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1
1、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士通过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指导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了解病情,减轻痛苦。进入老年期的病人,由于年龄逐渐增大,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多脏器功能受损并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由于老年病人多是慢性病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困扰迁延不愈,给患者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除了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性改变外,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他们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心理发生了改变,这时就会产生孤独、寂寞、情绪低落、自卑、失眠、焦虑、害怕、敏感多疑、易怒、自尊心受挫,这时我们加以适当的疏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康复的时间。因此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主动接近患者并与其交谈,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改变他们对疾病不正确的看法,了解他们所担心的问题,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如何,使他们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打消他们的顾虑,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一些老年人在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社会环境改变了,减少了同外界交往的机会,在以前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职务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现在突然闲下来,会有失落感,无价值感,而子女又忙于工作,有的老人又丧偶甚至独自居住,难免产生孤独寂寞,这时更需要从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去关怀他们。护理人员应将老人当长辈、当亲人、当朋友、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关心和尊重他们,用言行感化老人,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消除孤独寂寞的心理。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心理特点,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其合理要求,使他们感到我们是真正的关心他们。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康复时间。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通过他们的亲属和朋友了解他们的性格以及发病原因,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采集的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制定完整系统的护理方案。对待病人要和蔼可亲一视同仁,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足够的尊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体育锻炼,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心理得到安慰,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对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过程。正确恰当的健康教育是病人做出健康决定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老年病人因为机体器官功能的减退以及自身健康水平的降低,所以更渴望获得有关疾病的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的知识。尤其是知识型的老年病人有强烈的获取健康知识的愿望,他们希望在住院期间能够更多了解医疗卫生护理常识以及健康常识,所以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会更高。同时在住院期间让病人了解和学习有关健康知识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更有助于病人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加快疾病的康复时间以及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和心理状态的调试以及康复,从而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与病人以及家属的沟通过,也会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更加明确各种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促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和纠纷的发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恢复健康以及健康保健。健康教育也能帮助病人建立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使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在医疗中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够通过治疗而达到康复的,所以当有些疾病不能痊愈时就要教育病人适应受损的功能,必须面对或学会处理永久性健康的功能的改变,学会维持日常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要教育患者的家庭也要了解和接受患者的功能改变,学会帮助患者维持健康保健的手段。
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medical care model on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Methods 15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sequela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xx to December 20xx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convention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general care model,and the the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used integrated medical care model.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care(P>0.05). The AD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t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P0.05). And the depression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fter treatment(P
