通过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人文教育的效果,从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通过在中医护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帮助护生强化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病痛和需求,更好地照顾患者,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今后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满意程度。

【护理论文】相关文章:

护理学论文06-26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05-29

【精选】护理本科毕业论文05-29

(集合)护理本科毕业论文05-29

(经典)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篇05-29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篇(精选)05-29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精华15篇)05-29

护理本科毕业论文(优选15篇)05-29

(热门)护理本科毕业论文15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