[Key words] Elderly;Stroke sequelae;Rehabilitation;Medical care integration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导致老年卒中的发病率逐年递增,虽然在急性期患者通过积极的临床干预可挽救其生命,但是多数患者仍然存在后遗症[1,2]。有关研究指出[3,4],75%左右的老年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情况,导致患者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干预的意义重大,其中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属于一类新型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生命关怀、心理关爱为一体[5]。为对该类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临床分析,本文将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xx年3月~20xx年1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美国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确诊[6],所有患者病程均≥12个月,均处于卒中后遗症期,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未出现语言障碍情况,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同时将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进行性高血压,恶性肿瘤,呼吸功能衰竭,伴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排除。
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均75例患者。常规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61~87岁,平均(74.23±3.52)岁;实验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60~86岁,平均(74.22±3.48)岁。将两组老年卒中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表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模式,即嘱咐家庭成员照顾好患者,且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告知患者应居住在家中,家庭成员为患者实施生活护理,每隔1个月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实际病情,并指导其正确用药。
实验组:采取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设置养老会所:应将会所设置在社区,且距离医院的路程不长,在会所内可设置游艺中心,提供麻将、台球、书法、扑克、唱歌厅等,可供老年人群娱乐,还可设置餐厅、康复训练室、理疗室、阅览室、健康管理中心等,有利于供老年患者进行康复理疗。可将会所设置为普通养护区与专业护理区,其中前者可供非疾病老年人群使用。由医院选派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康复治疗师、护士等对会所进行管理,其中实验组患者均安排至专业护理区进行日常护理[6-7]。
(2)安排日常生活:上午可组织老年患者集体读书、看报、绘画、书法、唱歌等,秉持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午可组织患者玩台球、扑克、麻将等作业训练,并依据患者肢体功能合理进行选择,晚饭后可指导患者在卧位状态进行冥想,可配合轻柔舒缓的音乐等,利于辅助患者入睡[8]。
(3)建立与社会的联系:每隔3个月组织养老会所内身体恢复良好、知识丰富的老年患者前往医院相关科室对住院患者进行1次讲座,凭借自身的康复经验进行讲解,可让医院住院患者切身体会到康复效果[9]。
(4)建立与医院的联系:每例患者应戴好胸牌,胸牌上标识有医院专科护士、家属的联系电话,出现特殊情况可即刻联系到医护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到达,做好相应的处理[10-11]。其中主管医生对住院收治指征严格掌握,等到老年患者病情处于恢复期或者达到出院标准后可由医院转送至养老会所进行养护。
1.3 评价指标与判定标准
1.3.1 ADL评分采取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进食、洗澡、刮脸、刷牙等,轻度残疾为评分超过60分,中度残疾为40~60分,重度残疾为20~39分,完全残疾低于20分[12]。
1.3.2抑郁情绪评分选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无抑郁症状为评分低于8分,轻度抑郁为≥8分,中度抑郁为≥17分,重度抑郁为≥24分[13]。
1.3.3比较两组患者卒中复发率。
1.3.4比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12个月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
2.3两组患者卒中复发率比较
实验组随访中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67%(2/75),常规组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67%(8/75),实验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5.486,
2.4两组患者医疗服务费用比较
实验组与常规组平均医疗服务费用分别为(53355.26±1992.33)元与(57145.22±1785.23)元,实验组费用略低,两组费用无显著性差异(t=0.901,P>0.05)。住院费用是该类疾病患者经济负担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住院费用来自卒中后复发再住院,结果显示实验组医疗服务费用低于常规组,减少了该类疾病需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3讨论
对于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来说,进行康复护理的目的在于利于健侧肢体代偿部分患侧的功能,帮助患者维持现有的功能,利于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状态[14,15]。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目标在于最大程度上帮助患者增强或者恢复自理能力,并强调进行自我护理,利于将自我照顾潜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生活活动中[16,17]。有关研究指出[18],休闲娱乐活动对于肢体功能残疾的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娱乐过程中,有利于帮助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态得到及时的调整,早日适应疾病。另外,从生理、病理角度进行分析可知,适当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有利于该类疾病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得到良好的运转[19]。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在渡过急性期、恢复期后,将会使得运动功能处于平台期,但是仍然具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目前我国家庭康复护理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工作未系统开展,对该类疾病患者出院后给予家庭护理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实验组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
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有效调整不良心态,脑卒中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为脑卒中后抑郁,可导致患者运动、语言、行走等能力降低[20]。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建立养老会所,可根据其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休闲方式,包括麻将、书法、绘画、唱歌、扑克等,可帮助患者有效舒缓压力,利于获取良好的情绪,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运动可以促进大脑分泌一类内啡肽类物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
医疗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可帮助该类疾病患者出院后完成及时、有效、连续的康复护理,降低疾病再次复发概率。有关研究指出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等。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且音乐等治疗方案有利于帮助人体降低收缩压。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后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是该类疾病患者经济负担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住院费用来自卒中后复发再住院,且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医疗服务费用低于常规组,减少了该类疾病需要的医疗费用支出,这是由于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使得患者疾病复发率与再住院率明显降低,使得由于该类疾病所需的各项医疗费用支出减少。
综上情况可知,对老年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医养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3
老化是有机体不可避免的自然变化,人的老化始于胎儿期,而后持续直至死亡。老化的速度在成年时进展得较快,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但其老化程度各有不同,且根据个体的功能差异而有所区别。老年人如果能重视对身体健康的管理,并给予身体应有的呵护,使身体对老化所造成的机能、心理、社会发展等的影响具备最佳的适应状态,就能够健康、愉快地度过晚年。笔者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余年,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意义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对中老年人的康复护理,应当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
1.1了解和掌握老年人伴随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出现的不同程度的降低,这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1.2深知老年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恢复慢的特点。
1.3生理上的老化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和改变:他们会因身体功能的低下,导致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低下,如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刺激的承受能力。
1.4无论是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健康维护、心理支持,还是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获得等,都离不开康复治疗与康复护理,而老年人和儿童一样,比成年人更需要呵护。所以,康复护理在老年人的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老年人康复护理目标
2.1注重健康的维护,预防疾病和意外伤残的发生。
2.2给予心理支持,减少或避免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
2.3配合治疗实施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痊愈。
2.4预防并发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
2.5提高ADL的自理能力。
2.6给予健康管理指导,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3、老年人身心变化及其康复护理要点
3.1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弱,需保持营养及水与电解质的平衡。足够的营养摄取,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预防疾病和残障的能力。
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4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江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610.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3.45%。有数据显示,该省自20xx年开始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主要表现为高龄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加及慢性疾病老年患者不断增加,这些都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现阶段,高龄老年人的康复护理成为社会、医院及政府关注的重点及难点,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辅助工具在老年人功能康复中的重要性,这也使更多人看到了辅助器具在养老机构应用的广阔前景和应用价值[1]。本文主要探讨江西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辅助器具的应用情况。
1、老年康复护理的概述
"十二五"开展以来,江西省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截止20xx年底,全省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730余家,床位超过17.4万张,其中有550家养老机构和各类医疗机构建立医疗服务合作。通常所说的养老机构主要有:敬老院、荣军疗养院、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
1.1老年人功能障碍情况目前,老年人的功能障碍大多数是因老年各类疾病所导致的,还有一些则是因老化过程,即衰老所造成的。老年人的功能障碍主要有这些:感觉和运动障碍、机体脏器功能、骨关节和肌肉功能障碍、语言沟通和交流障碍、精神、心理、活动能力障碍与社交能力局限等。现阶段的养老机构中,高龄老人比例相对较大,大多数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特别是运动功能障碍、视听障碍,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不强[2]。
1.2康复护理概念当前,康复护理已成为功能障碍老年人康复治疗中重要组内容,在养老机构各种服务中,康复护理已被纳入新时期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中[3]。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标准中已明确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主要有肢体康复、日常活动、康复效果评估、群体康复方案和个体康复方案制定等。在辅助器具的应用上,主要是指训练类和康复类辅助器具。在最新出台的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标准中,除训练类和康复类辅助器具的应用外,还新增了个人移动类、防护类辅助器具的应用及相应护理服务。先进的辅助技术和适用的辅助器具可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质化服务,也使得老年康复护理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在养老机构的康复护理中应加大投入,提高应用效率。
2、辅助器具在江西各类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1辅助技术的概念辅助器具是现代辅助技术中一个重要组成,广义层面的辅助技术主要指辅助器具的研发与服务两个方面[4]。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辅助技术的认识日益提高,其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现阶段普遍观点是,辅助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①硬件和软件方面,即器具和应用方法;
②服务方面,适配与供应服务;
③系统方面,主要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管理。
辅助器具是辅助技术实际应用的一个载体,依据相关标准,辅助器具根据其实际功能分成12个大类、93个次类。通常而言,凡可有效解决或克服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改善和提升残障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的器具均属于辅助器具,比如:电子耳蜗、拐杖等。辅助器具的使用对象不仅单一指残疾人,而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也是重要的适用对象。
2.2关于老年人辅助器具大多数辅助器具可适用于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主要包括这几类:移动类、视听类、防护类及生活类等辅助器具。根据南昌市20xx年3月~20xx年3月对924名残疾人开展残疾等级的鉴定和康复需求的评估,通过集中和社区个别评估法,获得的康复需求评估结果表明,级别和类型差异的残疾人士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情况分别为:视力方面77.4%、听力方面75.6%、肢体方面74.3%,尤以语言、智力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少。从该市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需求情况看,视听功能障碍者对辅助器具需求最高。
3、强化辅助器具在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原则和对策
3.1辅助器具在康复护理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为提高养老机构康复护理的水平,及提升辅助器具的应用效率,应确保各类辅助器具能遵循人体活动规律,满足人的生理功能[6]。具体而言,需要遵循这几个原则:
①遵循老年人功能障碍情况选用辅助器具,养老机构应根据老年人的功能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经专业评估后选用合理的辅助器具进行康复护理。比如:设计具有在紧急状态下预警及求救的辅助器具,在老年人跌倒、心脏病突发等情况下可迅速和医疗中心联系;再如设计适合视力障碍老年人的语音测温计、语音血压计等;
②严格遵循必要即最简原则,也就是尽量选用简单,适合老年人力量大小的辅助器具,且以临时应用为主,通过临时性的康复护理措施最大限度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充分重视辅助器具的'应用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老年人没有掌握辅助器具的正确应用方法或使用不当,即便极为适配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也会造成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会导致辅助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而,需要告诉老年人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日常维修方法。
3.2强化辅助器具在康复护理中应用对策根据当前江西各类养老机构康复护理中辅助器具的应用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较低,以及配置率不高的情况,可从确立养老护理人员新标准、强化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老年辅助护理课程的改革、专业人员进驻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来有有效解决。
3.3积极引进辅助技术人员入驻养老机构辅助器具的康复护理服务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养老护理人员的职责是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而仅仅依靠培训来获得辅助器具相关知识是很难为老年人提供系统性康复护理服务的。一些辅助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也有些并非随买随用的产品,而应要根据老年人的功能障碍情况,开展需求调查、适配评估、量身定制及跟踪随访等工作。所以,科学合理地选用辅助器具还应有专业人员入驻养老机构以提供全面的服务。
4、结语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要求社会、国家及家庭充分重视老年人的权益,要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实际需要,积极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新时期,为促进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应充分重视辅助器具的科学合理应用,加大投入,培养护理人才,提高辅助器具的适配率,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化康复护理。
老年康复护理心得体会5
随着预防卫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的比例上升,医院老年患者相应增多。对老年患者及时恰当地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消除不良心态、改变不良行为、稳定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对减轻老年患者痛苦,缩短病程,降低经济支出,提高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1、老年患者的特点
1.1老年患者理解、接受能力差老年患者记忆力、听力、视力、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应变能力相对较差,身体多脏器功能衰退,生活自理缺陷,孤独、失落,所以对健康教育知识不理解,记忆困难。加上多种疾病的折磨,他们根本不愿去听、去记。更别提遵照执行,只希望少花钱,快恢复,殊不知,健康教育中隐含着促进康复的奥妙。
1.2老年患者医学知识贫乏多数老年患者及家属都是医学知识的“文盲”,预防保健知识更是溃乏,对疾病的病因预防、并发症的防治认识不足,对康复缺乏信心,对健康教育期望低,不懂得具备这些知识对预防、治疗疾病或维持健康的重要性。患者的要求仅局限于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根本不知护士的健康教育将会对疾病的转归产生多大的影响。
1.3对护理工作不理解,不信任护士地位低下是传统习俗造成的,护士没有医师的权威,几乎所有患者对医师的话是唯命是从,而对护士的循循善诱常常嗤之以鼻。认为护士只不过是打打针、发发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因此对健康教育充耳不闻,不配合,不执行,使护理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4对不良习惯、嗜好、行为对疾病的影响缺乏认识大部分老年患者对已形成的不良生活方式、行为对疾病的的影响不重视。固执偏见、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如随地吐痰、食品乱放,生活垃圾随手丢弃;病房内乱窜乱换床位或房间,在病房内抽烟;糖尿病患者不按宣教进食,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心肌梗死患者私自下床活动,下床排便,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2、健康教育方法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信任,老年患者尤其如此,所以,入院时护士就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接待每一位患者,从熟练、敏捷、准确无误的护理操作中赢得患者的信任。先做患者的“亲人”,再做患者的“老师”,选择恰当时机与其沟通。尊重患者的习俗,体谅患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心情,安抚患者的病痛。处处体现对患者及家属的真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缩短护患的距离,创造融合氛围,为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为患者送药、治疗时要详细交待用药的目的、疗效、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输液速度的快慢对疾病的影响,告知患者不能随意调速;做晨晚间护理时以拉家常的方式告诉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自理缺陷的患者或家属保持床铺干净、平整的必要性及定时翻身、按摩防压疮的注意事项;测血压时要告知患者血压正常无症状时也不能随意停药、减药,要遵医嘱用药,以防止突然停药导致高血压脑病发生。
2.3集中讲解,个别指导对一些慢性轻症老年患者以召开工休座谈会、放幻灯片、VCD等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集中讲解其共性的知识。如年龄大了起卧勿急、合理饮食、预防便秘、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对特殊病例要个别耐心反复指导,如安装起搏器的患者,要告知注意避开影响起搏器功能的场所(磁共振室、变电站、手机),教会他们自己学会数脉搏,如遇不适,立即告知护士。
2.4直接、重复、形象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健康教育,许多老年患者都乐于接受或渴望宣教。因为年老体弱及自然生理现象的影响,对宣教知识经常忘记,所以要不厌其烦随时重复教育,放慢语速,必要时使用非语言交流的形式,如表情、动作等或介绍老年同种患者康复的实例,创造机会让患者与康复者见面交谈,交流信息,直接形象地看到此病是可以康复的,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将一些宣教成功或不听宣教造成的恶果的实例制成光碟,重复播放引起老年患者的注意和重视。